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iPhone7有關的新聞總是能上頭條。繼“剪電線”事件后,前天又出了“劃手機”事件,深圳市夢想青年科技有限公司CEO在香港蘋果店,拿亮黑色iPhone7樣機不停刮擦測試其是否耐劃,還拍下視頻上傳到網絡。據悉,夢想青年是一家水貨手機經銷商,“劃手機”一事也被人質疑惡意炒作而倍受詬病。
針對創業公司該怎樣推廣自己,創頭條小編采訪了創頭條企業號的用戶們,大家的想法基本分三個方面,一種是不贊同,做事要講道德底線;第二種是對該創業者表示理解,創業惟艱,大家都不容易;第三種覺得這些事都只是創業圈的自嗨。下面是大家的具體看法:?
闖先生聯合創始人許捷:(創業者需要炒作,但這件事跟人品有關)
首先來說,做出這個事件的人即使不是創業者,而是一個普通人、或是任何人,不管是誰,都可以算得上是一個惡劣的行徑。
同樣,為了推廣產品而剪別人的電線、劃別人手機這種事,不管是誰做的、為什么而做的,都是破壞公物以至于違法犯罪的事情。更何況他們為的都是自己的商業利益,這便是更不能夠容忍的。這個行為就已經不是“創業者應不應該炒作”這個問題的范疇了。
馬佳佳、王凱歆、余佳文他們的言行可以說是炒作,但是在劃手機和剪電線這種事件放在任何一個人身上都是錯誤的行為,更不可能因為他們是創業者就能法外開恩。
我認為創業者炒作自己無可厚非,他們的身份讓他們的確就是自帶主角光環,有的時候即使不自主地去推動也會讓別人隨時關注他們的一言一行。這些言行可以與我們普遍所認同觀點的相悖,但是是絕不可以觸犯法律和道德的底線,這不僅是一個創業者更是每一個普通人所必須做到的。
沙拉與明治創始人佟群山:(炒作也沒找準點)
這個噱頭太低,炒作意義不大。
為了創業去炒作無可厚非,如果刻意花心思炒作,有點不分主次。我看這家創業者是做電子產品零售、鑒別真假的,讓我想起來汽車界有個叫李三吱的,專門講二手車的,搞節目搞的很有創意,有噱頭,關鍵是有內涵。?
積美科技聯合創始人大猴子:(內部公關的自嗨)
iPhone7炒作吧?
其實我沒啥想法,不知道他們在干什么,說實話,我也沒太看懂他們什么意思,就去劃一下手機,然后走了,拍了視頻,什么意思?
這事其實不算個事兒,是他們內部人炒起來的吧。就像剪電線的事,要不是他們公關推,許多人看到也就一笑而過了,不會鬧這么大動靜。?
一同保創始人&CEO于鵬飛:(真相只有當事人清楚)
暫且不談論“劃手機“和”剪電線“事件的目的和真相,單從目前輿論提供的事件本身來說吧,因為目的和真相旁觀者永遠不知道,只有當事人清楚。
作為創業者深深懂得生存的不易,競爭的激烈。想做言論領袖,標新立異不是不可以,但請不要用下三濫的手段。創業就是在做一件事,不會因為感覺自己扛下了拯救天下的情懷就會允許自己干沒有底線的事情,何況又有什么可以豁免道德譴責、甚至超出法律的情懷呢?木有。?
北京海百川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孫博:
創業需要創意和創新,但是一切的前提就是堅守法律和道德的底線。但說實話,這種情況并不少。?
同行者戶外創始人曹操哥哥:
現在公司為了曝光什么事都做的出來。這事背后的原因其實是獲取流量的成本實在太高了,這是本質。其他無非就是道德,職業修養的問題。?
艾麗斯視覺創始人吳江寧:(網絡傳播有斷章取義的成份,但是做人要有底線)
創業者確實需要不斷增加自身項目的曝光量,來達到吸引用戶或消費者的目的。炒作可能是比較低成本效率高的一種,不對他們做道德方面的評價,因為網絡的傳播可能會有斷章取義的成份,我只想說不擇手段是豪杰,不改初衷真英雄。不過還是要有自己的底線,炒作沒錯,妨礙或者損害他人就有點不好了。
每個人都有很多的不得已,我們不能總站在旁觀者的角度去指責或評價。
超級表格合伙人小劍:(提升產品是正道)
創業需要營銷,但是更需要注意底線。這事讓我想起去年冬天北京街道上一群靚女身著比基尼,臀部印有產品二維碼的營銷手段,不可謂不吸引眼球,又不可謂不低俗無恥。最終人們記住的只是這一則新聞,也記不住產品。創業者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產品本身上,只有產品好了,口碑好了,離成功才近了。
這期的話題結束了,非常高興大家都能踴躍參與。下一期話題將很快上線,希望有更多創業者朋友發表你們的看法。或者大家如果有新的話題和想法,可以直接跟發創頭條郵箱ganhuo@startup-partner.com,或直勾搭我們的小編微信tm625321,說不定下次就是你的建議上了頭條哦!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作者:馬慧敏,聯系郵箱:mahuimin@startup-partner.com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