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2016年1月,在華立論壇年會上,華立集團正式發布新一輪戰略方向。以商業生態化思維和平臺化理念布局打造一個以用戶(患者)/家庭/社區為中心的醫療/健康/生活/社交/娛樂服務體系,即華立大健康產業生態圈。在打造過程中,以(互聯網思維+工匠精神)*創新驅動,實現華立轉型升級,并且在轉型形態上,由“46歲老樹發新芽”和“從0到1的新苗快成長”組成?!靶卵俊彼傅木褪窃谌A立體系中,通過員工創客化,實現創新驅動的創新項目或創業項目。

▲醫洋科技在2016年華立論壇年會上進行模擬路演
原華立體系員工王爝,結合自身在華立體系的傳統醫藥產業經驗,在2015年開啟了他的創業之路,創立了北京醫洋科技有限公司。在深刻認識到醫療資源分配不足導致醫生的學術水平呈現分化狀態,學術精湛的大醫生數量少;而普通的小醫生數量多,有學習的欲望,但是缺乏適合移動互聯網時代途徑的這一現象,果斷瞄準大醫生與小醫生的交流與互動,定位“醫學的YY+知乎”。2015年9月“以醫生專屬的直播交流平臺”為定位功能的“醫學V直播”成立,并快速吸引了天使輪、Pre-A輪共計數千萬元的融資。
?
2016年6月21日,醫學V直播的App“醫生匯”正式上線公測,并在10月底完成了新一輪3000萬元A+輪融資。同時,在成立一年時間內,醫洋科技也獲得了清科集團“2016年度中國最具投資價值Top50強企業”的稱號。

“醫生匯”前期主要以醫學直播切入醫生社區,主要以“醫學V直播”的品牌對外。但隨著項目的發展,“醫生匯”已逐漸構建出一個包括PC端、微信端、APP三大平臺的國內領先的醫學綜合內容社區。目前,醫生匯擁有注冊醫生40萬人,日活10%左右。醫生匯目前有8個供醫生進行直播講課的“學術制高點”,其中在北上廣的三個為其自建。發展至今,醫生匯每日的直播課程數量也在增加并且更成體系。在其主要業務醫學直播之外,醫生匯還做了很多的嘗試和探索。此前,醫生匯曾推出醫生對醫生進行咨詢的“醫醫分答”。目前,在醫生匯的APP上,除了醫學直播和視頻,還新增了醫學資訊、特色頻道、醫學筆記、病例討論等模塊。相對而言,直播的模式顯得比較“重”,要滿足醫生用戶的多層次需求,就得使產品以及提供的服務“輕重協調”。
王爝認為,醫生網絡社區是互聯網醫療一個很好的切入口。在他看來,互聯網醫療目前的切入方式主要有三種:以醫療需求方切入(患者角度);以醫療供給方切入(醫生、醫院角度);以醫療供需撮合切入。目前國內互聯網醫療的“三大巨頭”微醫、丁香園、春雨醫生就分別是這三個切入方式最典型的代表。但是醫療是一個以供給為主導的市場,同時它在需求方的低頻屬性是很難改變的。而互聯網最適合的切入方式必須是高頻標準化的,從這個角度考慮,用互聯網切入醫療較為高頻的供給端是最為可行的一種方式。
在醫生社區站穩腳后,醫洋科技已經開始積極布局線下醫療業務。“醫生社區雖然是非常好的一個戰略位置,但它只能是一個切入口,更廣闊的醫療市場還在線下,而我們真正的優勢也還在線下”,王爝表示。下一步,醫生匯將結合自身凝聚專家醫生的能力以及其具備的to B端的產業資源開拓線下醫療業務。
在華立大健康產業生態圈中,無論從醫療需求方、醫療供給方還是傳統醫藥百強企業等多方面均已實現相互協同,相信在不斷地融合、整合后,將進一步實現合力突破。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