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下午,由科技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遼寧省科學技術廳共同主辦,大連市科學技術局、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大連市創業促進委員會辦公室、韻網(WIIN)、創頭條、七賢薈共同承辦的2018中國海創周創業孵化峰會將在大連世博廣場西側精品宴會廳舉辦。該峰會是2018中國海外學子創業周的重點活動之一,也是中國海創周發揮國家級引智平臺功能,以創業孵化為驅動要素,吸引全球創新創業資源匯聚中國、聚焦大連的重要著力點。
峰會將以“智能改變世界”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孵化器專家、創業企業、投資機構等負責人進行主題演講和圓桌論壇,發布2018中國創業孵化發展報告和城市創孵指數。峰會將由韻網創始人顏振軍主持,“可穿戴計算之父”, 梅塔公司(Meta)首席科學家史蒂夫?曼恩(Steve Mann),歐盟中小企業中心主任張建華(Chris cheung),洪泰基金合伙人、洪泰智造工場創始人喬會君,松禾資本創始人、合伙人厲偉,沈陽新松醫療健康機器人事業部總經理李學威等嘉賓將進行主題演講;上海楊浦科技創業中心有限公司總經理謝吉華,SVR公司主席安德拉?凱伊,IBM Almaden研究中心科學家凌棕,金沙江創投董事總經理潘曉峰,AC加速器創始人徐勇,阿里云創業孵化部總經理李中雨等嘉賓將參與圓桌論壇。
同時,科技部火炬中心與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聯合編寫的《中國創業孵化發展報告2018》將于2018中國海創周創業孵化峰會上在大連首發,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關成華院長也將于峰會現場發布《中國城市創孵指數》,這是首科院依據2017年底的統計數據,開發的一套衡量城市創業孵化系統的條件、影響、績效的指數,并對全國地級以上城市作了評價。活動旨在讓創業更理性,也在更加理性的層面搭建創業孵化的生態體系。
在海創周的舉辦地大連,1991年,首批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大連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經國務院批準設立,而與之同時間誕生的,就是大連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這也是東北最早成立的國有科技企業孵化器,更是中國第一批孵化器團隊中的一員。起初,大連海外學子創業園場地面積只有3.2萬平方米,如今創業中心的孵化場地面積已經發展到21萬平方米,累計孵化企業1378家,建設眾創空間34家。
據大連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曹靜主任介紹,大連的雙創孵化,走過了從粗放化到精細化,從孵化單體項目到鏈條式發展的不同階段,而2017年則是一個承上啟下、且具有里程牌意義的一年。那一年,中國孵化器建設30周年,大連高新區建區26周年,海創周走過18歲成人禮,雙創經過三年發展取得顯著成果。總理兩次視察大連高新區雙創工作,園區獲批首批“國家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和第二批“國家雙創示范基地”,創業中心連續三年躋身全國孵化器前列。
從2015到2017這三年里,雙創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集中顯現:僅創業園高新技術企業認定111家,占大連高新區全區38%,34家于近三年認定;“新三板”掛牌企業11家,占全區29%,6家于近三年掛牌;實現盈利企業占比達35.5%,擁有知識產權企業占比達43.5%;大數據、人工智能及生命科學三大新興產業企業達到102家,占在孵企業總數40%。三年來,99家企業累計獲得投資3.5億元,獲投資企業占在孵企業總數17.6%,其中,拓中教育獲得徐小平真格基金100萬天使輪和眾投邦千萬級pre-A輪投資,成者科技連續獲得100萬種子輪、1000萬天使輪和1500萬A輪融資。
從2018年開始,大連高新區的雙創孵化進入了全面推進階段。在2018年5月初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對2017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成效明顯的地方名單及激勵措施》中,大連高新區從國內62家區域雙創示范基地中脫穎而出,與北京市海淀區、上海市楊浦區等14個區域共同進入“落實創新創業政策真抓實干成效明顯”推薦獎勵名單,被國務院點贊!
在2018年大連市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的工作規劃中,曹靜主任將目標鎖定在“國際化”方向——聚焦全球最高端人才、最前沿技術和最先進商業模式,強化“中國海創周+國際加速器+海外工作站”這一平臺、載體和網點的聯動模式。
6月29日即將在大連召開的2018中國海創周將有來自硅谷、西雅圖、波士頓、倫敦的海外創業團隊,以及硅谷黑科技、國內外最新科技產品等參與路演展示,部分人工智能應用、新材料和大數據項目技術國際領先,已完成研發和專利申請,落地后即可運營。
在優質全球雙創項目到來的背后,是海外工作站的建立。如今,大連不僅在波士頓已經建立了工作站,硅谷、溫哥華、以色列等地也在積極籌建大連雙創的前端平臺。
在走出去的基礎上,大連正醞釀建設國際加速器,實現雙創的升級之旅。通過邀請美國、加拿大、以色列、歐洲等地海外孵化器在連設立加速機構,不僅能吸納更多海外預孵化項目落戶大連加速發展,更能在智能科技、清潔能源、海洋科技等重點領域,力爭3年內儲備至少80個優質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