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正是馬鈴薯大規模上市的時節,在馬鈴薯銷售方面出現激烈的競爭。我們都知道,這樣的競爭不是漲價而是降價。
?
農民辛苦耕耘一年,種出的馬鈴薯卻賣不到理想的價錢,他們付出的汗水沒能轉化成真正的價值,總讓人為這些善良的農人感到不甘心。
?
為什么農民的辛勞卻在農業上不能深度發力?原因很簡單,農民不懂品牌,更不會為自己的農產品做差異化的品牌。
?
自2009年,國家質檢總局將河北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的馬鈴薯命名為“中國地理標志產品”后,農民和當地政府逐漸意識到農業品牌化的重要性,先后將其命名“北方馬鈴薯之鄉”“全國馬鈴薯種薯和商品薯基地縣”“中國馬鈴薯之鄉”。最終打造出了屬于當地農民的馬鈴薯品牌。
如今,70萬畝“圍場馬鈴薯”不僅成了眾商家,和眾用戶贊口不絕的品質產品,而且圍場農人還自己生產的“圍場馬鈴薯”開起了發布會,真真正正將“小土豆”變身“金豆豆”。

一起回顧一下,圍場農人是怎樣將他們的馬鈴薯打造成了受歡迎的馬鈴薯品牌,學習一下打造特色農業品牌新路子。
??
1.資源整合,標準化經營使地區特色農業品牌化成為可能
?
河北圍場這片土地,1979年就被農業部批準為全國馬鈴薯種薯基地。但是幾十年過去了,圍場農民并沒有在這塊土地上種出用戶喜愛的品牌馬鈴薯。主要原因是,農民手上的土地過于分散,基本上是張三種豆,李四栽瓜,農民依靠分在手中的土地種植各種農作物糊口,單品農作物不能標準化量產,沒有做品牌的機會。
?
近年,圍場務工農民將手中的土地轉讓給了愿意種地的農民,使“土地流轉”變成了可能。各地各區紛紛出現了農業大戶,開始標準化種植生產。這使得地區特色農業品牌化變成了可能。
?
2.引進技術,改良產品加快的品牌建設速度
?
土地流轉后,圍場農人邀請中科院等科研單位合作,研發馬鈴薯品種,采用節水灌溉,提高疫病綜合防治,修建馬鈴薯儲藏地窖……在技術的帶動下,圍場農人有能力量產標準的馬鈴薯,滿足市場需求。
![]()

先進技術為量產保駕護航,產品供給有了保證,品牌建設將會變得水到渠成。
?
3.品質保證,是品牌優勢的關鍵
?
圍場農人引進了150多個馬鈴薯新品種,根據馬鈴薯淀粉含量、成熟期、用途類型等形成了品種優勢,開始連片種植,多元化和標準化生產,為服務具有口味偏好的用戶提供特色馬鈴薯。
?
用戶對產品的好評,進一步驗證產品的受歡迎程度。毫無疑問,“圍場馬鈴薯”的品質得以保證,使品牌脫穎而出。
?
?
4.講好品牌故事,為品牌傳播助力
??
每個品牌出現后,在背后都會編織許多故事,讓品牌和唯美故事生動連接。當一提到品牌,人們就會情不自禁聯想那些美好的故事。
?
“圍場馬鈴薯”也不例外,不許做過多包裝,其品牌故事“渾然天成”。河北圍場是清代皇家獵苑,一提到“圍場”,人們便對那片水草豐美的浮想聯翩,抱著“圍場馬鈴薯”啃時,都能在眼前幻出當年王子皇孫奢靡情景,不過現在自己能享受那里的特色物產。經過歷史沉淀的故事,更是便于流傳,“圍場馬鈴薯”在編織自己的品牌故事時,一針見血切中要害。?
河北圍場的馬鈴薯在品牌的庇護下,順風順水,將“小土豆”變成了“金豆豆”。真農學院滿心期待,真農人也如同圍場農人那樣,打造屬于自己的特色農業品牌。
?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2-06-08 真農網發布了 《“丹東草莓”竟然來自江蘇?》的文章
2022-05-26 真農網發布了 《花未全開月未圓,奧迪小滿事件的盡頭是蔡襄?》的文章
2022-04-21 真農網發布了 《一起去嗦螺螄粉嗎?地標品牌“柳州螺螄粉”如何“臭”名遠揚》的文章
2022-04-11 真農網發布了 《真農網全鏈路數字技術賦能品牌農業發展》的文章
2022-03-25 真農網發布了 《農產品溯源的真正價值是解決食品安全問題嗎?》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