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業的江湖中,非生即死。
在上周,國內眾創空間領域有喜有憂。其中一些經營不善的聯合辦公空間倒閉的消息再次傳來,再次引起行業的關注,唱衰者認為聯合辦公或者眾創空間入駐率低、聯合辦公難賺錢。 也有人認為行業正處于良性發展階段,部分倒閉只是正常的優勝劣汰。與此同時,行業也不乏提振信心的好消息,優秀的眾創空間在完善自身生態系統、服務體系的同時,同時兼顧了如何更好生存的問題,自然無懼市場的檢驗,獲得資本市場的青睞。
創頭條(ctoutiao.com)特別梳理了一周眾創空間值得關注的熱點新聞,方便讀者更明晰的梳理近期國內眾創空間行業發展的脈絡。
北京首家聯合辦公空間倒閉 創業大潮“裸游者”上岸
11月3日,北京晚報報道,在四惠北京銘基國際創意園內,一家名為“Mad Space”的聯合辦公空間因與物業方的矛盾而宣布破產倒閉。按照媒體報道,園區物業方要求上漲9%的租金,大約為每月40萬元,給空間運營方帶來了無法承受的運營壓力。Mad Space的辦公空間是按工位出租,一個開放的工位每月700元,隔間內的工位每月是1071元。基于此,過低的入住率所帶來的租金收入難以彌補租金支出。
且先不說如何盈利,國內大多數眾創空間、聯合辦公空間能做到收支平衡狀態的可能也為數不多。而靠工位出租的租金收入依舊是目前大多數運營方的最重收入來源。其他所謂的為創業者提供的增值收入,如提供法律、注冊等服務尚難成為氣候。
在同質化嚴重的環境下,又缺乏自身核心競爭力,自然在市場檢驗過程中,就難逃被合并、收購或倒閉的結局。Mad Space不是第一家,更不會是最后一家。
氪空間獲2億元A+輪融資 IDG和普思資本聯合投資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11月2日,國內辦公空間提供商氪空間宣布完成A+輪融資,由普思資本和IDG資本共同投資,金額超過2億人民幣。除了氪空間發展軌跡外,另外一個媒體關注點是氪空間其中的投資方之一,普思投資(萬達)的董事長,也就是大眾熟知的“國民老公”王思聰。
氪空間原定于上周召開的發布會,也因為王思聰的參與而推遲舉行,雖然具體時間還未定,但足見氪空間對此次活動的重視程度。
從以往投資軌跡上看,普思資本重點關注的是上市預期明確的高成長性的未上市企業。有數據顯示,其投資企業中,有7家已上市,有2家在申報上市。相關報道稱,此次投資氪空間,在王思聰看來,伴隨年輕一代工作群體的興起,新型辦公必將逐漸占據相當一部分市場。
氪空間在全國已開設28家,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蘇州、南京、成都和天津等城市。融資后,氪空間將會進一步完善在一線城市及主要二線城市的布局,明年計劃在全國新開60個社區,深入落實“五百千萬”戰略,即五年打造一個百城千店萬億產值的萬億氪空間。
湖南出臺政策加快眾創空間發展 符合條件的可享受補助
對眾創空間這一剛剛起步的新生事物,政府提供政策、補貼護航是各地常見做法。11月7日,媒體報道,湖南省政府辦公廳于日前印發了《關于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實施意見》,明確了眾創空間建設的目的與重點,并出臺了眾創空間的補助和稅收優惠政策。
《意見》指出,重點支持四類主體創辦眾創空間。包括高端裝備制造、軌道交通、智能制造、電子信息、新材料、石化等領域的龍頭骨干企業;各高校、大學科技園、大學生創新創業基地;中央在湘和省屬各類科研院所、新型科研機構和創新載體;移動互聯網、“互聯網+”、大健康等領域的企業。
《意見》還出臺了眾創空間的補助和稅收優惠政策。如對認定的省級眾創空間,根據其運營服務情況給予一定額度的資金補助等。
政策扶持力度的加大,湖南可憑借高校集中的人才優勢、毗鄰港粵的空間優勢、低房價的生活成本優勢,加上沿海和一線城市呈現出的“溢出效應”,讓這個處于中部崛起計劃的排頭兵在雙創大潮下迎來不錯的發展機遇。
重慶國家級孵化器和眾創空間將享受100萬元財政資金支持
《重慶市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國家級眾創空間功能提升激勵專項實施方案》日前也正式出臺。該方案明確,重慶市經科技部認定(備案)且正常運營的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國家級眾創空間,將分別享受100萬元和50萬元財政資金支持,用于提升其對創新創業的孵化服務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在提升孵化績效方面,將力爭讓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和國家級眾創空間的企業和創客團隊入駐率超過95%,其中科技企業孵化器中的科技型企業占入駐企業的比重超過80%,眾創空間中的科技型企業占入駐企業的比重超過60%。
實際上,重慶市眾創空間總體上仍處于早期階段,從當前發展目標上看仍以增加數量、政府直接投入為主,如何結合自身產業集群及功能定位發展眾創空間,激活社會力量、資本參與都是下一步重慶要面對并解決的問題。
7單位入選海口第一批眾創空間
根據《海口市眾創空間認定管理辦法》的規定,日前,海口市科工信局經過公開征集等程序,經認真研究,認定復興城互聯網創新創業園、海口市新華信息產業孵化園、創業村江東電子商務產業園、海南互聯網+眾創中心、海口國家大學科技園眾創空間、海口市青年電商創客空間、海口車庫咖啡等七家單位入選海口眾創空間。
今年10月,創頭條記者曾專門梳理分析過海南的創業環境。經過實地走訪調查,記者發現,海南大部分的創業項目都在海口,極少部分在三亞。而目前的海南創業版最缺兩部分,一個是資金,一個是人才。受限于海南特殊的地理位置,一道海峽把海南與內地的創投氛圍隔開了,大陸的錢不愿意過來,年輕人也不愿意來海口。
七家單位入選海口眾創空間,對當地推動眾創空間發展,營造創業服務氛圍起到了推手作用。但仍要清醒地看到,雖然作為眾創空間,硬件達到認定標準,但更多還需要軟件的支持,包括服務機構、孵化及培育機構、投資機構等共同來發展,優化海口投融資軟實力。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