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16雙創周最后一天!

細心的觀展者會發現一個問題,本次雙創周展會上有著行行業業的公司,無人機,機器人,智能硬件,醫療,新能源,氣象,地質...在所有行業里,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占據著不小的比重,在新模式展區就有納什空間、騰訊眾創空間、氪空間、優客工場、柴火創客空間,英諾愛特創新空間等六家相關企業。

其實不足為奇,眾創空間為“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作出了卓有成效的貢獻,只納什空間一家就入駐了5000多家企業,有多家代表入圍自在情理之中。
那么,中國上萬家眾創空間企業,到底誰最有發展前景呢?正如納什空間CEO張劍所說的:“整個行業在成長、發展,我們面臨的都是未知,還有很多不知道的探索。”所以現在說誰最有發展前景未免信口開河。但納什空間可以談談我們對這個行業的看法。
在本次雙創周上,納什空間推出了一份搶手的《城市創造力·北京創客地圖》:

綠色和灰色代表北京的眾創空間分布,橙色是納什空間的項目分布。很明顯可以看到,納什空間的項目數量非常多,分布在北京全城。

再看看北京主要創客集中地海淀區和朝陽區,也是到處可見納什空間的科技橙:


那么問題來了,納什空間為什么要在北京設置如此多的空間項目呢?
1、做真正的分布式辦公
現在眾創空間領域基本都是在做聯合辦公,而納什空間要做的是分布式辦公。何為分布式辦公?簡單講就是多人同時在不同地點共同完成同一項工作。
為了實現這一點,納什空間就要保證有足夠多的項目數量和地域分布,這樣才能真正使全城辦公成為現實。然后需要保證有多樣的產品形態,納什空間目前已經推出了聯合辦公區,優選工作室,移動工作站,超級工作室,用不同的產品滿足不同需求的企業和團隊。張劍對此解釋到:“不同的團隊會有不同需求,有的重視隱私,有的強調自由,有的需要醞釀靈感的氛圍。在納什,產品的個性化、多元化帶來了規?;!睕]錯,規模化是實現分布式辦公的前提。
2、擴展客群,不局限于創業者
納什空間的定位一直都是“服務中小微企業”,而不僅僅是創業者。在納什空間看來,創業的浪潮再大,創業者終是少數,我們不應該舍棄更廣闊的市場。孵化器的局限性在于,只服務于創業者,而且是極少數創業者,把雞蛋集中在一個籃子里,面臨的未知風險會非常大,不絕于耳的“資本寒冬”“創業潮勢微”也許已經讓一些人脊背發涼。
創業潮伴隨著互聯網的風口興起,但風口再大,互聯網的紅利早晚會回歸正常和平穩,把客群僅僅定位于創業者,會在未來失去先機,并且面臨著勢弱的風險。得大眾者得天下,除了服務好創業者,還要認識到更廣闊的客群在一棟棟的寫字樓里,如何把他們接入納什空間,把更多企業連接起來才是納什要做的事情。


▲創業要從娃娃抓起,熊孩子對創客地圖充滿好奇
3、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
需求是多樣化的,聯合辦公區再好,也只是滿足了一小部分企業的需求,而且很多已經入駐的企業遲早要搬走。所以聯合辦公空間會時時面臨著入駐企業流失的困境,單調的產品結構只能讓你和入駐企業連接一段時期。
納什空間要做的,是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服務。自由職業者,可以選擇覆蓋全城的移動工作站,初創公司,可以選擇聯合辦公區,而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超級工作室直接滿足客戶的需求。
納什空間CEO張劍說:“我們要做的是,當企業要選擇辦公室的時候,來納什空間就夠了!”不僅如此,當入駐企業要升級辦公室的時候,也不需舍納什而去,直接在納什進行空間的升級就可以,而且還能獲得比市場更優惠的價格!
如此一來,就很好地解決了客戶流失的問題,使得納什空間與企業的連接不中斷,并且不斷連接更多的企業。當這張巨網織起來的時候,無限多的玩法和商業模式將會產生。


▲納什空間超級工作室
4、不局限于當下,探索未來辦公之道
當然,納什空間必然不是傳統的房地產經營商,而是致力于做一家未來辦公的基礎運營商。“我們希望解決的不僅是空間的問題,更是向未來辦公拓展的問題,”張劍說。不久以后的納什空間,將連接更多的企業,更多的服務,并且通過線上APP打通一切,完成整個商業生態的閉環,織起一張巨網。
納什空間有房地產的基因,所以不會把客群局限在創業者,這樣就很好地解決了生存的問題,也讓納什空間有機會連接到更多的企業。納什空間更有互聯網基因,能更深刻地理解共享經濟和連接的意義。
所以,這是我們所堅持在走的路,未來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