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晚上,金色財經、深鏈財經、大炮評級等區塊鏈行業公眾號,被查封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經查證,消息屬實。


以上公眾號被查封原因顯示為,“由用戶投訴并經平臺審核,違反《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賬號已被停止使用”。上述規定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于2014年8月7日發布并實施,應該屬于“常規封號理由”。但如此大規模的封號行為在幣圈仍然前所未見,隨即引發了投資者對于去年“94事件”的恐慌情緒。


當時,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和保監會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令禁止ICO,業內稱之為“九四事件”。但ICO被打擊后比特幣瞬間跌到谷底,ETH只有800元一個,不過出乎意料的是BTC僅用了3個月的時間就直接沖擊到達了兩萬美金,而以太坊也回到歷史最高價。
如今,對于本身就進入熊市的區塊鏈行業而言,這輪打擊出現無疑讓傷痕累累的行業雪上加霜。但這一輪來自微信層面的封殺是否與94事件相同?未來,行業是否會重新崛起?
個人覺得,伴隨著全球經濟進入下行通道,十年一次的金融危機預言又宛如達摩克里斯之劍,隨時都會降落下來,讓區塊鏈的這輪冬天蒙上了一層濃厚的陰霾。可能吧,這輪冬天不太一樣,凜冬將至,長夜漫漫!
經濟下行壓力襲來
資金外流的口必須堵上!
大家都知道匯率是開放經濟環境下,一國經濟發展狀況的反映,主要表現在其變動對一國的物價、社會總產量、就業和產業結構的影響。人民幣升值可能代表著人民幣地位的提高,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提升,反之貶值則意味著經濟的明顯下行。
從數據上看,2018年二季度中國GDP增長6.7%,較第一季度下降0.1個百分點。投資方面今年1——7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滑落到5.5%,創造20年來新低; 消費上7月同比增長8.8%,環比回落0.2個百分點。投資、消費兩架馬車“折戟沉沙”。而央媽在二季度后貨幣政策明顯放松 ,在美國貨幣政策收緊的情況下,中國施行放松的貨幣政策,從而導致中美利率之差收窄,因此造成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面臨下行壓力。
但眾所周知,比特幣之類的去中心化貨幣一直是很好的避險貨幣。無論是近期伊朗里亞爾的崩潰,還是里拉的崩盤,都使得許多人民開始轉向比特幣以及其他去中心化資產以規避風險。目前兩國境內的比特幣交易量都還在不斷攀升,不過人們購買比特幣就意味著資金將被轉移到鏈上,可以隨時隨地的兌換成各國貨幣。
但當前中國經濟最大的風險是什么?最大的風險除了金融危機,這個懸在頭上的達摩克里斯之劍外,更是中國貨幣存量居全球最高所導致的資金的迅速外流。這種資金外流會對中國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因為一旦外流則必然會引發央行采取注入流動性措施,這將加劇匯率的下滑。資金外流與匯率下跌形成雙螺旋式的向下通道,將導致國內金融體系迅速失血,資金周轉不靈,人們的資產縮水。
這種金融體系的崩潰必然將導致中國經濟改革的成果倒退十幾年。所以,去中心貨幣的口必須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