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總結了一下聯想之星過去投的100多家企業,在聯想內部很流行的東西叫復盤。大概有一些觀察,這些觀察跟當前大家認識可能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拿出來說說大概有5個觀察:
現在總結看,初期搭建越完整越豪華的團隊走到最后散的特別多。所 謂的豪華齊備的團隊走的很遠的很少。現在搞這個項目團建的時候,所謂的O都有了以后這樣的團隊比較可怕,創業的過程未來有很多未知的,走著走著需要的能力不一樣了,有的崗位被占了,優秀的人還進不來。
不要太強調所謂的這種太齊備的團隊,最終要關注到具體某一兩個核心的人,很多時候是一個人,兩個人,這兩個 人是靈魂。大家來做項目的時候,基本上觀點放在一兩個人上面,看這個團隊全部人都走了,看他還能不能帶出一個牛的團隊。對創業者來講不用怕團隊的迭代,中 間有一定的變動都沒有關系,看看你自己的一把手是不是有能力找到更合適的人,這個是對過去那么多項目的回顧里面發現的一個現象。
我們學習能力很重要,不熟的東西要去學,但有一樣 東西叫做基因,基因這個東西很難改。我們分析了之后,所謂的項目里面轉型不成功的,原先做2B生意的現在轉過來做2C的很難成功,就特別的辛苦。幫他們找了產品經理其實也還不行,產品經理可以把產品做出來,但是2C的思維出不來,這個改起來是非常難的。
假如說做企業不可能,創業不可能一開始就選一個最好的方向,方向是可以調的,調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團隊基因。現在建了很多項目,原先做一個模式,后來發現硅谷 某一個模式火了,就去學去改,老方向不行,新方向可以選。最主要的是你這個團隊支不支持,是不是那一類人。我們對學習能力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
所謂的分享精神,團隊里面很重要的是創始人有能力能夠把一支隊伍帶好,團結好走到最后,這個隊伍才能成功。現在的項目都有很多的學習,一上來有很多的激勵機 制,包括CEO怎么去分享這個東西,很多人學的還是不錯的。經過這幾年還是會出現很多的問題,不管你剛開始有多么嚴密激勵的制度跟心胸,好多團隊人員該走還是走了,跟發展的速度有關。
現在強調很多東西要保持良好的節奏,節奏不用太快也不用太慢。 現在是小步快跑,過去的一兩年也觀察了很多,融資節奏是比較快的,不一定特別大,但是要保持良好的節奏,有了發展的速度才有可能輔助你把創業的項目進展下 去,團隊才能夠穩定,才有長遠發展的基礎。
做互聯網產品,互聯網創業的項目都會強調在產品上各方面要做快速的迭代,試措和快速的迭代,模式的改變肯定是要改的,但不是主流的方法。我們有比 較發展的比較快的,樂斗游戲也好,第一次給我看那張未來發展的規劃圖和模式圖,到我上市的時候這張圖從來沒有變過,所以就可以這么快。現在在所謂的萬眾創 新的新時代下面大家有創業的熱情,現在回過頭來呼吁真的是要想清楚一點,特別對行業要有洞見,能夠找出商機,對未來的東西想得更清楚,才能跑得快,跑得快才有機會。
否則假如都是行業沒有清楚,先做一做,試一試的成本是非常高的,現在投過的項目,假如沒有試這個模式也不知道行不行,速度跟不上,團隊再一換,這個業就沒法創了。
對對手的看法要淡然一點,在現在 創業很熱的情況下,大家往往用了一種方法叫比較法,前面有幾個在那跑,我就跟著跑,阿甘正傳,阿甘在路上跑,就有一堆人跟著他跑,跑到累了阿甘要走了,所 有人就不知道怎么辦了。呼吁大家看項目還是創業,還是回到對用戶需求和商業本質探討上面,只要心靜得下來,創業的事情才有很大成功的機率。這個是對我們過去投的那么多項目里面發掘出來一些新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