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可以說是中國電影IP時代的元年。原創文學IP很快便引得影視、動漫、游戲等行業的興趣,紛紛加入其中掘金。過去的一年,有無數的熱門IP被改編,無論電影還是電視都有成功的案例。

2009年電影市場全年票房62億,2016年前2個月票房已達100億。僅19天,《美人魚》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首部打破30億元票房的紀錄的影片,星爺頭頂光環穩穩的居高位榜首。不管是背后大賺一筆的奧飛娛樂、光線傳媒,還是腸子都悔青的王中磊,都能看到IP的火熱,和背后資本的搶奪。
這里說的IP(intellectual property)即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財產權利”。通俗的來講,就是版權(更簡單粗暴就是知名度,有多少人愿意花多少錢)。
電影是IP的放大鏡,好的作品都是經過長時間的積淀和打磨。1990年IP概念在美國動漫產業興起,DC漫畫公司授權《超人》、《蝙蝠俠》系列電影;2000年漫威授權Fox制作《X-men》電影、Sony制作《蜘蛛俠》電影獲得成功;2006年漫威電影《鋼鐵俠》開啟用電影批量改編漫畫作品的時代,并取得了成功。
2015年,可以說是中國電影IP時代的元年。原創文學IP很快便引得影視、動漫、游戲等行業的興趣,紛紛加入其中掘金。過去的一年,有無數的熱門IP被改編,無論電影還是電視都有成功的案例。接下來,就看看2015年以來國內最火爆的Top10攬金IP。

Top1.花千骨:光游戲一個月收入2億
攬金指數:★★★★★
涉及領域:小說、電視劇、手游
《花千骨》小說由作者fresh果果于2008年12月31日起在晉江文學城上連載,紙質圖書于2009年12月出版。IP衍生出的電視劇由慈文傳媒投資拍攝,衛視獨播、網絡獨播分別歸屬湖南衛視、愛奇藝;同名頁游、手游分別由上海君游和成都天象兩家公司打造;番外網劇《花千骨2015》由愛奇藝和上海視驪兩家公司共同操刀完成。
2015年6月《花千骨》開播,7月網絡總播放量已過30億、單集播放量破2億,收官時各大視頻網站的總點擊量200億次。借著熱播之勢,慈文傳媒借殼的禾欣股份也在10天中拉起9個漲停。
2015年9月,隨著禾欣股份(002343)定向發行新增股份正式于深交所上市,《花千骨》出品方慈文傳媒成功借殼上市。
除了電視劇的收入外,更值得一提的是《花千骨》衍生出來的相關游戲,同名頁游斬獲5000萬月流水,手游月收入超過2億人民幣。且游戲的推廣也提供了IP的增值效應,而且很大程度上實現了資源共用,聯合推廣。

Top2.瑯琊榜:江左梅郎吸金力max
攬金指數:★★★★★
涉及領域:小說、電視劇、手游
2007年,《瑯琊榜》在起點中文網連載,持續數月居點擊榜首,被網友稱為架空歷史網絡小說代表作。2011年左右,山影制作的策劃將小說交給了侯鴻亮。至于費用,有一種說法 “在當年算是天價”。2013年,電視劇項目正式啟動,投資約為1.1億元。
收視與網絡點擊高漲之下,掌上縱橫、愛奇藝、樂元素聯合發行古裝RPG手游《瑯琊榜》借勢而上,9月25日全網首發后同樣取得驚人成績,上線三日雙平臺下載量已破百萬,“瑯琊榜”被圈內人士稱為又一個成功的“IP”。
《瑯琊榜》的熱播背后,隱藏著一系列上市公司的資本運作。通過這一熱門IP的開發,這些“瑯琊榜概念股”的股價同樣水漲船高。在宣布收購《瑯琊榜》出品方之一的儒意影業之后,天神娛樂(002354)的股價一路走高,一度突破百元大關。
儒意欣欣影業,成立于2009年。去年年底被上市公司擬以13.23億的現金購買其49%股權,收購了!按此估算,儒意影業的估值達到27億元人民幣,身價翻了一倍。而大股東柯利明“牛刀小試”之作大家也都知道——《致青春》,5年身價暴漲10億。
而擁有《瑯琊榜》頁游改編權的三七互娛同樣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其母公司順榮三七(002555)凈利預增百倍。

Top3.羋月傳:劇集還沒播,投資成本已收回
攬金指數:★★★★★
涉及領域:小說、電視劇、手游等
羋月傳還未開播前,網上就有人為它算了一筆賬:單集成本大概在200~250萬左右,單集的版權銷售在450~500萬左右,而以《羋月傳》實際播出81集計算,其2億投資成本未播便已收回。加上鏈家地產的首席贊助;唯品會、加多寶、寶潔、露露、聯合利華、倩碧、DIOR、怡寶、一汽大眾、善存、海瀾之家等數十家品牌的廣告投放;海外版權販賣,估算下來首輪播出收入會在4億元。這意味著:《羋月傳》劇還沒播出,成本已經收回。
以上統計僅包含:播出的版權販售與早期的品牌植入收益。不包括:周邊衍生產品銷售,版權分銷及品牌視頻廣告等更多的變現方式。
2016年1月11日,收官的《羋月傳》在全網總播放量已經高達208億次,最高收視單臺達4.15,超過2015年《花千骨》收官時曾創下的200億次網播總量,可謂坐穩2015年“年度劇王”之位。
更令人驚奇的是,樂視用《羋月傳》在雙12賺了5.1個億。這也難怪此前公布的計劃2年掏44億元投入到內容布局。

Top4.奔跑吧,兄弟:所有人頭上都寫著大大的IP
攬金指數:★★★★★
涉及領域:綜藝、電影、手游
《奔跑吧兄弟》節目已經播出四季,無論是收視率和影響力在綜藝節目中獨領風騷,當然也有嘉賓陣容強大的原因,隨著新一季鹿晗的加入,再次引領了收視率。某種程度上,跑男已超越了電視文本的現象價值,電視運營、品牌傳播設計等等成了電視節目大IP的養成范本。
公開資料顯示,《跑男》制作方除了浙江藍巨星國際傳媒有限公司,還有萬達影視與華誼兄弟,發行方則由萬達影視、華誼兄弟以及五洲電影共同擔任。
2015年1月30日上映的《奔跑吧 !兄弟》電影斬獲4.2億的超高票房,上映首日,就以34.04%的全國排片率、7600萬的票房力壓《霍比特人3:五軍之戰》,成為排片和單日票房雙料冠軍。拍攝時間僅一周,除去導演、演員等人力成本,制作成本僅2000萬元。
業內曾有人估算,跑男同名電影票房在1.5億元左右就可收回成本;票房若在6億元,制片方可收益近2億元,平均每家投資方收益也在千萬元以上。
當然跑男的走紅,對于明星來說絕對的雙贏,里面的銳澳銷量也大增,其所屬的百潤股份也跟著火了起來。從欠債2500萬,成了半年營收16.17億元的爆款。

Top5. 盜墓筆記:10年沉淀的下來的超級IP
攬金指數:★★★★☆
涉及領域:小說、電視劇、電影、手游
其實IP引爆的前提,就是有一本足夠暢銷且知名度高的原作做強大后盾,最好的例子就是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
南派三叔8年完成9部作品,2006年6月《盜墓筆記》小說開始在網上連載,2007年第一本實體小說出版至今總銷售量超過2000萬冊,漫畫版三年銷量再次突破2000萬冊,堪稱出版界的奇跡。同時,南派三叔也以1580萬元的版稅收入榮登作家富豪榜第2位。
《盜墓筆記》小說網上的總點擊量更是早已超過兩億次。2015年李易峰、楊洋等加盟的網劇版《盜墓筆記》,22小時點擊量破億,成為有史以來最快破億網劇,創下當前網劇首播最高紀錄。高流量超級是一部全民熱議“現象級”大劇,也開啟了“盜墓時代”。
如今,隨著鹿晗和井柏然的加入,又開拍電影。對于《盜墓筆記》IP的狀況,南派三叔信心滿滿:“10年、20年內應該不會死。《盜墓筆記》寫了10年,還是有新的年輕讀者在入坑。我希望《盜墓筆記》會像金庸的武俠小說一樣,成為年輕人對懸疑小說感興趣時橫亙在眼前的必看作品。”
除了寫書,三叔也很有經濟頭腦成立了南派投資。是一家專業從事IP生態的開發與運營的創業公司,主要以影視、游戲產業為核心,通過全媒體合作平臺運作,深度挖掘IP社會、商業價值,并以IP分類型合作模式打造IP產業生態圈。
2015年9月南派投資成立不到半年獲得小米、順為和樂視A+輪以及A輪投資,融資金額近1億元;2016年1月,又獲小咖投資1億元人民幣的融資,估值翻5倍達15億元人民幣。據估計,《盜墓筆記》相關IP投入到電影、版權銷售、廣告、游戲和衍生產品的市場規模將超過200億元人民幣。

Top6.鬼吹燈系列:電影業三位大佬“挖到寶”
攬金指數:★★★★☆
涉及領域:小說、電影、手游
2006年3月,《鬼吹燈》首發于天涯,后迅速走紅,連續幾個月高居網絡小說搜索榜冠軍。同名小說出版數月后,銷量就突破了50萬本,小說四次加印。
2013年9月,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華誼兄弟副董事長王中磊、當時萬達文化產業集團副總裁葉寧在長白山邊散步邊達成了共同投資《尋龍訣》的意向。以2.5億元的投資成本計算,16億的票房,投資方的合計收益在4億元左右。《尋龍訣》一次集聚了3家影視巨頭的保駕護航,借助各自的資源和經驗擴大影片票房,尤其是收購《鬼吹燈》IP的萬達影業,旗下有萬達院線,為影片排片等帶來保證。
另一部鬼吹燈系列電影《九層妖塔》相比較7億票房弱些,也被很多網友吐槽過。外界所熟知的該影片的發行方是樂視影業,但事實上,《九層妖塔》的幕后還隱藏著另一家重量級的宣傳合作伙伴——百度貼吧,宣傳路徑頗有特色。
“鬼吹燈”系列在不少年輕人心目中有不可撼動的地位,有廣泛的“原著黨”、“粉絲黨”,還匯集“大片黨”,超強IP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Top7.美人魚:頂著星爺的大光環
攬金指數:★★★★
票房總額:超30億人民幣
說起美人魚,不得不說是今年賀歲檔的最大贏家,該片以打破影史紀錄的票房占據了整個賀歲檔的半壁江山,而導演星爺個人的IP本身就熠熠生輝。除了票房紀錄,還有一個新的紀錄:延長上映時間至6月8日,在影院放映達四個月之久,真是全國人民都欠星爺2張電影票。
有報道稱,和和影業、光線傳媒和龍騰藝都(北京)影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為《美人魚》承擔保底發行,保底金額在16億-18億,而作為電影聯合出品方的和和影業,在這一保底行動中是主保底方,其他兩家都是通過認購由和和影業牽頭設立的基金產品,才參與到保底中的。
所謂保底,就是制片方與發行方在電影上映前簽訂一個對賭協議,先制定一個數額,制片方可以提前獲得這筆高額收益;但如果實際票房超出這個數額,發行方往往能優先獲得額外收入。
此前的采訪中,和和影業董事長楊巍以“金額和其他細節鑒于保密制度的約定不便做過多披露”為由沒有公布。但在采訪中,楊巍證實:“我們可以提供的情況只限于和和影業是這次保底合作的主體, 負責全部保底資金的籌劃支付。”
作為影片投資方之一的奧飛動漫,也沒少賺,隨著美人魚的票房帶動,光線傳媒大漲,也帶動了整個影視板塊的上漲。以網上傳的計算方式,按票房30億計算,光線大概能賺3億左右,何況票房還在上漲。

Top8.小時代系列:在罵聲中一路高歌,小四身價達9億
攬金指數:★★★★
領域:小說、電影、手游
2007年郭敬明的《小時代》在《最小說》雜志上開始連載,先不提小說如何,但不得不承認郭敬明絕對稱得上作家里最有商業頭腦的人。
隨著小說的圈粉熱賣,小四又開始選小鮮肉拍電影。每次《小時代》一上映,影院充斥著奢華的場景、狗血的愛情和4個女孩翻來覆去的“撕逼”戲。曾有人在微博上批評:前兩部是MV,第三部直接變成PPT。
《小時代Ⅰ》票房4.8億、《小時代Ⅱ》是2.89億、《小時代3》進入了10億元俱樂部,整個系列下來票房達20億。
當然了,《小時代3》的成功,不得不提背后的“金主”華策影視。2013年11月13日華策影視發布公告稱,以不超過1.8億元收購郭敬明所掌控的最世文化26%的股權。郭敬明承諾,五年內其個人原創開發或根據其作品改編的電影、電視劇、網絡劇等,華策影視具有優先投資權,同時,上市公司華策影視作為《小時代3》、《小時代4》的第一出品方投資比例約為20%。
2016年3月4日,《小時代》的制作商和力辰光(836201)掛牌新三板,郭敬明持有4.05%的股份。按照掛牌前最后一輪增資擴股價格,和力辰光估值33.31億元,郭敬明持有的股份賬面價值1.35億元。
2014年郭敬明以1300萬元的收入名列“中國作家富豪榜”第7名,而早在2013年便有媒體報道稱其身家差不多7億了。加上2014年、2015年的版稅收入,《小時代》系列編導收入,再算上所持有和力辰光股權價值,現在郭敬明身家上9億應該沒有問題。

Top9.喜羊羊:10年IP翻千倍
攬金指數:★★★☆
涉及領域:動漫、電影、游戲
作為國內最成功的動漫《喜羊羊》系列,十年時間打造出最強動漫IP。1500多集動畫片、7部大電影、累計超8億元的票房,《喜羊羊與灰太狼》創造了眾多國產動漫新紀錄。
10年前的2005年,喜羊羊創作時,成本只有3萬元;10年后,圍繞“喜羊羊”的IP授權消費品終端銷售額就超10億元,10年時間翻了幾千倍。
這還沒有停止。巨大的市場份額和不斷擴張的衍生品讓“喜羊羊”的IP元素價值不斷膨脹。據報道,手游《喜羊羊快跑》首月流水就破了2000萬元。如此的業績怎能不誘人。在動漫、電影、游戲等各大領域 喜羊羊都成了“搖錢樹”。
在熒幕上,灰太狼永遠都沒有吃到喜羊羊。現實中,爭食喜羊羊的早已趨之若鶩。喜羊羊最早東家意馬國際,主要業務為制作、發行及銷售電腦動畫和提供管理顧問服務。2011年2月,意馬國際高調宣布以10.4億港元的代價收購動漫火車集團,后者直接負責“喜羊羊”的消費品授權業務。該筆交易是以3.3億港元現金加發行13.8億股新股進行的。這筆收購案,實質上也宣告“喜羊羊”在港股成功借殼上市。
2013年9月,停牌近兩個月的奧飛動漫發布對外公告,耗資近6.34億港幣收購意馬國際全資子公司資訊港管理100%股權,及廣東原創動力名下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等相關動漫形象的商標和版權。
很多人都不知道,當“喜羊羊”還在熒幕上拼命賺取眼球、攫取利潤時,它的投資者與創始人已悄悄離場。當年隨著意馬國際的收購案,被稱為“喜羊羊之父”的編劇盧永強和主要投資人蘇永樂在這場交易中已套現了大部分股份,另外一位同樣有著“喜羊羊之父”之稱的動畫導演黃偉明則在早些年就脫離了團隊單干。

Top10.捉妖記:6年、3.5億,11天打破《泰囧》記錄
攬金指數:★★★
涉及領域:電影
2015年電影暑期檔最耀眼的要數《捉妖記》了。
據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資金辦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9月11日,《捉妖記》累計票房24.29億元,觀影人次6543萬,打破了《速度與激情7》24.27億元票房紀錄和6245萬的觀影人次紀錄,成為中國影史票房新冠軍。
這部耗時6年投資3.5億元的電影,大概估算制片方至少已經賺了6.1億元。
北京文化2014年8月19日發布的公告稱,擬定增募資不超過33.14億元,并拿出其中25.2億元用于收購世紀伙伴、浙江星河(參與《捉妖記》制作的公司)、拉薩群像100%股權。北京文化間接收購了《捉妖記》的主要投資方后,股票也是連續漲停。
還有個人不得不提,《捉妖記》最年輕的投資人董子健。1993年出生,他最為人注目的身份,仍是“王京花的兒子”。從美國回國后,董子健成立了浙江三樂影業公司。第二筆生意,就是投資《捉妖記》。董子健的名字在片尾緊隨王京花——王京花實際控股的浙江星河文化。
結語: 文化娛樂是大眾的精神食糧,移動互聯網用戶7.3億,其中文化娛樂滲透率高達88%,僅網絡視頻用戶規模4.39億。內容作為“口紅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逆勢上升。粉絲愿意且有能力為偶像買單造就了明星IP的產生,另一邊文化娛樂IP作品從根本上促成了粉絲經濟結構的成熟。
從《花千骨》、《瑯琊榜》、《羋月傳》、《尋龍訣》來看,大致運作模式是:購買熱門IP、制造話題、拍劇、游戲同步、明星效應等等然后變現。都是熱門小說IP將電影、電視劇、游戲等領域打通,這也是未來跨界商業化的核心。
熱門的IP都需要有長期優質的受眾積累,少年陪伴的書籍隨著年齡的增長烙上了“情懷”的印記,隨著影游等多方面聯動,引發滾雪球效應。當下《明妃傳》熱播、《誅仙》、《九州海上牧云記》正在拍攝中。2015年IP市場的整盤后, 2016年將迎來高速發展。
大眾消費升級,泛娛樂化備受資本追捧。2016年3月30日,北京海航大廈萬豪酒店,由清科集團、投資界主辦的“2016中國文化娛樂產業投資峰會|Venture 50文化娛樂專場”火熱上演。文娛創客“約會”頂尖投資機構,行業趨勢一網打盡、頭腦風暴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