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蚊蟲,何以如此威脅到生命?據悉,一2歲女童因蚊蟲叮咬后,用手撓了患處,檢查發現罹患壞死性筋膜炎,且一度有生病危險!
什么是壞死性筋膜炎?抵抗力強的人被蚊子叮咬后可以用手撓嗎?

專家講到,壞死性筋膜炎又稱“食肉菌”感染,是一種非常罕見的感染性疾病,“食肉菌”專“吃”脂肪和筋膜,如果不及時清除,細菌會從內部將患者“吃掉”,短時間內就會發展為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很多病人是在皮下悄悄壞死,等到發現時已經晚了。”醫生說,壞死性筋膜炎即使在歐美等醫療發達國家死亡率也非常高,常常不到24小時內就能致人死亡。這種病多數是局部感染引發,被列入了全球十大恐怖怪病之一。
通過細菌培養,檢測出女童主要感染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同時還伴有多種細菌的混合感染,這些細菌“狼狽為奸”,具有很強的耐藥性。針對性地使用進口抗生素后,女孩的感染暫時得到了控制。
不過,這種病多發生于手術嚴重感染,免疫力低下或是缺陷的人群。他提醒說,身上的癤腫不要用手去摳,皮膚有感染破損時,要特別注意衛生,別去環境比較臟的地方,更不要用手直接觸碰搔抓。尤其是腳上有破皮的時候,碰到下雨天,千萬不要蹚污水。
專家提醒,現在正直秋冬交替之際,夏天的蚊蟲并未完全消失,在雨后的陰涼地帶,還會出現一些小蚊蟲。此刻注意,不要到草叢多的地帶去,最好到寬闊平敞的地方玩。

同時,專家強調,這種類型的人被蚊子叮咬后不能撓:
第一、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周圍神經病變,在被蚊蟲叮咬之后,輕輕撓幾下就容易發生皮膚感染。
第二、過敏病患者。部分過敏人員,身體抵抗力較弱,被叮咬之后皮膚發癢,一旦撓了患處,只能加速病菌的擴散,導致身體其他部位過敏。
寶媽提問:怎樣做能避免被蚊蟲叮咬?
1、降低室內溫度,避免寶寶出汗。
汗液中的乳酸、氨、羧酸等成分都是吸引蚊子的成分,不同的人的皮膚上的細菌組成不同,汗液成分的含量也有差異,導致了他們對蚊子的吸引力的差異。由于寶寶體表的毛細血管豐富,新陳代謝旺盛容易出汗,皮膚溫度較高,導致寶寶比成人更容易遭遇蚊蟲叮咬。因此, 降低室溫避免寶寶出汗過多,是預防蚊蟲叮咬的關鍵。
2、給寶寶服維生素B
蚊子一般是通過氣味來找尋目標。維生素B族的氣味蚊子很不喜歡。如需外出游玩時,可以提前3-4天吃一些維生素B族,蚊子就會離你遠遠的。

3、涂大豆油
美國《新英格蘭醫學雜志》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由大豆油制成的驅蚊劑與普通含有化學驅蚊成分的驅蚊劑同樣有效。另外,大豆油具有極好的潤膚功效,取少量涂抹在身體暴露的位置,既護膚又防蚊。
4、巧用植物香
我們可以利用生活中很多植物來驅蚊,比如常見的橘子皮,比如苦蒿等。將他們晾曬干后,直接放在房間角落,既防蚊還能清潔空氣,這一點是最為接地氣的一個方法,值得一試!
5、加強鍛煉、增強體質
被蚊蟲叮咬后,疾病之所以能快速傳播主要因為身體抵抗力太弱。生活中多注意鍛煉,增強體質,能有效預防畢竟擴散。
寶寶2歲多了,還不太會說話怎么辦?如何鍛煉兩歲寶寶的智力?
更多資訊,盡在公眾號:西南兒童行為發育科(xinanertong)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