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趙二把刀

根據港交所披露信息,趙薇和黃有龍夫婦于10月5日減持7.99億股阿里影業股份;另據媒體報道,趙薇夫婦此次套現逾12.55億港元(注:約10.8億人民幣)…財經媒體紛紛跟進,從盈虧角度各有說法;但經過戴立忍時間后,多數網友對趙薇此舉的評價略帶酸味:“原始股普通老百姓買的到嗎?小散只能去股市里買。錢就這樣虧掉的。她賺是小散們的錢。”
早有傳統 名人從股市獲利
讀娛君發現,名人(或者明星)從股市獲利并不是新鮮的事;在一輪IP熱之前,就有很多名人(明星)從股市上獲取暴利。
—早在2001年,文化名人余秋雨就以241.22萬元購得上海六百實業1.5%的股份,按照之前媒體的報道,這部分市值目前市場價格超過7000萬;
—上海新文化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招股書申報稿,著名演員王姬和作家都梁(楊湛)均在列股東之中,分別持有100萬股和55萬股,市值大概2300萬元和1265萬元。
外界對于此類行為的批評的點在于:
名人借助自身影響力或者人脈,能夠比一般人以更低的成本獲得原始股、或者比普通人獲得更多的“內部消息”,從而獲取暴利。
但從過往很多年的一系列的名人“潛伏”股市大賺的案例來看,被認定為“內部交易”的幾乎沒有。
但近年來隨著粉絲經濟、名人效應、影視熱等多種疊加下,“明星IP”的概念受到越來越多的認可,明星和名人從資本市場的獲利已經不局限于“潛伏”了。
明星IP化 資本助力下的“不務正業”
隨著影視產業的資本化、互聯網對影視產業的滲透,“粉絲經濟”大行其道。
明星已經不僅僅作為整個產業的參與者,也早已經不在滿足于片酬、廣告代言、商演等傳統商業模式..
而對于很多影視公司(甚至其他領域的企業)更需要借助明星的人氣,從資本市場獲得巨額回報,所以越來越的上市和試圖上市的公司要和明星有更深度的綁定,明星IP化蔚然成風。
—2009年,華誼兄弟的上市更是造就了一堆明星富豪,馮小剛黃曉明等獲得上億的賬面收益;
—2012年,孫儷以914.40萬元入股海潤影視,未來孫儷將持有殼公司申科股份701.62萬股,孫儷的持股市值將達1.7億元
—2015年,上市公司泰亞股份收購影視公司歡瑞世紀,相關材料顯示,新生代男演員賈乃亮、李易峰都是在今年6月25日“突擊入股”,入股價格為每股2.5元..
近年來,不僅電視劇、網劇、綜藝節目的播放量屢屢破記錄,明星的片酬也是漲勢一片,但和明星們在資本市場上的獲益相比,小巫見大巫。
但是對于輕資產的影視公司而言,和明星的深度綁定也是雙贏之舉。作為吸引粉絲買票、創造票房、播放量和收視率的主要生產力,包括演員、編劇、導演在內的明星成為影視公司重要的且可評估的無形資產——為簽約明星提供低價認購公司股權機會,成為諸多影視公司的策略。
但是這種綁定也是非長期的,不牢靠的…比如黃曉明等也已經離開華誼成立了自己的公司。
多元發展,是多元化還是不務正業?
回到趙薇套現阿里影業這件事上,趙薇夫婦和馬云的關系是可能是決定這個巨額收益的最靠譜的原因吧。
但事實上,從商業上來看近年來趙薇早已經不在依賴于表演本身..圈子的層次、和資本獲利的龐大,讓趙薇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資本圈子,而非演藝圈;在加上,戴立忍事件的打擊,估計未來數年內趙薇的演戲生涯可能都處于低谷。
但受到“資本紅利”的鼓舞,越來越多的明星不僅在主業上更多的成為出品人、制作人;更多的還是玩起了跨界。

——成功如任泉者,已經徹底放棄演戲,成了職業投資人。2014年7月,任泉、李冰冰、黃曉明宣布聯合成立Star VC,開啟明星創立專業投資機構的先河,任泉擔任具體操盤者。任泉、黃曉明、李冰冰三人一共拿出8000萬元,成為Star VC的首期基金。此后,章子怡、黃渤也宣布加入。第二期基金3億元;Star VC投了10-12個項目,覆蓋社交、電商、金融、醫療等各種領域。
——2015年,Angelababy宣布成立創投基金AB Capital,將關注并投資成長型的互聯網企業,試圖通過自身的影響力和優勢資源,幫助初創期公司發展。在項目的選擇上,AB Capital將是完全開放式的,但更側重于關注新女性生活方式的創業公司。羽泉、鄧超、黃曉明等等也紛紛利用涉足創業圈,成了所謂的明星投資人。
和這一波的熱度相比,開餐廳、做網店的明星們似乎成了“保守分子”..至于做微商賣面膜的明星們,更是離這風口越來越遠。
透過前文,從明星IP化后的表現來看,并不是粉絲數量多就越能賺錢?不一定,李易峰、鹿晗、陳偉霆們接一年戲加起來都比不上趙薇的一個套現!
但對于明星IP化后,明星們的多元化沖動似乎也不值得批評或者指責。對于我們這些普通人而言,有點兒積蓄也是怕編制,也是面臨著是買股票還是買房的商業沖動,明星們也是一樣。
讀娛君認為資本市場的透明度和公平度還是需要提倡的。所以證監會也在對明星IP化的上市項目加強了審核,范冰冰、劉詩詩等就因此錯失好多個億。
最后,讀娛君認為由于創新匱乏,中國影視產業能夠靠內容的越來越少,這也是IP熱的大背景,而資本和市場對流量擔當明星IP的追逐也不會停止。所以僅就影視產業來看,明星IP的變現和套現都不會停止。
- END -
本文屬原創,轉載請注明(微信ID:hanguoxingyule)
讀娛:泛娛樂商業新媒體,圍繞“娛樂+互聯網+商業”。關注影視、音樂、動漫、體育。記錄泛娛樂產業的大情小事。
讀娛已加入WeMedia自媒體聯盟成員,已入住虎嗅、鈦媒體、界面、藍鯨TMT、百家、I黑馬、UC媒體服務平臺等,讀者可通過以上平臺查看更新文章。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
2022-08-26 北京火星眾享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 《領跑兒童暑期檔,奇巴布做了這些事情 》的文章
2022-08-15 北京火星眾享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 《Pico成為第十二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官方指定VR合作伙伴》的文章
2022-08-03 北京火星眾享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 《《斗破蒼穹年番》熱度登頂,動畫之于“大閱文”意味著什么? 》的文章
2022-07-22 北京火星眾享科技有限公司發布了 《抖音牽手愛奇藝,長短視頻的協作時代要來了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