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0。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2018-09-20。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
雖然離開場還有很長時間,會場外早已排滿了等待進場的各種膚色的嘉賓。他們為一場對話而來。而我,也早早來到現場,這是我和他的第九次對話。? 他是馬云, 這是他宣布退休消息之后,唯一接受的電視專訪。 馬云參加完總理的一場論壇,匆匆趕來。我說,我計算過從那個會場到這個會場的距離,大約五分鐘。馬云拿出手機,看著上面的時間顯示認真地說說:“我走了六分鐘”。我開玩笑說,多出的一分鐘給要退休的人吧。退休,成了這兩天他被關注最多的話題。馬云笑著說:“關于退休,你想問什么都行,哪怕是一些謠言或猜測”。我知道,他有話要說。我們的話題,從這幾個為什么開始。 why? 陳偉鴻:為什么您選擇54歲生日之際宣布退休的消息,而不是50歲,也不是過幾年之后的60歲? 馬云:我最早希望退休,因為我30歲離開大學,我跟我的校長和領導說,我十年以后回到學校。最早很幼稚認為我40歲可以回去。后來到了40歲我認為不太可能,公司那個時候連方向都沒有找到。我從45歲開始計劃,我希望在50歲能夠退休,但是到50歲還是做不到,我覺得55歲之前一定要把它做到。所以我花了10年時間,今年9月10日,其實宣布不當董事長,離開整個阿里巴巴的運營管理,我是三年以前就做了計劃的,所以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不是腦子突然一想,說今天要退休了,我認為這個是對公司不負責任,對自己不負責任,這是一個長期準備過程。 陳偉鴻:如果晚兩年再退休,或者早兩年退休,對于你個人和企業而言,會有什么樣不同嗎? 馬云:早兩年我沒有準備好,公司沒有準備,晚兩年我可能不想離開公司了。 陳偉鴻:感情太深了? 馬云:不是,其實很多人要想幾個問題,一不是公司離不開你,到了一定年齡是你離不開公司了,你離開以后不知道該干嘛了。我現在54歲剛剛到,做互聯網我應該算年齡大一點,做其他行業我認為還很年輕,我認為再有15、16年還可以做其他的事情,但是一旦跨過55、56歲,到了60歲的時候,人有一個習慣不愿意離開了,因為你對自己未來沒有把握了,你只能在這個公司里面。所以上了65歲以后,很多人認為,公司離不開我,組織離不開我,其實他太自負了,是他離不開公司了。所以我們每個人要有自知之明,你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到底這一輩子想干什么,把這些問題想明白。五十知天命,過了50歲一定要明白自己這輩子要什么,放棄什么,什么是你有的,這些問題想明白以后做這些決定并不痛苦。 陳偉鴻:你朋友圈當中的其他人,任正非先生、張瑞敏比你年長20歲還拼殺在第一線,曹德旺先生原本宣布九月份退休的,可是前兩天他宣布的是延期退休,這些事擺在一起,覺得您的決定有一點另類。 馬云:我自己覺得挺好的,很多人心理也想,他們54歲也會這么考慮,我不會走那條路,我這幾年講了很多遍,我不愿意死在辦公室里,如果年紀大了以后,躺在沙灘上死掉還是蠻高興的。人生到這個世界不是做事業的,人生到這個世界是享受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我們這些人要明白,像我當老師出身能夠走到今天很不容易了,畢竟從來沒有經過商業訓練,在整個社會趨勢下面,團隊幫助下面,運氣不錯走到今天,運氣不可能永遠伴隨著你,我們必須要把運氣不斷地延續下去,最好的辦法把機會給別人多一點。我自己覺得給年輕人多一點機會,就是給自己多一點機會,更何況未來的時間還挺好,我可以做更多我感興趣,過去二十幾年很多事情我想做沒有時間做、沒有機會和能力做。但是我今天我覺得我有時間我有機會,我也有能力,我特別想給中國很多企業界,其實我們亞洲做企業的人都是覺得永不放棄,年紀要干到80歲90歲,我覺得這個沒有必要。你看有些國家坐在下面開會,那些企業家全是老頭,全部都是頭發白的,我們其實對社會的進步不是太大。 陳偉鴻:有一點激流勇退的感覺,也可以尋找自己更大的空間。 馬云:我覺得是激流勇進,我沒有覺得退。 陳偉鴻:退進之間如何理解? 馬云:我并沒有我覺得今天是退了,按照我的脾氣和性格不可能休息,所以我自己覺得公司是退了,但是我人生是進了一大步,我可以做很多我感興趣的教育,因為我一直對教育、環境、企業家創業,特別是在企業家精神很感興趣,我以前是當老師,我看不起企業家、看不起商人,20多年前,創業20年以后我明白了企業經濟對國家之重要。我認為商者國之大器,商業出問題、經濟出問題,成千上萬家庭受影響,對商業、商人正確理解,對于企業家正確的理解,對于經濟正確理解,這些事情20多年下來,我們更能夠客觀的理性跟社會進行溝通和普及。 陳偉鴻:但您沒有想到當您宣布退休消息之后,關于您很多的猜測就開始紛紛出現了,我不知道你聽過最離譜的猜測和惡意的重傷是什么? 馬云:猜測一直伴隨著我們,我在阿里巴巴19年來,每天有猜測。作為一個做企業、一個創業者,一個希望在人生過程當中不斷的嘗試的人,不斷對未來有夢想的人,猜測、謠言、苦難、挫折一定伴隨著你。所以像我們這樣的人要學會在謠言在口水里面游泳,各種各樣的事情都有。 陳偉鴻:您覺得您的勇氣和泳姿如何? 馬云:我覺得連滾帶爬。因為我們是人,人家說你怎么境界那么高能力那么強,其實我們也憤怒我們也沮喪,我家人也受不了,各種謠言都有,昨天晚上一下子有很多人給我發,幾個企業家朋友說馬云網上到處在傳你退休的原因,是因為你轉移出去1200億人民幣到國外了,因為你準備跑了。 陳偉鴻:很多人都笑了,他們也有這個擔心。 馬云:每個人看問題的角度、深度、廣度不一樣,如果你每天去應付這些的時候你會很累。是朋友你不解釋他們也理解,不是朋友的話,你越描越黑。我自己覺得需要學會在口水中游泳。 why?? 陳偉鴻:為什么是張勇,他是您心目當中從始至終唯一沒有變過的人選嗎? 馬云:這是一個好問題,其實阿里整個企業的發展,我自己這么多年來一直問這個問題,阿里為什么有這么好的運氣?主要的想法是我們真正希望社會進步,真正希望在我們上面開店做生意的小企業能發展,還有我們真正希望阿里巴巴的員工能夠成長。我們自己沒有學過MBA,沒有學過商業怎么跑到這兒?其中重要的要素因為我當過老師,因為我不懂市場,我根本不懂技術,甚至財務也搞不清楚,唯一讓我成為一個企業人重要要素是因為我當過老師。當老師最主要選擇學生、訓練學生和培養學生,過去19年我花的最多的時間是發現人才、培養人才、訓練人才。阿里巴巴公司我覺得最驕傲的不是今天的商業模式,而是今天我們的人才梯隊、組織建設,還有文化的發展。所以我們培養了一批人才。在2000年的時候,阿里巴巴招不到員工,因為這個名字很奇怪,互聯網泡沫又低,在中國做互聯網電子商務,大家覺得不靠譜。我吹牛跟同事們講,有一天阿里巴巴會“良將如潮、美女如云”,這是我們最大的希望能招聘得到人。今天阿里巴巴公司內部,我自己這么覺得,人才梯隊建設非常之好,張勇是我們人才梯隊建設當中最了不起的領導人之一,我覺得我們有一批一批的(人才),真是叫“良將如潮”,我算如果第一代的話,我們現在第五代領導人梯隊建設已經做好了。因為只有接班人的體系建好了企業才有可能發展。張勇今天不是一個人,他有一個班子和團隊,有一幫人在支持他。 陳偉鴻:張勇身上有一個特別鮮明的特色,就是他在CFO這個職位上,曾經有過非常輝煌的表現。你曾經說過天不怕地不怕,就怕CFO當CEO,現在回想起來,是您變了還是張勇變了? 馬云:我們都變了。一個優秀的CFO一定有風險意識。所以在做一個決策過程當中,CFO往往選擇最保守,一個優秀的CFO更謹慎。在阿里巴巴過去十幾年發展過程當中,我們每一次做的決定必須在這個風險當中做決定,所以我認為那個時候CFO沒有辦法做CEO。但是張勇、井賢棟兩個都是CFO出身,一個是螞蟻金服董事長,一個是阿里巴巴的CEO,因為他們是敢于冒險敢于改變自己的CFO。我自己覺得這幾年我的進步也很大,我說一些觀點發現不對,不對我就改變,這是我進步了,張勇也走出了一個CFO該有的一個局。 陳偉鴻:你在他的身上看到了從前你一直期望看到的領導者的氣質和素質,但是你考慮過張勇的感受嗎?我在新聞媒體報告當中看到,他過去11年一直住酒店,你現在把這個重擔再加在他的身上,他恐怕家都不能回了。 馬云:我為了說服他出任董事長,這兩年我幾乎一有空就給他“下藥”。而且他答應的那一天我是非常感動,因為我知道當阿里巴巴董事長、CEO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他處理的不僅僅是商業問題,而是很大的體系,所以有人說張勇出問題不行了怎么辦?你再回來?我說不行了就不行了。 陳偉鴻:你不回來嗎? 馬云:我不回來,因為我覺得我也沒有離開過。我退休不等于我離開阿里巴巴。阿里呼喚我我隨時都在。但是我不會說我要做董事長應該做的事情、CEO應該做的事情。我是阿里巴巴的股東,我是阿里巴巴的合伙人,我是阿里巴巴永久的員工,所以我們在公司里這么講,你加入阿里巴巴的普通員工,一天12小時是阿里巴巴的,你如果是阿里巴巴總監或者副總裁以上的員工,一天24小時你屬于阿里巴巴;如果你是阿里巴巴的合伙人,這輩子你都是阿里巴巴的,你離開也是屬于阿里巴巴的,這是我們都答應的事情,所以不存在離開。 陳偉鴻:在整個商業史上,你會發現有不少的創始人曾經宣布過退休,但是一旦當公司出現重大的事情的時候,他們還是會挺身而出的,從二線再次復出,這種可能性在你身上會出現嗎?雖然你剛才說你從未離開,但是畢竟位置不一樣了。 馬云:這是最大的麻煩,為了這個我想了很多年準備了很多年。因為我相信我們這些人,就是公司的創始人就像孩子的父母,孩子大了,小學你可以教他一點,初中高中像我這樣是教不了的,到大學一定要讓他出去。你真愛這個孩子,讓孩子去,孩子必須要經歷社會的考驗,必須經歷各種各樣的事情。如果他出事情的時候,作為父母你依然在,但是決定必須他做。 陳偉鴻:我知道你為這一天的到來至少做了十年以上的準備,但是似乎市場并沒有如您一樣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你退休的消息宣布的當天,阿里巴巴的股價最高跌幅達到3.7%,一下子損失155億美金的市值,市場似乎對未來沒有馬云的阿里巴巴信心不足,準備不夠。那一刻,你和“逍遙子”有沒有交流,你跟他說過什么嗎? 馬云:基本上這兩天天天跟他有交流,當然你說一下子大家都適應了,這個問題就大了,說明我們毫無價值。經常有董事長講,我在公司里可以一天都不待,你的工資拿了干嘛?你待在這兒,像我們說在這個公司里完全沒有價值了,這完全不現實,我們有一定的價值。就像孩子斷奶一樣,媽媽斷奶,奶水已經不多了,孩子吊在那兒對誰都不好,斷了,孩子會不會哭?會不會鬧?會哭,會鬧,但會適應的,所以我并不覺得有什么問題。另外一個市場會適應過去,公司也會適應過去,我也會適應過去,不能因為孩子哭了你把奶頭再塞給他,這個是不行的。 馬云看經濟形勢 經濟形勢不好,企業該怎么辦?馬云給出他的建議:企業永遠是困難的,經濟形勢不好的時候,正是企業加速發展的機會,容易產生了不起的公司。 馬云說,回顧過去二十年,中國的經濟形勢永遠少不了“錯綜復雜”,這是一個常態。對于企業來說,經濟形勢好了,競爭就激烈起來,經濟形勢不好,競爭就弱了。“壞的時候是容易誕生了不起的企業的時候,好的時候,只是誕生普通企業,順風的時候誰都跑得快,逆風的時候依然能跑,這才是好。” 馬云將企業比作“拳擊運動員”:如果沒有經歷過經濟周期性的打擊,企業是沒有經過抗擊的,是不值錢的,只有經歷過抗爭的企業才會建立起強大的文化、組織和人才。他以創辦阿里巴巴的19年為例,阿里巴巴受到過的打擊的比一般普通企業四十年還要多。 他認為,經濟形勢不好的時間會比大家想象的要長。“我們永遠要把不好的時間想得長一點,想得遠一點,想得更糟糕一點,這才叫自信,自信不是說明天就會好,自信是明天不好,我也得活下去。” 在馬云看來,當今企業面臨著多重挑戰:技術的變革、中美貿易的沖突、各種外部競爭。“我去年提醒所有企業,未來幾年做好事、做快樂的事,就是做企業,在形勢不好的時候,千萬別覺得撈浮財的機會來了,這些是基本的道理。” 走出對話現場,馬云說,怎么這么快就結束了?意猶未盡的不只有我們。阿里的同事說,關于退休,恐怕這是他吐露最多心聲的一次。 是的,曾有一刻,我們都看到了他內心的柔軟。 他說:“我最怕的是我要回來,所以我設計了一個不回來的想法,原因是我從來沒有離開過,我依然會關注阿里巴巴,我依然會看它的新聞,我依然會關心它的一切,碰到問題我依然跟他們交流,這是我要做的,但是最后決定是他們做。你說今天我徹底不管了、徹底不關心了,我個人覺得大家不會相信。我依然愛它,因為這是我們的孩子,哪怕我相信我眼睛閉上這一天,我也會高興,我以前創業的時候我跟公司講過,我如果80、90歲還能活著,我坐在沙灘上聽聽收音機或者喇叭說阿里巴巴今年很好,我會非常驕傲我們這些人曾經把自己最美好10年、20年的時間參與這家公司,這是我覺得那時候感到驕傲,這是我15年以前的理想,希望今天這個理想依然可以堅持。”那一刻,他不是阿里爸爸,他像阿里媽媽。 對這個段位的企業家來說,爭或不爭,都是內心的戰爭。對我們來說,風清揚可能會遠離江湖,但江湖上永遠不會缺少他的傳說。? 我和馬云約定,待他明年退休之時,我們再來完成第十次對話。那時,我們的話題也許不再涉及出場時的華麗,轉身時的優雅,但一定會看到一個人內心更多的色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