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硅谷的創業沙龍 JayWSalon 中,四位來自中國的創業公司創始人——圖片編輯工具 Polarr 聯合創始人 Borui Wang、智能硬件初創公司 Glamorsky 聯合創始人 Sumang Liu、比特幣創業公司 Koinif 聯合創始人 Tom Ding 和云服務公司 ClearClouds 聯合創始人 Cythina Liu分享了如何尋找創業公司的聯合創始人,這里是一些分享。經過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編輯:
1、Borui Wang, co-founder @Polarr:最看重聯合創始人的性格是“溝通”
我目前所有團隊是我招聘來的,因為我斯坦福畢業后在美國,也沒什么一起玩大的朋友,那 Recruiting People,最重要一點其實就是看人的性格。
舉個例子。我一個聯合創始人是通過在 Salon 發郵件找到,當時我發郵件說,我想找個 Marketing Business 方面的人,他就給我打電話,然后就成為我 COO,那很多人可能想知道為什么我做這個決定。
我覺得是這樣,我看重人最重要的性格就是 " 溝通 ",能不能非常 Open 去 Talk,因為如果他不是很 Down,他只要能足夠開放去溝通,他就有很大很大空間去發展,而且如果看好他的話,我會非常快讓他去代表公司面對外面的事,但這個時候是說,我要非常確定,這個人他能非常好地和我去溝通。
2、Sumang Liu, co-founder @Glamorsky:彼此要有認同感
我第一個合伙人,他在 Coding 和產品開發方面比我有能力,我很尊重他能力;然后他可能也這么覺得,因為我在蘋果時,更多是通過談判協調解決一些棘手問題,這是一個很特別的鍛煉。
大家互相之間要有一種認同感,我們說,出來做事無非兩件,一是你做的事有意思,It ’ s a beautiful future;第二個,就是你這人要靠譜。
舉個例子。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他是幾個孩子的爸爸,我了解他想出來創業的心,也希望能和他一起共事,就向他提出一起做的想法。
他當時沒答應,然后突然有天說,我們出去喝酒吧。我說喝酒?然后我們就喝,喝到最后,他跟我講了他很多很多顧慮,我突然明白:不是他不愿做,而是我沒做好,就是我還不能完全幫他解決后顧之憂。
你的聯合創始人是另一個人。有時我也會想,呀這人我很喜歡,那人我很喜歡,但其實不是這樣,關鍵是:他是不是認同我所做的,而我理不理解他。
另外,我覺得找聯合創始人時最重要的是 " 溝通 ",因為 Passion 可以培養,Technology 可以學,Experience 可以積累,但 " 溝通 ",真的非常非常重要。可能大家意識不到溝通在創業公司中有多重要,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
3、Tom Ding, co-founder @Konify:價值觀要一致
找聯合創始人其實是個挺難的問題,我自己嘗試比較多的是組織活動,我們在行業里組織過很多大的會議,這是特別容易吸引一些志同道合的人的方式。
選聯合創始人,你們價值觀至少志同道合;然后技能上,或性格上,反而是差異化多一些。
價值觀,我看到有幾個大的方面:
①對長期和短期公司愿景,有些人就希望來錢快的業務,我不一定想做大,我就想趕緊賣公司,這些我覺得是很難改的;
②如果他已經有三、四個孩子,然后也很希望做一個家里的好老公好爸爸,可能就很難在公司投入太多。如果你跟他想法一致還好,大家都不會有太高期望值;那如果你剛畢業,你有大把大把時間可以揮霍,那就很難協調。
③你可以看到他過去一些軌跡,之前有沒創過業,有沒做過一些項目等,這方面大家相似,我覺得最好不要高太多,也不要差太多。再就是能力,這具體要看行業,有些可能對技能要求比較高,有些則不是,更多是理念相似。
至于創業壓力,我覺得我們幾個樣本有偏向性,因為都還不會太差,至少已經拿到投資,而且公司還很早期,大家可能都還在蜜月期。但創業確實非常不容易,當你做所有事,但凡你是個負點責任的人,基本都會 24 小時在想,不管你是去跑步,還是去度假。

4、Cythina Liu, co-founder @ClearClouds:讓別人找到你。
在硅谷,如果你找不到聯合創始人,你就自己站在高處,讓他們發現你。
我在職業生涯里有一定 Reputation,很多投資人都認識我,有些業界朋友也認識我,然后我聯合創始人尋找合作伙伴時,就有人向他們推薦了我。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很好方法,就是把你自己站在高處,讓他們找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