嗨,又到了眾創空間周報時間。
思達派推出的眾創空間周報,旨在梳理了上一周眾創空間值得關注的熱點新聞,政策走向、市場特點及走勢等,方便讀者更明晰的梳理近一周來國內眾創空間行業發展的脈絡。
1.貴陽市14家省級以上眾創空間獲得600萬元資助
貴陽市科技局對獲得省級以上認定的14家眾創空間進行600萬元資助,支持眾創空間開展運營管理、入駐團隊扶持等,以進一步加快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建設。
看點:國家級、省級眾創空間,每家獲得50萬元資助;省級眾創空間,每家獲得30萬元資助。
2.南昌1980萬元補助67家眾創空間
南昌市對擬認定的2016年度“洪城眾創”進行公示,包括“豫章1號眾創空間”在內的67家眾創空間“榜上有名”,將獲補助1980萬元。
看點:有25家1.0級別、31家2.0級別和11家3.0級別,將按級別給予每家20萬元至50萬元補助。
3.南京首個大學生聯盟自辦眾創空間開園?
“江寧合伙人”眾創空間位于江寧高新園,占地面積約2000平方米。眾創空間辦公房由江寧高新園免費提供,“江寧合伙人”青年創業者聯盟花費約150萬元裝修,江寧團區委補貼了30萬元。是
看點:第一個由大學生創業聯盟自辦的眾創空間,旨在為在校大學生及畢業5年內的大學生搭建創業平臺。入駐眾創空間的創業團隊,每個月只需繳納400元,即可享受稅務、工商等一條龍創業服務。
4.鄭州再評33家市級眾創空間
這33家眾創空間入選為鄭州市眾創空間,是根據《鄭州市眾創空間管理辦法》(鄭科[2015]99號)的規定,經縣區推薦、專家評審、現場考察等程序選出的。
看點:按照計劃,本次入選的市級眾創空間經備案后,納入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管理,享受連續三年給予50%的房租補貼。
5.威海又將打造100家眾創空間
根據“創業威?!毙袆佑媱?,威海將著力打造“特色突出、功能完備、承載力強、帶動效應強”的創業服務孵化平臺。
看點:到2018年,全市打造100家眾創空間、50家創業孵化基地,平臺面積達100萬平方米以上。到2018年,威海全市創業服務機構達到100家,創業導師達到800人,實現每年新增創業人員達2萬人以上的目標。
1.眾創空間縣域化怎么生存:安慶市首家縣域眾創空間落戶潛山
目前,潛山已有46家企業和300多名創客入駐。眾創空間為入駐創業人員和團隊提供專業化服務,為創業者和小微企業提供場地設施、創業指導服務和資金貸款渠道。
關注:縣域級眾創空間存在創新力量薄弱,眾創空間耗資大,投資回報周期長等弱點,另外如何提高創業服務、配套專業運營人才也是縣域級眾創空間不得不面對的問題。一方面既要鼓勵民間建立眾創空間,同時也要做好功課調研,當地是不是真的具備創新創業的土壤,是否能夠引進足夠數量和質量的創業創新項目?
2.眾創空間將迎“洗牌年”,上海準備好了嗎?
眾創空間已是一片“紅海”。中國眾創空間目前至少有1.5萬家,同質化競爭現象明顯,不少業內人士判斷,眾創空間的“洗牌年”即將來到。
關注:
1.眾創空間“洗牌年”在即,在上海市中心并沒有掀起太大波瀾,不少眾創空間并沒有停止擴張。
2.一批有選商、育商能力的“黃浦牌”眾創空間涌現。
3.眾創空間涌入上海,將會加速行業洗牌,提升上海眾創空間的整體能級。
1.馬化騰:騰訊在全國30個城市布局眾創空間
目前,騰訊在全國30個城市建設了眾創空間,還有針對性地提供人才、產品、融資、營銷及資源對接等服務。
馬化騰透露,目前騰訊開放平臺上注冊的創業者已經有超過600萬,其中已經有30家創業公司躋身為上市公司。創業者從騰訊的開放平臺當中獲得的總收益也超過了160億人民幣。
看點:
1馬化騰對中國企業參與移動互聯網的國際競爭充滿了信心。
2騰訊還計劃在海外包括美國等地推出眾創空間。
3杭州將是騰訊眾創空間未來發展的重點城市。
啟示:
自騰訊開放五年來,騰訊眾創空間也已經構建了一個立體化全要素的完整創業扶植體系以幫助創業者,包括提供線下物理辦公環境的各地眾創空間、針對創業者企業服務需求的騰訊創業服務平臺、依托騰訊資源打造的“雙百計劃”創投平臺、聚焦企業創始人成長的青騰創業營以及致力于打造創業新星的騰訊互聯網+創業大賽。
2.WE+聯合辦公獲億元級別Pre-A輪融資
WE+聯合辦公空間創始人劉彥燊先生正式發布公告,宣布WE+完成近一億元的Pre-A輪融資,投前估值10億人民幣。本輪融資由高捷資本領投,分享投資、寒武創投、英諾天使基金、戈壁創投跟投資。
看點:
1.WE+聯合辦公空間已在11個國家和地區布局28個聯合辦公空間,總面積達98800平米,工位數達13453個,315家中小企業入駐,15000位社區成員,并與20余家創投機構達成合作關系。是迄今為止國內布局城市最廣的聯合辦公空間。
2.領頭機構高捷資本在互聯網、移動互聯網、軟件、大數據、云計算、半導體、智能硬件等領域有著深厚的投資與運營經驗,并聚焦關注新興科技對傳統領域的革新項目。
啟示:
在經歷“資本寒冬”之后,曾經“追逐流量”的創業風向,正逐漸開始轉向在垂直細分領域的深耕創業。因此,隨著中小企業的辦公需求逐漸成為主流,WE+聯合辦公的商業模式將有著更廣闊的前景。
本文首發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思達派系創頭條旗下智庫,專注成為創業者Startup的成長合伙人Part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