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是個工具,不用太過神化,要學會擁抱融合即可,這個時代不缺概念和故事,缺踏踏實實做事的人。”

?“?作者從外環境對農村的影響來談農村在互聯網化的格局下所面臨的變革,流于膚淺。農村需要什么?什么地區的農村?農村的經濟文化形態等等均未能涉及,因此在深度和信息量上比較不足,無法透徹的把問題剖析清楚。”

在近兩年的微信紅包和支付寶紅包的洗禮下,許多農村人的跨年方式從看春晚變成了搖一搖、集五福,互相的問候從“你吃過了嗎”到“你搖到了嗎”?
這幾年,隨著農村通信設施的不斷完善,農村信息化快速發展,互聯網深入鄉村帶來的變化是潛移默化的,伴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技術的發展,農村生活方式和文化也隨之悄然改變。紅包文化盛行的背后,折射的只是農村買賣電商化、娛樂線上化、返鄉創業等等被改變的一角。
可以預測,不出兩年,電商交易在我國的大部分農村將成為人們生活必備技能。目前,通過京東、淘寶來購買生活用品已經越來越被農村人所接受。從當地有什么買什 么到想要什么上網買;從農產品土特產等人來買到上網主動尋找買家。交易方式從點到點變成點到面,這是農村交易發展的趨勢。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 下,農村市場的需求也在不斷升級。但目前縣域零售業相對落后,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多元化的消費需求。在本地,消費者可能要面臨“買不到”、“買到貴”、“貨 不正”等問題,網絡渠道的普及恰好解決了這方面的需求,農村消費者可以和城市消費者一樣,享受全國甚至世界各地多樣化、性價比好的產品,且隨著物流的布 局,貨物在路上的時間將大幅縮短,越來越多消費者享受到送貨上門的服務。
中國市場的電商滲透率已經是世界領先,縣域購物的勢頭增長更是猛 烈。來看一組最新的數據,2015年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大網絡零售市場。去年的前10個月網絡零售總額已達2.95萬億元。阿里公布的數據顯示,在阿里 巴巴零售平臺上,2014年縣域移動購物金額突破2000億元,同比增速超過250%,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
在移動互聯網+創業浪潮下, 面向農村的電商服務更加多元化。從幫助農村消費者購買產品,到幫助他們出售產品,農產品的出售渠道增多。新華社在今年的春節報道中,就舉了一個例子,山西 省晉中市張蘭鎮張村村民張風林春節前用幾百斤玉米從一家名為“田農寶”的以糧換物網站上換回了一部新手機。“我既買了東西還從網上賣了糧食。一斤玉米的價 格還能比市場收購價高出1毛2分錢,互聯網真是個好東西。”
幾年前,京東、阿里巴巴、蘇寧、京東就相繼高調提出“互聯網+農村”的戰略。京 東主動接入農業部的“信息進村入戶”項目,直接對接全國農村信息服務站,將其作為網絡代購點,以及農村物流的配送站和自提點,希望用“縣級服務中心”模式 來撬動農村市場。阿里則展開淘寶下鄉運動,打造一個“消費品下鄉、農村產品進城”的雙向流通體系,并提供包括金融在內的綜合服務。蘇寧云商2015年計劃 建成1500家蘇寧易購服務站,并計劃在5年內建立一萬家,深入全國鄉村,從渠道建設層面打通“農村電商”。這些布局無疑加速了農村電商的發展。
互聯網為農村帶來的,除了交易方式的轉變外,影響最大的還是娛樂方式的改變。互聯網帶來的海量資源和信息,填補了因為娛樂設施缺乏而導致的精神空虛。上網瀏覽新聞、玩網絡游戲、看電影、聽音樂、看小說成為越來越多農村人的休閑方式。
特別是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娛樂正在侵占農村移動互聯網市場。農村居民對于移動端的新聞資訊、小說、微博、購物網站、生活服務網站、軟件下載、地圖、音樂、視頻、圖片、博客、游戲、社交等類型的應用使用率越來越高。
但 對于農村網民而言,泛娛樂化功能的過于普及不一定是好事,說明在他們眼中互聯網尚未從單純的娛樂工具轉變為可提供多元服務的應用平臺。當城市人的興趣已經 從基于信息獲取和溝通娛樂需求的個性化應用,發展到與金融、醫療、教育、交通等深度服務,習慣用手機購物、買機票、預約出租車時,絕大多數農村網民使用手 機依然停留在打游戲、看新聞、看小說的階段。
在涉農電商的帶動下,農村成為未來“互聯網+”發展的一個必爭大市場。在馬云“涉農電商未來會是一片藍海”的論調下,這兩年各大電商在農村的布局都是大手筆。布局的背后需要大量的人才支撐。
農村電商的市場前景被一些外出務工的年輕人、大學畢業生認可,可以預見,在農村電商的帶動下,大批的農民工和大學畢業生將回流到農村,回到家鄉參與農村電商服務站、物流等環節的建設。
且去年年中,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支持農民工等人員返鄉創業的意見》,鼓勵輸出地資源對接輸入地市場帶動返鄉創業。原本從農村出城,到現在的年輕人選擇性回到農村,人才開始反流。
未來,對于“互聯網+農村”新型商業模式的探索將會帶動更多的人才向農村流動。
農村這些在互聯網應用下形成的轉變無疑是讓人欣喜的,在市場化、國際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加快推進農村信息化轉變是大勢所趨。但是城鄉之間的“數字鴻溝” 仍然在加大加深,數據顯示,我國農村網民規模達1.86億,與2014年底相比增加800萬。目前城鎮地區與農村地區的互聯網普及率分別為64.2%和 30.1%,相差34.1個百分點。農村地區10-40歲人群的互聯網普及率比城鎮地區低15-27個百分點。
這串數字說明很多問題。由于我國長期以來城鄉經濟發展的“二元結構”,在大力支持城市建設的同時,導致部分農村地區網絡使用基礎建設薄弱,村民網絡基礎知識匱乏,從硬件和軟件上都限制了農民對互聯網的使用。
因為智能手機的普及,推動了互聯網的使用普及,但如果硬件設施不改善,隨著時間的推移,城鄉之間的互聯網發展差距肯定會進一步擴大。目前最迫切需要改善的,就是農村在通信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
國 務院辦公廳2015年印發《關于加快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推進網絡提速降費的指導意見》,指出要加快推進全光纖網絡城市和4G網絡建設,2015年網絡建設投 資超過4300億元,2016—2017年累計投資不低于7000億元,總投資1.13萬億建設網絡,還將實現農村4G全覆蓋。
各大通信商也在解決接入設備的問題。在整體市場競爭加劇的背景下,電信運營商通過對農村地區硬件和網絡的完善來帶動農村地區市場的增長成為趨勢。比如移動就在大力推動農村4G網絡建設,和各地政府合作打造村村通高速信息網絡,打通農村信息通信的最后一公里。
只有在硬件和網絡完善的基礎上,未來互聯網才能帶給農村更大的可能。
【作者于斌是潮起創始人,微博@互聯網分析師于斌,微信個人號117821818,訂閱號“互聯網分析師于斌 ityubin”】
真實記錄雙創大背景下,你家鄉的創業環境、創業人物和發生的變化,通過你的文字,展現全國各地真實的創業風貌。
1、創業故事。家鄉的創業人物和創業故事(包括不同階段、不同業態的創業);
2、創業觀察。從客觀角度觀察三四線城市創業氛圍、特色,進行獨到分析;
3、新風向或創業復盤。目前值得創業者關注的方向,或個人年度復盤的創業干貨
4、區域創業。結合區域特色的地方創業新方向、新思路。
體裁不限,字數1500字左右。
即日起到2月26日截止。
ganhuo@startup-partner.com
優秀征文將在思達派(www.startup-partner.com)、創頭條(www.china0114.com)、3W咖啡、夢想+、WorkInn,蜂巢、雙創觀察、雙創時代等創業媒體刊載,更有可能獲得思達派大獎。
思達派為熱心投稿的創業者和網友,精心準備了豐厚的獎品:
一等獎(1名):樂視超級電視(50寸)
二等獎(1名):ipad mini2
三等獎(4名):華為m2平板電腦(2名)、喵小瞳智能行車記錄儀(2名)
優秀獎(10-30名):優康牛肉200元禮盒、200元京東卡等
(注:優秀獎數量將根據來稿數量和質量,評選獲獎人數)
征文入選刊載后方有參與大獎評選的資格。大獎評選將依據征文影響力和傳播量為考評指標。
與此同時,我們還邀請米倉資本、險峰長青、景林資本、北極光創投等機構投資人,參與作品評選。
電話:18600040560,李先生。郵箱:hezuo@startup-partner.com
*本次征文應為獨家投稿。如果一稿多投,思達派有權拒絕采納。
*思達派保留對征文的編輯權益和最終解釋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