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1日,由第一財經機構成員金磚傳媒打造的中國金融、地產、財富管理領域年度盛會——2016年金磚論壇暨全球投資峰會在上海陸家嘴麗思卡爾頓酒店舉行。信用寶創始人的涂志云作為fintech行業資深專家受邀參會,并與來賓們分享了金融科技與信用管理的話題。他認為金融的本質是不會改變的,但科技的力量卻是不斷在改變。中美目前在科技方面的差異主要在于美國是一個近30年的進化進程,而中國目前在移動支付方面做得非常不錯,很有可能會出現一次性的金融創新大爆發的情況。在信用卡的使用和發展問題中,涂志云則認為發展消費信貸必須對信用、道德、市場等四種風險來進行控制和管理。

以下為演講實錄:
非常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一下fintech領域的信用管理問題。金融科技本身有金融的一面,也有科技的一面。但是大家想想看,金融的本質是不改變的。金融過去三十年可以講美國所有的金融產品在中國慢慢都會有。我們今天在fintech領域做的信用卡產品、信貸產品其實是一模一樣的,沒有太大的區別,
翻版的做一下。但是科技的力量是在不停的改變,中美之間的科技差異都不大。

作為行業的發展來說,作為整個的消費金融的產品來說我們其實是在落后于美國二三十年。但是我們的科技、移動技術跟的是非常緊的。前一陣我們中國說互聯網金融的元年,國際上都叫fintech,其實中美之間還是有差異的。我列了幾個美國主要的fintech,比如Schwob、eTrade等等,這些公司過去在美國三十年基本上主導了美國金融科技的市場。所以美國是三十年慢慢的進化的過程。中國在這個領域可以說是一窮二白,除了支付我們做的不錯以外,在這個領域我們基本上是一窮二白。所以中國有可能是一個巨大的爆炸式的增長來迅速趕上我們的差距。
?
從個人信用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中美兩國我們看一下這個信用卡的發行量,我們得出兩個結論。對于美國來說信用卡的發行量,借記卡和信用卡差不多的,16、15億張。中國一方面由于我們的人口,我們是全球最大的借記卡發行國,大概發了四五十億,信用卡大概四五億張,那大概就有兩三億左右的人群今天有信用卡。所以據我們央行的數據庫看一下,覆蓋了差不多八億的人,但是有信用記錄的估計只有三億,有五億左右的人今天查不到任何的信用記錄,他們沒有信用,至少沒有銀行的信用。所以我們預測來說,這個信用卡數量的發行還會繼續的發展,從目前的四五億到二十億的發展,從目前的信用人群從三億可能到八億這樣一個大的未來的空間。
?
用科技的手段來改進金融的效率,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還是就是獲客,通過互聯網,通過科技的手段大批量的,非常有效率的獲客。這是一個巨大的商機。這個對中國銀行界來說也是一個大的挑戰,因為我們中國的銀行是以網點式服務為主的,就是你得來我的網點服務。而美國的銀行三十年前都是走出去的,那個時候美國還沒有互聯網,但是通過支付銀行的方式把這個郵件郵出去,但是中國沒有。
?
所以用科技的方法一個是解決獲客的問題,第二個是風險管理。你要用技術的手段來解決我們風險管理所面臨的問題。金融面臨的風險是信用風險、道德風險、市場風險。我們重點說下道德風險,你在一個網點,一個城市有多少家金融機構,假設有五十家,可能有一百家做假的公司來給你包裝,這是這個道德的問題是很大的。道德風險,中國的信用體系剛剛上路,大概五億左右的移動用戶今天用的智能機你查不到他的記錄,這都是我們巨大的挑戰。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