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19日),第26期“百家中小企業改制上市培育系列培訓班”順利開班。本期培訓由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上海證券交易所指導,上海市中小企業上市促進中心、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中心主辦,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承辦。全市100名中小企業高管和市區金融干部參加了本期培訓。
2016年以來,A股市場共有589家高新技術企業實現IPO,占新上市企業家數的82%,融資金額3259億元,占比68%,覆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生物醫藥等關鍵領域;從服務企業融資情況來看,目前(截至8月底)全國共有3540家A股上市公司,累計IPO募集資金2.97萬億。其中,本市共有民營經濟(中小企業)上市公司135家,IPO募集資金791.76億元。同時,今年上半年,實體企業整體融資約4.5萬億元,同比增加9%。其中,直接融資金額合計5282億元(發行股票融資2597億元),同比增加12%;從促進企業成長情況來看,近兩年(2016、2017年)本市的56家中小上市企業,上市后,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平均增長率超10%的占七成以上,最高增幅達53%,平均增長率為9%。
上海市中小企業上市促進中心主任葛東波在19日開班儀式致辭中表示,當下我國資本市場的深化改革,堅持了服務實體經濟的根本發展方向,并針對性地加大了對關鍵領域和核心技術的金融支持力度。可以說,當前的我國資本市場在推動金融回歸本源服務實體經濟、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四新”經濟快速成長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資本的助力下,一批先進制造、創新科技、新興服務和消費企業的實現了快速成長。
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金融市場服務處副處長曹艷文在致辭中表示,上海企業利用多層次資本市場發展具備先天優勢。上海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近年來不斷加大金融創新力度,形成了包括股票、債券、期貨、基金、貨幣、黃金、保險、信托等各類金融要素市場體系,成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齊備的城市之一。其中上海證券市場股票融資總額位居全球第二,股票交易額和市值位居全球第四。上海市委、市政府也高度重視本市優質企業的培育發展,多次對本市企業改制上市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市金融黨委、市金融辦高度重視本市企業改制上市相關工作,聯合市經信委、上海證券交易所等部門,積極開展相關培訓和走訪調研,跨部門、市區聯動,營造良好營商環境,助推企業上市健康發展。
本期參訓企業將參加為期三天的培訓。首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中心總監助理彭義剛向企業介紹了國內多層次資本市場構建,IPO宏觀政策梳理解讀、審核監管要點及資本市場未來變化趨勢等;海通證券投行執行董事洪曉輝做了演講《企業上市過程中應重點關注的問題和難點、被否案例分析》,為企業在公司股改、發行上市流程中所遇問題和難點支招,并分析了公司上市被否案例。接下來兩天,企業還將就上市前的融資規劃、股權激勵方案設計和稅務籌劃要點進行學習,并走進上市公司現場研學。
自2007年起,“百家改制上市”培訓班已累計舉辦25期,10年來,參訓人員逾3000人,本市90%的上市企業都參加過該培訓班。
更多百家中小企業改制上市培育系列培訓班信息請關注上海市企業服務云www.ssme.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