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我辭職創業,先是創辦了Uni-form Socks,后聯合創辦清單Eqingdan.com并任CEO。
作為一名CEO,工作中真正有所心得的一點東西—判斷趨勢,與世界相處,價值觀和方法論什么的,講出來也都顯得很空洞,沒法應用到大多數人的實際工作中去。
但我靠我又實在按捺不住內心的沖動,于是列出過去這一年讀過的書目清單。顯然我離一個可資借鑒的成功者還有十萬八千里遠,但許多東西既然看到了,也可以邊走邊分享吧。
·關于生活 ·
1.《廚房里的人類學家》,莊祖宜,文化藝術出版社,2012
一位臺灣高知美少婦棄學從廚的日記本。我大學時聽過她一次演講,后來讀起書來還是感覺新奇、平淡、幸福。
2.《其實,大家都想做菜》,莊祖宜,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上述這位美廚娘的風雅版文集。我一個好朋友還給了我一本簽名版。
3.《天下卵》,馮唐,花城出版社,2012
最近《萬物生長》上映,又一次促使大家思考書與電影這兩種藝術形式之間的區別和關系。
4.《邊城》,沈從文,北岳文藝出版社,2002
特別安靜,特別干凈。
5.《素女經》,馮唐,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4
特別不安靜,特別不干凈。
6.《愛與黑暗的故事》,阿摩司·奧茲,譯林出版社,2014
一個特別可悲可敬的民族,在20世紀上半葉的一些特別細碎的細節。
·什么也不關于 ·
1.《論人與人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礎》,盧梭,商務印書館,2007
對大問題有個認知,對小問題才好判斷。
2.《顧準文集》,顧準,中國市場出版社,2007
如果你(曾)是個理想主義者,就一定會被“從理想主義到經驗主義”這句話打動。
3.《天龍八部》,金庸,廣州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2008
這個時候讀金庸,其實只是想從翻譯體中掙脫出來,找漢語的語感。不料這個版本看到最后,女神王語嫣竟然崩塌了。捶墻。
4.《帶著偏見上路》,金維一,中信出版社,2014
這是本社會主義國家游記。太有意思了,不僅內容有意思,作者文筆也特別好。
5.《極簡歐洲史》,約翰·赫斯特,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這本名字爛俗的讀物其實是本教案,把蕪雜的歐洲歷史的大線條從邏輯上梳理清楚。
6.《昨日之前的世界》,賈雷德·戴蒙德,中信出版社,2014
試圖從人類學的研究成果中找到一些認識社會的參考,但實際在這方面的收獲并不多。
7.《素書》,黃石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9
古書,飯后焚香意淫用。
8.《失控》,凱文·凱利,新星出版社,2010
我敢說我們這些生物學愛好者看這本書所獲得的愉悅,應該比大多數其他人能獲得的更多。
9.《技術元素》,凱文·凱利,電子工業出版社,2012
多年以前的預言,尤其是說得比較對的那些,放到今天來看,的確就沒啥好看的了。
10.《變革中國:市場經濟的中國之路》,羅納德·哈里·科斯,中信出版社,2013
這是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科斯在學生張五常的幫助下,寫的一本新中國經濟史綱要。很好看。
11.《野心時代:在新中國追求財富、真相和信仰》,歐逸文,八旗文化,2015
歐逸文與何偉同屬站在西方視角深入觀察中國的人。這本書我還沒看完,但我相信它對幫助我們理解自己所處的時代環境很有幫助。
讀書有個危險,在于閱讀帶來的充實感讓你誤以為自己沒有在虛度光陰。其實很多時候那也只是另一種逃避而已,許多知識在實踐之前都毫無意義。
過去一年錯過的太多。好在來者可追。與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