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禮品電商“心意盒子”拿到 1000 萬元 Pre-A 融資(投資方杭州建信資本)之際,該公司聯合創始人張笑天總結了這家成立 8 個月的公司從招人、電商選品、咬牙上線、推廣運營過程中經歷的各種痛苦,更重要的是各種殊死搏斗,搏斗后的心得...
心意盒子做的社交電商,送禮物方向,當時想的就是第一個版本利用微信公眾帳號,因為傳播起來容易爆。后來證明微信公眾賬號確實沒錯,但是獲取用戶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容易。
上線前:2014 年 8 月份我們在蘇州成立了公司,并有一個 10 個人的團隊。團隊組成:1 個開發,1 個產品經理,其它 8 個是運營和推廣。
我們只能苦笑,客觀的說,人才市場化是讓創業企業蓬勃發展的原始動力。蘇州的創業氛圍非常濃烈,因此技術人才大量短缺。我們在蘇州出價 16k — 20K,招不來靠譜的人。遇到一個好的前端,最高出過 28k+ 期權,可是還是與人才失之交臂。優秀的就那么多,不是選擇創業就是被大公司高薪挖走,普通的 2 個加一起都不如 1 個優秀的。更可悲的是,普通的不喜歡創業公司。
上線前就一個開發,每天和孩子見面的時間就是早晨送孩子上學,因為晚上到家的時候孩子早就睡了。這哥們的頭發伴隨著上線頭發已經掉了一把又一把。
但問題沒有解決,大家湊一起商量一下決定,一邊繼續招人,為了好的人才能來并且不超出預算,我們三個創始人再壓低自己的工資,從 5k/ 月降到 4k/ 月,給優秀的開發再加 3K。另外一邊,自己學,我們的產品經理也是我們的 CEO 自己也上,運營的合伙人理工科出身,用了一周的時間,就可以協助寫部分代碼了。另外一邊,請外圍的大牛周末來兼職,集中處理問題。
心得:招牛人上、沒人上我上、力量不夠招人幫忙上。不管誰上,都得動起來!
由于剛剛起步,一半是大學剛畢業的新手。問題隨之而來,運營上:我們在產品上線前瘋狂堆了 1000 個 SKU,我們想做的是平臺,而不是導購,所有商品的圖片文字全部重新制作,上傳到后臺。可是后臺我們沒有時間做,只是用了一個國外的后臺進行上傳。而我們的開發只有一個,根本來不及做。可為了上線,大家每天都工作到凌晨 3-4 點,靠搶時間來讓平臺商品看起來更加飽滿。更可怕的是排序問題,想調整任何一個商品,必須要全部動一遍。
解決問題:當時的情況,沒人就是沒人,事還得辦。我們的一個小女孩為了把商品調整一遍,把所有的商品序號和名字在紙上一排排的寫了下來,重新排好順序上傳,我們就是按照小女孩把商品序號和名字一排排的寫出來的這種最笨的辦法來解決。有人問,你們 8 個運營推廣不會都這么干的吧。沒錯,開發的內容有更高的優先級。那幾天為了上商品,我們只有這一個辦法。如果是一萬個商品,我們也必須付出 10 倍來完成。
心得:排序就像被強奸。如果不能反抗,就盡情享受吧,不,是主動配合!
咬牙上線:終于,第一個版本在 10 月末上線了,只實現了一個功能:用戶可以在心意盒子上選禮物,付款后附上留言就可以送給微信好友,然后由收禮人填寫收貨信息,禮物就會快遞給收禮人。
說咬著牙上線一點不為過,我們 9 點上線,3 個小時用戶數過兩千,上線十天就獲得了 2 萬的流水。因為什么都可以送,所以很快就有了傳播。第一波朋友圈用戶在送,體驗的是新的玩法,因為送禮物變的更簡單,更有意思了;之后麻煩來了,安卓版本樣式和功能基本不適應,大量安卓用戶不能支付,點不開頁面,三星、華為、魅族、小米、google 等等各種 bug 堆成了山;朋友圈的一些朋友開始問我們,我們成了公司里第一批客服。
解決問題:適配有問題,肯定的解決。之前想招的那位 28k 的前端雖然沒來,但是和他溝通好,每天晚上來幫忙。我們做客服也必須得專業,一定要問清楚是安卓的那款手機有問題,每天做統計。根據我們的統計,我們用戶使用三星、華為偏多,一方面積累 bug,另一方面為了降低成本,我們各地找測試機,朋友家里更新換代的舊機器都被我們翻出來了,后來統計了一下是 28 部安卓不同機器。產品經理既要帶著修復 bug、同時要進行新交互頁面的迭代。就這樣到了 12 月初,進度已經比計劃晚了大半個月。用戶這時留存的有 6000 多,也有取消關注的,但值得慶幸的是,通過朋友圈的傳播,這批用戶都是一度或者二度人脈,還算包容。
心得:客服是初創公司每個人都必須會的工作。做不好客服的運營不是好技術。
我們遇到了很多產品剛上線的尷尬,不太滿意的情況下,第一版上線后要不要推廣。幾個人的朋友圈覆蓋的人數就那么多,用戶增長比較緩慢了。要是推廣,這個版本會不會讓大家體驗不好,而對產品不滿意?找了幾個合作推廣,人家一看有 bug,而且用戶量不是特別多,也不跟我們合作。
解決問題:別人不合作,我們就自己做。線下我們重點推,為開發修復 bug 做更多的準備。路演中,跟大家玩面對面建群,讓群里的人搶禮物接力;在《非誠勿擾》的落地活動中,我們讓男嘉賓為女孩送花,因為幾個美女非常受歡迎,幾個男嘉賓現場 PK,給女孩瘋狂送禮物;和商場影院都分別合作、關注互動。當然,也嘗試過發單頁,被各種保安追著趕。
心得: 無論產品多么初級,你也得推廣出去,執行力大于一切。不要臉的真誠總能打動含苞待放的矜持。
去年,圣誕節前夕讓我們找到了外國人過節的感覺,只是陪伴我們的不是家人而是公司里的這群人。
圣誕節的商品主打哪些,人家愿意送什么?開發上沒辦法迭代首頁和分類頁導致用戶每次瀏覽首頁第一屏只能看到幾個商品。那么問題來了,首頁這幾個最重要的位置放什么商品,難倒了一群人。我們的用戶 7000 多人,做的好就破萬;做的不好就地掉粉。按照我們的目標 2015 年前用戶必須過萬。
解決問題:對于首頁選品,大家爭執的非常厲害,方向分別在美妝產品,類似香水之類的、鮮花、紅酒。大家說的理由雖然都和圣誕有關,但是沒有統一。相送什么,想要什么,用戶說的算,但我們尊重小伙伴意見。內部我們開了一個《我是買手》的選品會,公司所有人挑選五個自己想要的圣誕禮物,投票評選。
這個選品會到現在我們依然每周兩次,比《我是歌手》播出頻次高。《我是買手》結束后, 12 月 21 日晚上 8 點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發了一條消息," 圣誕禮物,這個你想要嗎?" 下面放了一個自己選品的圖片。通過點贊和評論數評比。第二天早上 8 點統計的時候,黑馬出現了,獲得第一名的居然是電影《銀河護衛隊》里的玩偶 Groot,而就這一件禮物,我們從 12 月 22 號商品上架到 12 月 28 號,居然銷售了 124 單。
心得:內痔外痔混合痔,意淫不如問上帝。
帶著 1 萬多的用戶我們走進了 2015。1 月 7 號,湊份子功能正式上線:用戶只要選擇喜歡的商品,分享到朋友圈,就可以讓朋友幫忙代付,看到的朋友可以付 1 塊錢,也可以付 100 塊錢,直到這個訂單完成。這個版本上線讓一月份用戶數增長了 2 萬,勢頭本身不錯,可這事沒完!1 月份隨著支付寶不能在微信內支付,這一弊端的所帶來的反應就是很多用戶覺得是不是心意盒子出了問題?增長的兩萬用戶加上之前的用戶又有一部分選擇了取消關注。
用戶數在增長但是支付寶還不能支付也沒辦法。可是開發人數著實讓人著急,很多人都在等待著年底的年終獎才離職,當時我們的唯一想法是 " 為啥今年的春節來的比往年晚了一些?!"
解決問題:心意盒子創始人武文斌年前去北京有幸認識蜜芽寶貝的 CEO 劉楠,當時劉楠對武文斌就說了一句話:" 要干就回北京干,這里才是戰場。" 劉楠的那句提醒讓創始人和整個團隊萌生了回北京組更強的團隊的念頭。雖然好多人在蘇州有家有業,這個決定也很糾結。就在這時,兩位聯合創始人已經和家人開始商量去北京的計劃,而陪伴了我們幾個月的技術合伙人主動提出,為了公司好,搬去北京吧,他出讓了他的全部股份,還繼續幫我們維護現有版本。最后達成一致,住進時間,年后就回北京。
心得: 愿顛沛流離 只為生死相依
2015 年 3 月,我們帶著一輪千萬人民幣的融資回到了北京。創始人找到供職于 BAT 的以前北大的同學,不到 15 天我們就有了 14 人的開發設計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