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初橙·上海創業創新大會于10月15日在上海召開,眾多阿里系校友齊聚一堂,共話創新創業。作為優秀的阿里系的女性創業者,百姓秒聘 CEO 萬春蕓( Anita )以她獨特的視角講述了創業的“斷舍離”,用自己曾經走過的彎路,曾經的經驗教訓給正在創業的伙伴們一些借鑒。
那些創業“前世”
2004年,我加入阿里巴巴。其實如剛剛衛哲說的,阿里是一個有靈魂性的團隊。作為一個還蠻早進入阿里團隊的成員,阿里拔高了我的很多東西,包括財富、能力、管理經驗。在阿里我做支付寶的風控,以前也有一個很強的數據分析背景。但是到我2011年離開阿里,去創業的時候,幾乎原有的一些東西都歸零了,資源不管用、創業團隊管理經驗需要重新摸索,原有自己擅長的經驗也很多用不上......在創業的電商團隊,找人、找錢、找方向這三件事我都干過,但是這三件事都不是我擅長的,如同打游戲,沒有武器沒有血,感覺特別無助。11年我加入的創業團隊,我們前后拿到了兩輪輪的融資,超過1000萬美元。正如衛哲所說,真的是飛快的融資,飛快的花錢,到了13年就把所有的錢花完了,都不知道錢怎么花掉的。
資金鏈斷裂之后,這段創業也就宣告結束。所以從2013年到2014年,又變成歸零。到底是要移民,還是回到阿里團隊,還是堅定地去干這個事?在經過很多的思考和準備之后,我決定創業。每天在“緣創派”和“前橙會”的群里面找合作伙伴,也研究一些方向。當時,就選定以最熱的O2O作為切入點。項目啟動的第二個月,我們就融到了第一筆500萬云的資金。從惶恐不安突然又覺得自己牛逼了,原來以為有錢好辦事,其實,有錢不代表高枕無憂,而是艱苦歲月剛剛開始。果然,只過了兩個月,又重新被打倒了谷底。創業就是一個玩過山車的過程,有驚喜,有失落。
“斷舍離”的背后是另一種收獲
為什么要說斷舍離,是因為我們當時的O2O定的方向太大了。我們把社區當中的社區店、洗衣店,、奶茶店,社區超市,然后全部納入到我們的平臺,導致用戶打開我們的平臺,都不知道到底是干什么的。當然,留存率很低。
經過那之后學會的第一個功課叫斷,不是拋棄,指的是決斷。剛開始創業,沒有那么多錢,沒有那么多人。所以創業者一定要非常清晰,明白方向在哪?產品是什么?那個產品一定要讓用戶打開就說“哇塞”,才能夠去拿營銷費用去推廣,否則一個爛的產品,拿多少的營銷費用推廣,都是無用的。一個好的產品他自己會說話。在你的產品不夠優秀之前千萬不要出手,也不要和投資人講,否則真的是砸自己的招牌。
其實對于創業者而言決斷非常重要,不是你做什么,而是你不做什么。
現在我的身份是百姓秒聘的CEO,為什么我會從O2O方向換成招聘?因為我們的產品很爛,才在上線后兩個月,被我們自己扼殺在搖籃里。同時,在O2O的運營的過程中,我們遇到了找地推這些基層員工的一大問題。在找運營人員的過程中,我也團隊一起打電話約面試,打了整整一個星期電話,只有4個人過來面試。在這當中,我們發現找一線的人員非常難,所以O2O項目失敗后,我們就想,如果切入企業的這個痛點?能否有個新的機會呢?我們花了一個月去研究和調查各種招聘工具,泡在各種各樣的招聘的產品里面,不斷的去思考,才有了從O2O到基層人員招聘的這個轉型。
2015年的3月份,我們啟動了“基層營銷崗位招聘”的這個方向。當然在決斷的過程中,有拋棄一些東西,也有收獲一些東西。但是,如衛哲所說,所有的決斷,無論是換方向還是換人,都是謀定而后動。決斷就是你要看清楚你能做什么?你應該做什么?然后你可以做什么?應該做什么看市場給予的機會,團隊的能力能做什么事情,還有你喜歡不喜歡將要做的澤哥事。
今年8月,我們拿到了百姓的融資。這一路走來,找錢的過程也是千辛萬苦。在拿到百姓的融資之前,我們見了60多個投資人。其中有一個投資人說他有4種人不投。第一不是學霸不投,我說對我是學霸;第二說文科生不投,我說我是學理科;第三他說沒有技術背景不投,我說我有支付寶風控和數據分析技術背景;第四,他說女孩子不投。當時聽到這個,很氣憤,但后來我有反思,我覺得他講得其實是對的。因為男性CEO和女性CEO其實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我個人在這一年多的創業中,經歷過自己住院手術,家人住院手術很多事業和家庭的雙重考驗,有時候也會動搖:我到底要做一個合格的CEO,還是一個合格的母親和女兒。
總結創業的“斷”,我想講的不僅是一個決斷能力,更是一個企業家的三種力:心力、腦力、和體力。決斷力,是想清楚“你應該做什么(市場機會)”“你想做什么(熱愛做的事情)”“你能做什么(自己和企業的能力)”,在三者的交集中才能最終找到機會。
而作為一個創業者,“舍”也是非常難,但是是每天需要做的功課。比如:當你的產品非常爛時,是不是該舍?當你的團隊很湊合時,是不是該舍?當你的業務突破點一直沒有很好的結果數據,該怎么辦?當你和團隊都覺得這個方向也許是個錯誤,是不是該舍棄?這些,我想每天每個創業者都在痛苦地面對,但很多創業者都無法做出舍棄的決定,是因為有時候創業者也會“自欺欺人”。希望不斷通過迭代去完善產品、希望團隊更快成長,甚至,用馬總講過的“Never Never Give Up”來鼓舞自己不要放棄。這些思考、決斷、舍棄的過程,才是真正考驗一個CEO的。所以,我一直說:決定做什么不難,決定不做什么是最難的。
除了“錢”和“成功”,創業者還需要看清什么?
我說的“斷舍離”的“離”其實不見得一定是離開和放棄,只是回歸到一個正確的平臺,看清,創業能帶給自己什么?帶給他人什么?我自己一直認為,創立一家企業,一定要能為誰會創造一定的社會價值。這也是我創立百姓秒聘的初衷。
脫離了社會價值,那就是無本之源。在創業過程中,如果創業者想通了,創業這個苦逼的過程要能夠為自己帶來的,不僅僅是錢,不僅僅是去新三板上市,而是在每天的苦逼過程中,自己和團隊的升華。我自己在創業前,從500強企業,再到阿里這個最優秀的互聯網公司,有時候會覺得自己很牛逼,光環籠罩。但這些光環多少是“虛”的東西,我自己從來沒有想過。正式創業,讓我看到了自己的很多不足,對自己有了更清醒的認識。繼衛哲的找人、找錢、找方向后,我覺得還有一個話題,就是找自己。找到自己,通過創業更好地認清自己,完善自己,是我覺得創業給我最好的禮物。
作為一個在路上的CEO,這是我的總結,非常愿意和大家再繼續更多的分享,也謝謝衛哲,謝謝初橙,謝謝各位!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2-02-28 初橙修改了企業名稱
2022-02-28 初橙資本發布了 《懷阿里初心,服務萬千橙》的紅包文章
2022-02-28 初橙資本發布了 《懷阿里初心,服務萬千橙》的文章
2021-08-20 初橙資本發布了 《橙就他人 幸福自己丨傳承阿里味從我做起》的紅包文章
2021-08-20 初橙資本發布了 《橙就他人 幸福自己丨傳承阿里味從我做起》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