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以來,很多O2O企業和互聯網企業出了問題,這其中是有一些原因的,我做過一些研究和思考,在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
? ?創新創業歷經三個思維階段
我認為中國的發展從思維角度方面來看,有三個階段。
? ?第一個階段是八十年代初,那時候我們通常的做生意,用的是貿易思維,也是以貿易的思維來看待中國的整個經濟和社會的。那時候的貿易模式也簡單,基本一個月就可以完成一次貿易,從一個地方拉點東西去另一個地方賣掉就是一次貿易。
第二個是制造代工思維,用一個月做成一個產品,用一年形成一個閉環,再做銷售的思維模式。基本上這個階段我們中國大多數企業就是代工廠,我們成了全世界最著名的制造基地,這個也是中國經濟必須經歷的一個過程。
第三個階段,是進入“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以后,這是一個新的時代,大家要用精致制造思維。我們用一年研究一個事情,通過十年再來打造打磨這個產品。
為什么我們很多互聯網產品死亡了?我們拋開其他所有原因不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很多人對互聯網的認知出了問題。現在大家眼中的互聯網成了一個假冒偽劣、急功近利的代名詞。很多互聯網方向的創業者今天做個BP,明天拿到投資,后天就想進入下一輪,這難道是一個能成功的創業者要做的事情嗎?
我們想想德國的五金匠,我在自己之前十多年的房地產工作中了解到,很多人做裝修時,買五金產品的首選都是德國商品。因為德國人是用十年做一個產品,而我們中國呢?是一年做一個產品,每年一個迭代,“迭代”這個詞說不好聽了就是每年制造一個垃圾。結果就是我們十年制造了十個垃圾,人家用十年做了一個好的產品,那我們怎么能追趕上別的國家?
所以我們是不是要換一個思維方式來做事情呢?我們要用精致制造思維,如果你是一個企業家、創業者或者投資人,一定要有這個戰略。
創業者的氣質:中國人最缺匠人精神
當我們思維轉變為精致制造思維后,創業企業最重要的是做好產品品質。所以工匠精神就很重要,我們應該有專注于自己的產品和企業的工匠精神。
在八十年代,我們的工廠工人有一級工、二級工到八級工,現在創業者應該有從一級工做到八級工的精神,有踏踏實實長遠的打算,有像工匠一樣一點點打磨自己的精神。當有一天,創業者對一個產品做到了八級工,就會離成功越來越近。
我們中國未來應該會更關注這些好的創新,在歐美國家,很多藍領的工資會遠遠大于白領,我認為中國也要慢慢地進入這個時代,我們要讓匠人成為重要的力量。
春天即將到來
有一些數據顯示,從去年開始投資變少了,很多人叫嚷說是資本寒冬到了,我不這么認為。這應該是一件好事,這是一個理性的回歸,回歸常態總是好的。
其實出現這種情況,并不是資本缺錢。我之前去福建做調研,跟一個企業家聊天,他的公司現金流很好,我就問他為什么把這么多現金留在賬上?他回答我說因為實在不知道該投資什么。所以現在缺的,是好的項目?。
如果你一個創業者說現在是資本寒冬,只能說明你對自己沒有信心,這反應了你的懦弱和對現狀的屈服,因為任何一個好的項目都不會因為所謂的資本寒冬而退出這個行業。
9月20日,國務院發布《關于促進創業投資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簡稱為《創投國十條》是我國創投體制建設史上“具有里程碑式意義”的綱領性文件。
我認為有三個核心關鍵詞值得研究:多渠道拓寬資金來源;?完善稅收政策;拓寬退出渠道。
其中提到了“鼓勵行業骨干企業、創業孵化器、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創業服務中心、保險資產管理機構等創業創新資源豐富的相關機構參與創業投資。”
“鼓勵和規范發展市場化運作、專業化管理的創業投資母基金。支持中央企業、地方國有企業、保險公司、大學基金等各類機構投資者投資創業投資企業和創業投資母基金。”
要充分發揮主板、創業板、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以及區域性股權市場功能,暢通創業投資市場化退出渠道。
明年可能有更多大型的國有企業,大型的國有金融機構會加入進來。騰訊研究報告顯示,2018年和2019年是個特殊的年份,互聯網上會爆發一場大規模創投熱潮。
那時候就會進入春天,投資者應該盡快找一些標的物,應該盡快潛入到這里面去等待它再一次被更大的機構看中。
創業者要沉下心來,解決好痛點,打磨好你的產品,提升你的品質,樹立信心迎接春天,如果現在你還在猶豫,可能你講錯失一個很好的機會。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