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那么美,而你正好有空。
2015年 9 月,片刻在?300 多萬人的創作中精選出 22 個故事組織成了一本書,名字叫做《世界很美,而你正好有空》。
有媒體報道,這本書第一批就印了20000套。
需要指出的是,片刻并不是出版商,而是一款給人們碎片化時間閱讀、聆聽或分享的社區App。“文藝”、“小清新”、“小眾”是其身上幾個標簽。
“我們想搭建的是一個內容社區,在這里能夠凝聚普通人生命里的美好、動人的人生經驗。”片刻聯合創始人劉子婧說,“最開始片刻也被很多人質疑過,但4年過去了,我們還沒有死。”
但作為一個內容社區平臺,從市場的角度來看,這類app的現狀除極少數外,通常都是“叫好而不叫座。”那么,作為一個小眾的內容平臺,片刻堅持了4年,靠的是什么?
劉子婧介紹,調性是垂直內容產品能夠活下來的重要原因之一,片刻也是如此。
調性,等同于人的性格。
那么片刻的調性是什么?按照劉子婧的說法,片刻希望能夠為用戶營造一個“寧靜而富有美感”的產品。
首先,從產品定位來看,片刻主打的是文字和聲音的分享社區。
它的目標用戶聚焦在喜歡安靜寫文字的文藝青年、文學愛好者;熱愛生活、追求內心精神質量的用戶;充滿想像力與創造力的寫作者與主播。
針對這些目標用戶,片刻向他們所傳遞的是自身文藝清新的屬性,在這樣的氛圍里,鼓勵用戶共同創作和分享。
另外,從片刻一詞的由來上。劉子婧表示,人的一生就是由大大小小的“片刻”組合而成,但是不是每一個人都會被記得。因為人的記憶是有選擇性的,所以我們記得的會是那些或美好、或傷痛,在人生中留下過重要痕跡的片刻。
“片刻不是物理上的時間單位,而是那些已經流逝,或者正在經歷,甚至尚未擁有的人生經驗。”
因此,片刻作為內容社區,所希望凝聚普通人生命里的美好、動人的人生經驗。
用戶體驗是運營的重要職責,也是用戶對產品的第一印象,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口碑傳播。
劉子婧表示,還在2012年10月,片刻PC客戶端詞卡功能上線,通過“瘋狂、城市、珍惜”主題詞卡進行短創作這樣一個文字游戲,拉開了片刻的序幕。
最早只有247人參與。到第50條詞卡時,參與的用戶達到1500人,到了第100條詞卡時,3000人參與。
詞卡的成功,也讓片刻團隊思考了幾個方面問題:
1、參與價值和閱讀價值哪個更重要?
在一個內容社區里,創作永遠都是金字塔的頂端,而圍觀才是龐大的底座。兩者是一種共生關系要想達成平衡狀態,就必須要讓創作者寫得爽、閱讀的人看得爽。
2、游戲戲的產品生命周期有多長?
對內容產品來說,這樣的游戲其實是一把雙刃劍。用戶開始會感覺到新鮮有趣,最后也可能會因為這樣的限制而感到不滿。
3、詞卡的價值在哪里?
詞卡存在天然的封閉性,如果不知道片刻,或者脫離片刻這個封閉的環境,還會有多少價值呢?
“如果在運營初期的時候,沒有想好以后要怎么發展,沒有迅速做出調整,產品的死亡是遲早要面臨的事情。”劉子婧說。
如果脫離了片刻的環境,這些內容的價值一定會大打折扣。
片刻團隊同樣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他們綜合用戶意見并進行了內部討論,決定在冷啟動的第一階段進行調整:
1、采取多種寫作形式。詞卡只作為其中一個亮點存在,這樣不會扼殺其它的寫作形式。以短故事作為內容核心。
2、引入編輯推薦機制。為了讓創作者寫得爽、閱讀的人看得爽,給優秀的內容更多的展示位,促進早期熱門用戶的粉絲積累,提高創作積極性。
3、開放政策。加強普通用戶的參與感和歸屬感。站內所有的命題區都接受用戶的投稿。
4、舉辦創作比賽。促進寫作氛圍,吸引優秀創作者。
劉子婧介紹,片刻方面根據用戶的建議,詞卡也開始變化,深圳也曾選用歌名,如以“愛已成往事”為主題,短短幾小時,參與用戶達到幾千人。
2013年后,基于站內已經積累了一定數量的短內容的考慮,片刻開啟了第二個產品功能TING(電臺),主打抽象的文字與具體的聲音產生碰撞出來的感覺。
“美是一種通感,是視覺聽覺融合起來的感受,不應該僅僅局限于文字。”劉子婧說。
她介紹,片刻的TING(電臺)帶來跟普通電臺不同的玩法:
1、審核機制:通過審核才能上線。
2、專注細分領域:根據自身調性確定內容,不追求面面俱到,主打情感屬性。
3、內容之間的循環流通:鼓勵主播和內容創作者進行互動。
由此,在2013年底,片刻開始形成文字+音頻為主題內容的體系。
2013年底,片刻完成天使輪融資,馬不停蹄地兩個月后,片刻的移動端App版本上線。
第一個100萬用戶花了10個月時間。
第二個100萬用戶化了4個月時間。
……
截止目前,片刻累計了600萬用戶。
在移動產品端,從1.0到4.0,片刻經歷了幾十次的迭代。不變的是,片刻在設計上始終遵循簡約的原則,要求簡約而不簡單,符合其自身“寧靜而富有美感”的調性。
“如果把片刻比喻成一個姑娘,我們希望用戶在喜歡上她豐富的內心之前,先被她的溫柔笑容所打動。”劉子婧說。
劉子婧介紹,片刻從文字出發,找到了一個美的切入點。但美好的事物很多,特別是在進入移動客戶端后,片刻基于文字+音頻這兩大內容體系的前提下,由此細分出碎片,閱讀、音樂電臺、話題、圖片欄目,目前的片刻已經成為一個綜合的內容社區。
作為一款小眾產品,加上自身文藝清新的屬性,片刻很難去商業化。
那么,像這類內容社區產品,未來的出路在哪?
劉子婧認為,從當前的現狀來看,流量獲取日益困難、運營成本持續提高、用戶選擇多、耐性低、競爭大,對于“不燒錢”的內容社區而言確實造成了很大的困難。
但她堅持認為,對審美的追求、將是未來內容消費領域的趨勢之一。“相信有對美的需求,有待被喚醒。”
在這方面,值得一提的是豆瓣——不做推廣和廣告,純粹依靠社區氛圍的塑造、優質內容的沉淀來進行驅動。并逐步將版圖拓展到交友、生活服務、電商等領域。
其實,作為文學和聲音的分享社區,持續生產出高質量的內容是關系著自己發展的關鍵。只有在這個基礎上,才有進一步在商業化的天坪找到平衡點的可能。
劉子婧表示,片刻未來依舊堅持輸出美的價值觀和美的內容,也不排斥嘗試內容電商的道路,形成內容社區+電商結合的發展模式。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