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歐洽會開幕式
??擁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自古以來就是南北絲路的匯集地 。蜀錦、絲綢、川茶等物資曾源源不斷地從這里流向西亞與歐洲,參與譜寫了中國對外交往的恢弘篇章。
??從歷史深處走來,新時代的成都正以“三城三都”為載體,塑造別樣精彩的成都標識,高水平打造西部國際門戶樞紐,加快建設“一帶一路”開放高地和面向西部、服務全國的國家中心城市,構建更高水平、更高層次的對外開放格局。
??2018年9月19日,以“聚焦新經濟,共謀新發展”為主題的第十三屆中國—歐盟投資貿易科技合作洽談會(以下簡稱“第十三屆歐洽會”)在成都高新區開幕。圍繞“六大新經濟形態”,本屆歐洽會將深度鏈接歐洲創新資源,推進新經濟領域中歐互聯互通務實合作。
第十三屆歐洽會與會嘉賓
??中國國際商會、成都市委市政府領導,歐盟委員會委員伊利茲別塔·別恩科夫斯卡、歐盟委員會委員內閣主任托馬斯·胡薩克、歐盟委員會企業總司國際司司長埃里克·馬默、波蘭駐華大使賽熙軍、瑞典駐華大使林戴安、奧地利駐華大使館全權公使張超、波蘭羅茲省省長維托德·斯特皮恩、西班牙瓦倫西亞省副省長巴爾多羅梅·諾弗恩得斯以及歐盟各成員國駐華總領事和參贊、中歐企業及機構代表等近500人參加開幕式。
??本屆歐洽會吸引來自歐盟及奧地利、比利時、波蘭、丹麥、德國、法國、芬蘭、荷蘭、捷克、立陶宛、葡萄牙、瑞典、斯洛文尼亞、西班牙、匈牙利、意大利、英國等17個歐盟成員國及瑞士、挪威、塞爾維亞、俄羅斯、多米尼加、新西蘭、以色列、巴西等其他國家從事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ICT、智能制造、現代農業、旅游、商貿、投資、科研合作等220余名參會代表。
第十三屆歐洽會與會嘉賓
??自2006年落戶成都以來,歐洽會已成功舉辦12屆,累計參會的歐方企業已達3570余家,中方企業已達6520余家,成功安排企業配對洽談26200多場次,達成意向性合作協議2527項,簽約成功率達30%以上,已發展成為歐盟成員國參與最多、歐方企業參與最廣泛、中歐交流規模最大的投資、貿易和技術創新合作盛會之一,也成為中國西部全面開展對歐合作的重要平臺和國際會議品牌,極大地提升了成都在歐洲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本屆歐洽會由中國國際商會和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四川省商務廳、四川省博覽事務局協辦。同時得到了歐盟委員會及成員國合作伙伴、四川省人民政府,以及成都高新區的大力支持。此次歐洽會為期六天,將舉行中歐新經濟高峰論壇、中歐會展合作圓桌會、中歐綠色經濟合作論壇、中歐項目配對洽談會等多項活動及歐洲國家日、旅游推介會、歐洲技術與商品展等配套活動,全面對接歐洲創新資源,對話歐洲國家創新城市、生態集群、技術團隊、創意人才、先鋒企業,分享新經濟發展成果,探尋新經濟成長路徑。其中,企業配對洽談仍是本屆歐洽會的特色和重點活動。
??深度鏈接創新資源 中歐共謀新經濟發展路徑
??“聚焦新經濟、共謀新發展”。作為本屆歐洽會的主論壇,中歐新經濟高峰論壇于19日上午舉行,歐盟委員會官員、歐盟經濟研究專家、歐盟成員國駐華大使、歐盟成員國駐華使領館經濟與貿易參贊、“一帶一路”國家商協會代表、歐盟企業及機構代表、中方重要企業代表等共同出席高峰論壇。
??論壇高度聚焦新經濟領域,中歐多國專家學者以主題演講的形式分享新經濟發展成果,探尋新經濟成長路徑。
??洪泰智造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喬會君以“我所理解的創新”為題作主題演講。他主張讓創新從實驗室走出來,讓價值回歸主體,回到互聯網的初衷——人人都是創造者,而非今日“人人都是消費者”。在他看來“生物文明和機器文明的融合才是人類文明的最終走向。”
??瑞典駐華大使林黛安探討了“中瑞合作——共建與持續驅動轉型合作伙伴關系”。她談到“瑞典和中國在環境方面的合作有很多共識,都期待可以通過創新的力量來實現可持續發展”,并提出可持續發展在當下面臨數字化、公共衛生、環境氣候等諸多挑戰。對此,瑞典已制定了戰略創新目標,正在研發下一代交通、智慧城市、循環生物、生命科學等方面的新材料。她希望未來能在可持續發展方面與中國有更廣泛的合作。
??奧地利駐華大使館全權公使張超從“技術創新——安全和可持續性”的話題切入,介紹了奧地利在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創新成果,如遠程監控、區塊連技術、數字防護等技術。他還向各位嘉賓介紹了奧地利數字安全和防護中心的部分項目,對于“司法區塊連技術”在中國的落地表示期待。
??西南財經大學西財智庫總裁湯繼強以“讓地球上最大的這塊陸地更加美好”為題演講,他認為“歐亞大陸是世界經濟最活躍的板塊,曾在人類文明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當下應回歸互動常態。加強中歐合作,可繼續發掘歐亞大陸潛質,煥發歐亞大陸榮光。”
??俄羅斯納米技術集團科學委員會主席顧問、首席科學家謝爾蓋·卡爾南探討了“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中俄高新科技合作之路”。
??此外,德國萊法州經濟部國際合作主任露絲·博克勒、德國凱澤斯勞滕經濟發展局主任施蒂凡·維勒分別對萊法州和凱澤斯勞滕的發展情況進行了介紹。。
??中國意大利商會主席大衛·庫奇諾向與會嘉賓介紹了意大利SISTEMA組織在推進創新和科技發展方面的貢獻。
??“我們將繼續加強對外開放的水平,全面提升國際交往便利度和交流合作緊密度,不斷增強新經濟品牌的國際影響力。”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以歐洽會等國際交流活動為平臺,成都高新區將深度鏈接歐洲創新資源,與歐洲國家在創新城市、生態集群、技術團隊、創意人才、先鋒企業等方面展開對話,共同探索新經濟的發展路徑。
??中歐綠色經濟合作論壇 讓“綠色”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
??2008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啟動“全球綠色新政及綠色經濟計劃”,向世界各國提出發展綠色經濟的倡議,讓“經濟的綠色化不是增長的負擔,而是增長的新引擎”日漸成為人類的普遍共識。
??為加強中歐在綠色經濟方面的深度合作,本屆歐洽會舉辦“中歐綠色經濟合作論壇”,聚焦中歐在環保產業的科技創新、產業研發、集群發展、技術引進等方面的成果與機遇。論壇邀請到德國、丹麥、瑞典、意大利、荷蘭等國在環保領域具有豐富經驗的科研機構、創新集群、企業代表分享先進的生產技術、科研成果,共同探討中歐在污染防治、城市環境可持續發展、節能環保發展等方面的合作發展。
??德國循環思維機構創始人伊芙琳?蕾姆科女士講述了生物能源在循環經濟中的作用;丹麥農業產業園與生物質網絡項目經理克勞斯?莫滕森以“歐洲的綠色建筑—被動式房屋標準”作為實踐范例來探討綠色建筑的可能性與實踐性;西班牙被動式房屋建造委員會榮譽創始人米歇爾?沃索夫在“廢水處理中節能與智能產品的應用方面為大家帶來了技術性建議。
??歐方部分科研機構和企業代表還分享了多個細分領域的綠色技術,包括凱澤斯勞滕市帶來的智能綠色制造技術,FIW研究院帶來的工業污水處理技術,法瑞泰公司帶來的水循環技術,陶朗公司帶來的再生循環技術,艾法史密斯公司帶來的工業廢氣處理方案,福思力公司帶來了CFD節能減排應用等前沿環保技術應用經驗。
??“歐盟是全球綠色經濟發展的引領者,綠色工業發展迅速,綠色創新成就斐然,成都高新區在資源稟賦、投資環境、產業配套等方面也具有獨特優勢,雙方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礎和潛力。”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更加開放的心態和更廣闊的視野進一步加強與歐盟各國的交流,深化拓展在綠色經濟發展等領域的務實合作,實現互惠共贏的目標。
??“綠色經濟本質就是以生態、經濟協調發展為核心的可持續發展經濟,是以維護人類生存環境,合理保護資源、能源以及有益于人體健康為特征的經濟發展方式,是一種平衡式經濟。” 歐盟研究與創新中心(ENRICH)高級顧問蘇珊娜女士說,綠色經濟真正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理當成為人類社會共同努力去實現的經濟發展模式。
??作為中國“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試點園區,成都高新區在“綠色經濟”方面不乏優質企業,尚坦新能源正是其中之一。從2014年拿下第一單出口訂單,將200多噸工業級混合油出口至荷蘭鹿特丹,尚坦新能源目前已是全國工業級混合油出口量最大的企業。“我們正在與英國石油公司洽談,研究如何發展碳排放量更低的綠色清潔能源。”該公司總經理葉彬說。
??據介紹,此論壇將聯合中國—歐盟水務平臺、德國萊法州環保部、丹麥農業產業園、德國生態聯盟等歐洲頂級環保技術團隊,圍繞綠色經濟、綠色材料、綠色資源、綠色交通、智能水務、城市生態等應用領域與中方相關政府部門、科研機構、技術中心、實驗室、集群和頂尖團隊通過項目推介、交流互動等形式共同促成歐方高新技術項目的落地。
??打造新經濟開放高地 高質量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
??今年適逢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一帶一路”建設5周年。中歐關系近年來走上全面發展的快車道,“一帶一路”建設更為沿線國家的新經濟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日漸成為跨國界發展的主力軍。
??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重要交匯點,成都正大力發展開放型經濟,打造西部對外交往中心,加快建設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的城市。根據NEI指數(中國新經濟指數),成都在經濟總量、資本吸引等指標上,居于全國優勢梯隊。
??根據成都新一輪城市整體規劃,87平方公里的成都高新區南部園區被確定為成都新經濟活力區,聚焦發展“六大新經濟形態”,著力培育“七大應用場景”。目前,成都高新區已出臺中西部首個新經濟產業發展政策,設立百億獨角獸投資基金,建立企業梯度培育體系,2017年新經濟產值達3300億元。
??作為中國西部地區經濟外向度最高、國際化參與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成都高新區正在成長為新經濟開放高地。坐落于此的“中國—歐洲中心”是目前國內唯一的對歐綜合交往平臺,目前已有歐盟研究與創新中心中國西部中心、歐洲企業網絡中國西部中心、歐盟—中國教育文化協會等48家歐洲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機構、研究機構、企業入駐;與新加坡、韓國合作共建的新川創新科技園、中韓創新創業園是省市對外開放合作的重要載體;去年4月揭牌的成都高新自貿試驗區,已吸引近萬家新經濟企業入駐。
??“新經濟產業是成都高新區三大主導產業之一,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成都高新區將緊抓新經濟發展機遇,不斷完善創新體系,夯實新經濟發展的產業基礎。”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說,作為四川、成都創新創業的主陣地,成都高新區將通過積極整合國際創新資源,建設成為高新技術服務機構匯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高效、技術交易市場活躍的科技中心。立足內陸服務全國,承東啟西輻射亞歐,探索與“一帶一路”沿線歐洲國家經濟合作新模式,促進內陸地區與沿海沿邊沿江協同開放,培育內陸地區參與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構建全方位開放新格局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
??隨著全球新一輪科技浪潮涌動,國際化將成為內陸城市區域經濟突圍的時代機遇,而新經濟也將成為內陸城市經濟發展的強勁引擎。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高新區將進一步提升對外開放水平,促進蓉歐之間更為頻繁的合作交流,打造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隨著國際交流合作的不斷深入,成都高新區將全方位融入全球供應鏈、創新鏈,高質量建設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