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私人影院興起已有近2年時間,相比于其他娛樂行業來說算得上經歷過大風大浪。自上世紀八十年代以來,它經歷了從錄像廳到小影吧,到私人影院以及影咖綜合娛樂體的演變。
目前國內私人影院逐漸增多,相關數據顯示其數量已達數千家。但這其中有部分私人影院仍處于灰色地帶,沒有被社會和公眾所認可,甚至被外界所誤解,認為其從事著一些不法經營。但與此同時,也有一批注重服務、口碑、用戶體驗的私人影院品牌開始崛起,不斷刷新著人們對于這個行業的認識。
其實,對私人影院的聲音里,只有一個是相對而言難以解決的,那就是播放作品的版權問題。不過,零散、弱小的私人影院幾乎不可能贏得與版權方對話的機會。但目前也已有類似青檸影咖這樣擁有百余家加盟門店的品牌私人影院,開始積極與暴風科技、1905電影網等尋求合作,在電影版權上取得優勢。

若拋開問題不談,私人影院的存在其實有著非常大的市場需求與合理性。
第一,為觀眾提供了多樣化的娛樂選擇。以往觀眾想看大銀幕作品,必須去大眾影院,而一些觀眾對這種人擠人、容易被他人吵鬧影響的觀影體驗并不滿意,更有一些年輕群體喜歡尋求更為富有個性的娛樂體驗,私人影院就為這部分觀眾提供了一個舒適、私密的觀影環境。
第二,消費需求促使私人影院的發展。現在每年全球拍攝影片超過萬部,能進國內一線影院的電影每年大概不超過三百部,很多好電影因此被埋沒。而一些喜歡小眾電影的觀眾,也苦于找到不到地方觀看自己喜歡的電影,而私人影院就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如同上世紀90年代流行的錄像廳一樣,私人影院也當是電影控們觀賞、分享電影的一個好場合,如果運營得當,私人影院將可能會取代KTV等娛樂場合,成為新的文化娛樂消費地點。現在不少家庭已經開始建設家庭影院,喜歡與家人邀上朋友窩在家里看電影,即是這種消費需求的體現。
其三,科技進步加速了私人影院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日新月異的投影技術,質優價廉的音響設備……這一切科技層面的進步,都在幫助私人影院走向瓜熟蒂落。事實上在一些西方國家,私人觀影已經是十分常見的觀影方式。不排除在未來,許多喜愛在大眾影院看片的觀眾,也會選擇私人影院來匹配他們所追求的生活方式。
就目前中國的消費市場以及電影蓬勃發展的狀況來看,進入大眾影院進行消費,獲得話題共鳴,實現社交目的,這個趨勢在未來一二十年內可能都不會衰減,與此同時私人影院也在其中承擔了觀影群體更多元化的需求,分流部分觀影群體,與傳統院線互為補充,甚至會給一些小眾電影作品拓寬收入渠道,增加生存機會,促進整個電影產業的良性發展。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