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意這個事兒,實際上是跟人的「惡」打交道,但還是要堅持善良。這非常不容易。
人是個什么樣的東西呢?我們都是兩只胳膊、兩條腿的哺乳類動物,但這種哺乳動物創造了語言,還化妝、整形,天天都在釋放虛假信息。哺乳類動物當中,就人最會撒謊,越撒謊越高明,各種語言的謊都能撒。
小孩不是天生就會說謊的,是環境改變了他。人越社會化,越會根據別人的眼色來表達自己。跟人性當中「惡」的部分處在一起,但又要去追求善的結果。
所以,要在交流的時候保持自己的自律性。在公司內部,創辦人的價值觀要特別清晰,要在不斷地跟大家交流的同時,克服其中「惡」的東西。這件事要持之以恒地做才有效,就跟念經一樣,念一兩天沒有用。
▲ 《斯坦福監獄實驗》|學壞比學好要簡單
要達成「善」的結果,有三件事情必須要做好。
第一件事,是你的公司要有「創世傳說」,要通過一個故事,把公司從哪里來說得很清楚,而且這個故事要跟別人的故事略有不同,否則公司員工就會覺得你很慫。
第二,要有一本「經書」。你需要寫一本有公司價值觀的「經書」。
好的公司,都有自己的價值體系。在這點上,有個公司做的事情就特別有意思。
▲ 好的公司要有自己的「創世傳說」
?
這個公司的創辦者,以前是部隊的政治教導員,他特別重視公司的價值觀。所有的員工都要背「同仁共勉十條」,天天都背,連老外員工都背。最后,連這個公司附近的餐館都知道了他們的「十條」。
有一天,他們公司的員工去餐館吃飯,但是沒帶錢,就問餐館能不能先賒著。餐館說那不行,于是他們說:「我們是海航的員工,公司就在這附近。」餐館里的人說:「既然你是海航的,那你背一下『同仁共勉』吧?」。他們就很熟練地背了一遍,餐館就同意了賒賬。
第三,要有場所和儀式。宗教都有場所,教堂、清真寺、廟宇,這些都是場所;除此之外,還要有講師。大師能帶出很多門徒,牧師、神父天天講,一講一兩千年,后來他們傳播的有些觀念,就變得跟真的一樣,很多人都認為上帝是存在的。
?
▲ 《十誡》|帶領族人,穿越茫茫沙海
要做一個好公司,就要把正面的價值觀傳達給公司,持之以恒地做下去,等你發現你們公司的味道和別的公司的味道開始不一樣了,這就對了。
有一次我們公司和有一家公司一起搞活動。他們有 40 人,我們也有 40 人,一個臺灣人說:「你們兩個公司的人很不一樣啊。你們的員工比較活躍,他們的人比較職業。」其實這跟性格有關,他們公司的老總是當兵出身,他帶出的員工就比較規矩、職業;我是老師出身,比較會講,以鼓勵為主,所以員工相對比較活躍。這就是公司之間的不同。
現在有很多風投,會比較、計較創業公司的估值,我覺得,比估值更重要的,首先是要選對人——不是多少錢,而是誰的錢。
?
▲《優勢合作》|從相互排斥到并肩作戰,需要經歷很多
互聯網江湖中最好的兩千家公司,都被 6 個大哥把持, BAT、經緯、紅杉、IDG;而今天媒體上報道的故事,都跟這 6 個大哥有點關系,比如其他幾個互聯網公司的合并。
再看電影行業,原來有 3 個大哥,華誼、光線、博納,現在又多了樂視和萬達,阿里也投資了大數目。其中,他們分別控制了內容、通路、技術三大塊。
所以,現在的產業集中度非常高,創業公司能從 A 輪到上市,概率是 18 萬分之一,跟以前很不一樣。
▲《點球成金》|逆境中,致勝的智慧非常重要
我們出來混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沒有人做,最后我們 6 個小哥們兒在北京 CBD 建了一半的房子。后來我想,我們之所以能做成,是因為當年我們在北京開始做房地產時,都沒人敢做,都不懂,而今天,只要是個人都能說兩句。
第二件事是治理結構,其實就是融資幾輪以后的公司股東情況。現在融資幾輪后最大的麻煩,就是治理結構太復雜所帶來的問題。可能有 3 個不同的資本投了 3 輪,融資占了 80% ,最后究竟是要借殼上市,還是要直接上市,還是要重組?這個問題永遠達不成一致。
如果你創造了一個團隊,你有 20% 的股權,另外 80% 掌握在其他 4 家手中,決策就會很辛苦,你自己也很辛苦。所以,要爭取你的控制權,一定要堅持。
▲《社交網絡》|輝煌的事業背后,有復雜的利益關系
第三件事,假設你目標遠大,生意又特別好,那你一定要把公司的錢和個人的錢安排好。很多投資人創業,很長時間內都沒有現金,全壓死在了股份里,萬一賭輸了,就什么也得不到。最好能中間變現一部分,或者留一部分在外面,靈活地處理,等上市了以后,日子就能改善了。
錢的本性,可以從人一生所能做的壞事中看出來,大概有 15 種:吃喝嫖賭抽,坑蒙拐騙偷,懶饞占奸猾。
「懶饞占奸猾」。第一就是懶,想不勞而獲,把錢投在你這兒,然后他自己不用心;第二就是饞,他什么都想做,便宜都讓他占了;第三是占,他還比你會算賬;第四是奸,怎么設計公司結構,他說了算,你又什么都不懂;最后是猾,一有風險他先撤,還要把你搞死。
▲ 《華爾街之狼》|?賣出或去死,金錢永不眠
所以,錢不是個好東西。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治理結構不合理,你又不會博弈,那就麻煩了。現在很多年輕人創業,就吃虧在治理結構上。
第四件事,你跟投資人談的時候,要找一個很好的律師來幫你。現在的風投已經看了無數的項目,他們的壞律師把對他們自己有利的條款都弄清楚了,如果你沒有律師,那么這個博弈基本上就是「作死」。所以,找一個律師再跟投資人談,就不會那么被動。
現在互聯網的江湖基本上格局已定。中國現在的創業環境,說好,也好;說不好,其實比我們創業的時候要難多了。因為現在凡是能想到的市場,大部分都有人做了。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轉自馮侖風馬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