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晚間,金色財經網、幣世界快訊服務、大炮評級、TokenClub、比特吳、火幣資訊、深鏈財經等多個區塊鏈媒體公眾號晚間均顯示賬號違反《即時通信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并停止使用,其中金色財經小程序、網站仍可正常訪問。
8月21日21時30分許,筆者瀏覽金色財經、火幣資訊、幣世界、大炮財經、深鏈財經、TokenClub共6個涉區塊鏈微信賬號,均顯示:由用戶投訴并經平臺審核,違反《即時通訊工具公眾信息服務發展管理暫行規定》,已被責令屏蔽所有內容,賬號已停止使用。
當晚22時許,幣世界創始人兼CEO譚晨輝在朋友圈回應稱,嗯,雖然從微信起步,但我司很早就去微信化啦,勿念。

筆者聯系了遭遇封號的其中三家大號,其負責人普遍表現得較為震驚,“太突然了”,“我們也在打聽”。
但接近微信的人士,稱估計是收到指令,封多少每次是不定的。
多個微信大號遭遇指定性的封殺,或許從央行一個月前的表態中,可見征兆。
7月初,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曾表示,ICO(首次代幣發行)以及各類變相的ICO,比特幣等數字貨幣交易活動,以及互聯網外匯交易平臺,涉及非法集資和非法發行證券,是不讓干的。對一些新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和業態的出現,在現有法律和政策框架中,如果不符合,那么露頭就打。
針對這次的封號風波,也有區塊鏈媒體的股東表示,對這一結果早有預料。
這位警覺性極強的大股東說,他投資的媒體改了名,也不做微信公眾號。不久前,曾有人詢問為啥要突然改名,他說,我說會監管,這不是空穴來風。而他身邊三家區塊鏈媒體,其中一家被關、一家遭遇公安部門警告等。
而有的被封大號,過去也沒把微信號作為主戰場,所以此次封號影響力似乎不大。
盡管區塊鏈大號遭遇了封殺,但作為正規軍的互聯網巨頭卻在陸續入場。
就在一周前,騰訊開出了首張區塊鏈發票,而深圳也成為全國首個區塊鏈電子發票試點城市。而在今年6月底,馬云現身香港,為螞蟻金服站臺,后者發布了首款全球區塊鏈跨境轉賬應用AlipayHK。
一緊一松、一封一贊,或許可見政策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