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有一個消息在網絡與朋友圈引起了軒然大波,什么消息呢?就是各位吃貨萬眾矚目的阿大蔥油餅終于重出江湖。一家蔥油餅為什么這么有名?其實原因是他是一家路邊攤,但卻是一家經營了34年的網紅級路邊攤,不僅被上海的各位老饕惦記的牽腸掛肚,更被國內外各大媒體爭相報道,上過BBC的中國蔥油餅它可謂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但是即使是如此聲名遠揚的蔥油餅依然因無證經營被取締了。終于,在外賣平臺餓了么的幫助下,著名網紅蔥油餅重新來到了各位食客面前。

看到這些,筆者不禁想問,我們身邊的美食如何能夠真正擺脫東躲西藏的命運,正大光明的走到我們面前呢?
路邊攤:隱藏在黑暗中的網紅們
說到美食,相信大多數朋友第一個想到的一定不是五星級酒店,豪華會所之類的高檔消費場所,而多會是想到自己身邊的這些路邊攤,這些在四川被稱之為蒼蠅館子,在廣東被稱之為走鬼的小吃攤子,承載了多少美味。每天夕陽西下,夜色深沉的時候,多少路邊攤就開始默默的擺上了街頭,肥而不膩的羊肉串,油光直冒的烤豬蹄,噴香干脆的大燒餅,甚至是號稱山東Pizza的煎餅果子,這些食物伴隨著我們的生活,更是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美食的回憶。
筆者一直認為,這些被冠之以黑暗料理身份的路邊攤,卻是中國餐飲營銷的典范。一方面,路邊攤成本低廉,但是勝在持之以恒,在不少城市都有著經營十年以上的路邊攤,這些路邊攤不僅有來自本地的大批回頭客,還吸引著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慕名而來,吃這里的小吃,所以說這類路邊攤可謂是深諳工匠精神之道,往往一道拿手菜肴,經過多年的打磨,真正做到一招鮮吃遍天。另一方面,路邊攤往往蘊含著樸素的品牌意識,也許就是一個張記麻辣串,劉記拉面這樣的名字,卻是通過用其產品和特色搶占了用戶的心智,完全活學活用了著名營銷學大師杰克·特勞特的《定位》一書中著名的心智理論,路邊攤往往不僅是滿足食客的吃的需求,而是通過一兩種招牌美食占領他們心智滿足感的心理制高點,讓食客不吃就想,一想就饞。

也正是如此,很多的路邊攤不僅在當地小有名氣,甚至成為了著名的網紅大V,筆者曾經在自貢吃路邊攤的時候碰到了美國國家地理的拍攝車,可以說,中國產品走出國門不易,中國路邊攤走出國門卻并不難。但是,在路邊攤經營的紅紅火火的同時,一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廣大路邊攤主們,這就是城管。由于路邊攤本小利薄,沒有固定經營場所,往往一輛三輪車就承載起了路邊攤的經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想讓路邊攤和大餐館一樣擁有齊備的餐飲許可證真是難為他們了。
誠然,不可否認的是,由于經營條件較差,路邊攤往往衛生狀況不容樂觀,但是正如大酒店也不能保證衛生安全,路邊攤也不一定就是臟亂差典型,而現在困擾在路邊攤面前的其實只有那張薄薄的執照而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考慮過,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正是因為執照申請的困難,路邊攤被迫躲在黑暗中,被迫承擔黑暗料理的名聲,如果不會有城管的圍追堵截,那么路邊攤會不會選擇一些更好的場所,提供更好的衛生環境呢?因此,很多時候反而是我們自身管理的問題,讓路邊攤變得那么不“安全”不“衛生”了。

路邊攤轉正的蔥油餅之路
由上文我們可以發現,其實困擾在路邊攤面前的往往是一個經濟選擇的結果,作為中國最市場化的領域,餐飲路邊攤的行為往往是受到市場指揮的結果,路邊攤主們何嘗不知道,自己如果有了固定的經營場所,有了齊全的證照,他們就可以為食客們提供更加舒適的用餐體驗,不僅不會讓客人減少,反而會吸引更多的客人來到這里。并且,每天東躲西藏的經營方式,雖然躲得了一時,但是提心吊膽的經營多少會讓人不舒服,更讓忠心耿耿的回頭客們很難找到他們。那為什么他們不去做呢?
這就是因為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路邊攤本小利薄,雖然生意紅火但是靠的往往是薄利多銷,因此,辦證成本、租房成本、經營成本都讓路邊攤主們揪心不已。再加上大部分路邊攤主其實文化水平不高,我們復雜的證照辦理流程,即使是名牌大學畢業的天之驕子們往往都會被繞的云里霧里,更何況這些路邊攤主呢?再加上辦證流程長,時間慢,路邊攤主可都靠著他的路邊攤養活一家老小,誰還有這個精力去辦證?

放在過去這個問題仿佛是個無解的世界性難題,但是放在今天可就不是什么大問題了。從今天的阿大蔥油餅在餓了么的幫助下轉正,讓筆者眼前一亮,這分明是滴滴模式的蔥油餅之路。滴滴打車在國內可謂是家喻戶曉,滴滴的成功不是因為其創造了網約車的模式,而是滴滴通過自身平臺的建設將原先散步在各個城市的黑車們給集合了起來,從前這些黑車都是在城市里面各自為戰,一方面受著出租車的氣,另一方面也遭到城市管理者的圍追堵截,可謂生存艱難。滴滴的出現讓這些黑車有了統一的標準,有了統一的價格,甚至有了統一的執照,從而將黑車合法化,最終實現了網約車在中國崛起。
而今天的路邊攤和過去的黑出租是多么的像?他們的存在就是因為我們的民眾對他們有需求有市場,但是在沒有正規化之前他們多少帶有著城市的問題與隱患的有色帽子,那么餓了么無疑正在走上另一個滴滴的道路,我們看到餓了么在阿大蔥油餅這件事中,起到了一個孵化器,引導者,培育者的作用,本著“企業資助一點、本人出一點”的基本原則,引導原先的路邊攤成為了現在合法的餐飲經營點,并且在初期由訂餐平臺進行一定的扶持,相信走上正軌之后,一定是餐飲企業對于訂餐平臺的反饋之路。

正如同滴滴打車聚集了一批曾經的黑車將他們合法化,甚至變成了租車公司,從而讓補助變成了盈利,無獨有偶,餓了么等訂餐平臺完全也可以幫助路邊攤們合法化,再加上路邊攤們本身的網紅屬性,自帶的大V光環,他們在合法化之后的IP作用甚至還會高于以前的黑車們。可以預計,通過將路邊攤的合法化,餓了么等訂餐平臺前期無證經營的問題將會得到好轉,而擁有批量級餐飲網紅的企業,無疑會在未來走的更遠。
未來,餐飲企業的發展往往都不是單打獨斗的孤膽英雄,反而是會整合資源,會集中優勢,會將這些散落在民間的飲食資源挖掘出來的公司才會是未來餐飲的領導者。今天,餓了么做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但餐飲業不是網約車產業,其容量和潛力都遠大于出租車市場,因此,未來的可能性將會變得更大,到底誰會在這場路邊攤合法化的蔥油餅之路上走的更遠,笑到最后,只能讓我們拭目以待了。
那么,再回到之前的問題,路邊攤離我們的“安全”食品差了多少個“餓了么”?相信每個讀者都會有自己的答案了。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