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創業,我們在行動”
這可不只是一句口號!
今天下午
“臨港杯”2018年“創青春”
上海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頒獎儀式在中國金融信息中心舉行
又一批優秀的創新創業項目獲得認可
今年已經是團市委連續第五年主辦
“創青春”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海內外兩大賽區的1000余個創業項目參與角逐
參賽主體涵蓋初創型企業、成長型企業、
青年學生和技術團隊等不同類型
大賽主動聚焦上海四大品牌建設
分別設置服務經濟及民生、智能制造、
消費升級及新零售和文化創意4個單元賽
并特設AI Pack專項賽
邀請知名企業家和金融機構
為選手提供全方位多渠道支持
推薦獲獎者參與“創青春”中國青年創新創業大賽、
全國“雙創周“活動展示、
上海市青年創業英才選拔培訓班、
國際創新創業博覽會
以及《創業英雄匯》電視創業真人秀等節目
現場展示的優秀項目
團市委副書記、市青聯主席劉偉在致辭中對參賽選手表示肯定并給予鼓勵,同時對廣大創新創業青年提出三點期望:一要勵志,做新時代的奮斗者;二要求真,做未來世界的開拓者;三要力行,做城市發展的貢獻者。
臨港集團副總裁徐斌則提到青年人創新創業要彰顯的“五種精神”:一張藍圖干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愚公精神,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敢于擔當、勇于任事的拓荒牛精神,風雨同舟、和衷共濟的團隊精神,慎始敬終、慎獨慎微的自律精神。
現場公布了
創新創業綜合賽
四大品牌單元賽
AI PARK專項賽
等三大版塊的獲獎名單并頒獎
全名單在此
▼
現場,微創(中國)董事長唐駿,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企業發展研究院院長余明陽,脈策數據科技聯合創始人、城市數據團聯合發起人湯舸現場還帶來了三場精彩的主題演講。來聽聽他們都說了什么?
唐 駿
微創(中國)董事長
沒有一個人可以告訴你創業如何成功。創業的成功是無法復制的,但是我們知道創業需要的一些核心東西:核心技術、商業模式、團隊、資本,但最重要的一點是你是否抓住了市場機遇。
如果說十年前我們覺得去做移動互聯網的機會很大,但到了今天你再去做移動互聯網的創業,那肯定就晚了,如果你沒有抓住這個機遇,你也就再也沒這個機會了。創業一定要抓住機遇,抓住機遇后一定要豁得出去,你把你的全部奉獻出去,你才可以去創業。
余明陽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企業發展研究院院長
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創業成功的四個突破點。第一個突破點是在科技當中尋找突破,大家知道今天科技對整個社會的顛覆和洗牌比我們想象的還要厲害,任何一個技術的出現可能讓很多舊業態沒落,也讓很多新業態登上世界舞臺;第二個突破點是以超細分市場作為突破,大家知道什么叫網紅?網紅就是把粉絲伺候好了就行了,所以網紅有一批腦殘粉,這就是超細分市場。第三個突破點是體驗消費,互聯網永遠不會取代實體,人不是為了便捷而活的,很多時候是需要“浪費”的,所以人們有逛街的需求,很多體驗是不會消失的。最后一個突破點就是定制。
湯 舸
脈策數據科技聯合創始人、城市數據團聯合發起人
技術和科學是兩個詞。技術是讓我們變得更強、更有力量、更快、更迅速地解決各種各樣的問題;科學是我們跟這個世界的關系,我們怎么認識這個世界?規律是什么?這是認知上面的問題?,F在的環境下,太多人在追求技術,因為技術帶來的效果是最直接的,但是很多人并不是特別喜歡科學,因為科學是打破我們認知,讓我們處在尷尬、未知、懷疑、焦慮上面。
所以我希望我們的創業者能夠在一定程度下,在追求技術的同時,也能夠保持對科學的信仰,不要忘記了我們原來都是科學工作者,我們是在不斷發現這個世界、認知這個世界。
說得很棒是不是?
也希望年輕創業者們能從中獲得啟發
最后,再次祝賀所有獲獎的年輕人!
也祝愿他們有更好的未來
這一路走來的艱辛
或許只有他們知道
優秀的創業者
不是在順利的時候意氣風發
而是在絕望的時候向死而生
這就是他們為什么選擇創業
這個短片你看哭了嗎?
▼
謹以此片
致敬所有在創業路上執著奮進的年輕人
本次大賽由共青團上海市委員會、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商務委員會、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上海市農業委員會、上海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上海市青年聯合會、上海臨港經濟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聯合主辦。
▼你可能對這些也感興趣▼
文字:塔哥
責任編輯:唐昱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