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件:從一顆雜糧筐里的老鼠屎說起
時間:2016年某月某日
地點:@上海,一個人均消費120的川菜館里
01▼
在雜糧筐里發現疑似老鼠屎的異物,腫么辦?
冷靜!冷靜!找服務員來,也許不是呢?
“專家級”服務員來了,“不好意思,我問了后廚,確實是異物,估計是決明子!如果需要,我們準備給您換一份!”
什么?決明子?“你大爺的~欺負我們沒文化么?”(這部分是心理活動,但足以看出我們的憤怒)
不得不說,對于老鼠屎的形態我是缺乏認知的,但是當天同行的兩位都是有故事的人,一位當過11年兵,據說當年吃飯時經常遇到此物,所以再次遇到也毫無違和感,另一位則是農村土生土長,這東西也是見慣不慣了。這兩位的共同結論是,惡心是惡心了點兒,但即使吃了,也是毒不死人的,何況僅僅出現在容器里。

▲決明子
02▼
話說,這段交待就是告訴大家,這一桌里的人已經基本清楚異物是啥,可能的危害,也大體猜到其出現在雜糧筐里的原因。而需要店家交待的就是:“被承認的實情”(到底是什么,為什么)、“態度”(真誠的道歉)、“處置”(比如免單)以及“如何避免再發生”。可以看出,這本就是一個利己也利他的高尙路徑,而且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容不得輕視與踐踏!
可是,這一看似像領班的服務員,卻冷漠得給出了“決明子”這樣的答案,所以這一過程中伴隨的“道歉”也顯得非常虛偽。
結果,怒火被點燃,作為上帝的我們揚言:”這一過程已經全部錄音,請你們餐廳的經理來,盡快給我們一個交待,這東西到底是什么?為什么會出現?以及你們的處置措施!我們不是鬧事,只是覺得你們給出的實情太荒唐,同時也讓我們無法看到你們改正的誠意。于公于私,這件事我們都不會善罷甘休。“(我都被自己感動了)
03▼
最后的結論就變得非常簡單:經理出現,先履行了道歉與免單這兩步,然后承諾盡快調查,三天之內給出明確的調查與處置結果。
三天后,經理親自致電,承認事實,再次道歉,并把老鼠屎出現的原因做了非常透徹地解釋,稱已經對涉事員工進行了處罰,并邀請我們去參觀整改后的廚房。
必須說,經理果然是經理,干得漂亮!
本也沒想鬧事,這一結果已經讓人滿意。
?
04▼
那么,為啥要講這么一個”案例“呢?
這樣的小糾紛在餐飲界并非罕見,什么在菜里吃出根頭發,吃到個蟲子之類的事兒時有發生(食客自備頭發、蟲子等異物的情況不在此討論之列)。雖然不算”大災“,但總是指向了餐廳本身的食品衛生問題,也就暴露出了管理上的一些漏洞,應該說已經算是一次小危機的發生。面對這樣的情況,餐廳的應對就是”危機公關“啟動的過程,做好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做不好,小事變大,大事變炸。
比如上面這個小案例,還好后來經理的妥善處置,如果不是,我們回去在微博上指名道姓的吐個嘈,后續就不好說會不會引爆輿論了。所以,很多危機,都是因為應對有誤,讓危機公關的變成了公關危機,讓本可以得到更好解決的事件變得復雜而被動。
要記住,所有餐飲企業,再遇到此事,良策是:
· 別把任何一個人當白癡,誠肯道歉的基礎是先說出實情。
· 道歉,道歉,道歉!(重要的事兒說三遍!)
·?還有更重要的是——說和做要同時進行,必須免單。
·?給出態度,無論多小的事兒,都要啟動調查,找出原因,堅決改正!
·?為了證明態度的真誠,一定要向當事人反饋調查結果!
05▼
最后,還有一個嚴肅的事兒必須交待。前面的這些過程,不是”表演“,而是一個負責任的餐飲企業必須要做到的,我們理解的”危機“就是危險中的機遇,是一個事情發生后,通過處置過程,反思組織存在的問題,并通過制度化的方法解決這一問題,這本就是組織提升自己的良機。誰說壞事不能變成好事?
最后,用吉登斯的一句話結束:風險社會的來臨,是告訴人們要用規避風險的方式來組織生活,是讓大家更積極主動的應對風險!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