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謂修辭,就是提高言語行為的有效性,所以不能狹隘的將之理解成“美化語言”的過程,而應該將其最終定位于“促進現代社會互動的有效達成”。組織在危機中的話語使用應該于修辭的功能一致,關鍵在于能夠讓溝通繼續,同時獲得互動一方的認可,最后達成或傳達、或解釋,或勸服的目的。
上一篇,我們用危機公關5S原則分析了麥當勞“過期門”的種種好,這一篇則聚焦其晚會結束后在官微上的第一份聲明,先來欣賞下這篇很有“大局觀”的聲明文本:
“對于中央電視臺‘3.15’晚會所報道的北京麥當勞三里屯餐廳不遵守麥當勞營運標準違規操作的情況,麥當勞中國對此表示非常重視,在此向消費者表示最誠摯的歉意。雖然這是一起個別事件,但這樣有悖麥當勞營運標準的情況是完全不能被接受的,我們將即刻對該店進行調查,并嚴肅處理。同時,麥當勞中國將以此為戒,深化管理,切實保證營運標準在各個餐廳的嚴格執行,杜絕此類事件的再次發生,以實際行動維護消費者利益。感謝并歡迎政府相關部門、媒體以及消費者對麥當勞的監督。”
分析之前,我們還要交待一個前提,危機情境的研判是危機公關展開要做的基礎工作,就是要厘清危機產生的細節、因果以及組織的聲譽與受信狀態。麥當勞的這一稿聲明可以用“大獲全勝”來形容,雖有微弱的質疑之聲,但終究未能跑過“大勢所趨”。
但有意思的是,之后幾年的3·15被曝光企業,如法炮制的聲明再未獲成功,甚至還被冠上低劣抄襲之名。原因大抵有二:其一,“第一次”是誠懇,“第二次”就是套路了,曾經印象深刻的東西以“似曾相識”的方式再次出現,除了沒有驚喜,還有可能讓人心生厭惡;二是高估了組織自身的“顏值”,大家從來沒把你當成美女,你卻“東施效顰”地以美女言行示人,結局自然可想而知,所以“功夫在詩外”的道理值得深入人心。

言歸正轉,回到麥當勞的聲明文本,讓我們來個“庖丁解牛”:
首句界定了事件的性質——“央視‘315’晚會所報道的北京三里屯餐廳違規操作的情況,麥當勞中國對此非常重視”。這里面需要注意,簡單的一句話至少表達了三層意思:①這是麥當勞眾多門店中的一個店,不要“以點及面”;②這一事件的定性是“違規操作”,與員工有關,不要輕易質疑麥當勞的模式;③無論如何,我們的態度是:重視重視重視。
第二句則具體表達了“重視”之下的具體規劃——“我們將就這一個別事件立即進行調查,堅決嚴肅處理,以實際行動向消費者表示歉意。”麥當勞在表達歉意的同時再次強調:①這是個別事件,不是麥當勞模式的責任;②立即行動,開始調查并嚴肅處理。
第三句說明了自己后續的行動——“我們將由此事深化管理,確保營運標準切實執行,為消費者提供安全、衛生的美食。”這里面的措辭相關精當與巧妙:①一方面深化管理,出了這事兒,我們有責任,深化管理是必須要進行的;②確保營運標準切實執行。其實是第三次強調麥當勞的模式以及營運標準沒有問題,而主要問題出在執行層面。
最后一句明確了溝通對象——“政府相關部門、媒體及消費者”。這是在此危機中麥當勞需要面對的三個利益相關者,也暗示了問題從哪里爆發,就回應給誰。 這一段第一時間回應的話語文本,堪稱經典。首先,組織搶先定性危機屬性,爭得了定義事件的話語權,也將危機定性為與組織根據制度與管理無關的“個別事件”,做了比較好的“切割”;其次,能夠呈現組織對于問題處置的積極態度,將說與做進行了恰當的匹配,并且第一時間向所有利益相關者道歉,贏得了很多消費者的“同情分”。最后,通過配合監管機構的調查,完成了權威第三方的“支持”,形成了有利于組織的系統應對之勢。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