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云在云棲大會·北京峰會今天召開,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阿里云總裁胡曉明首次全面揭幕阿里產業AI布局和生態:以阿里云為基礎,從家居、零售、出行、金融和智能城市、智能工業6大方面展開的產業布局,以及從視覺、語音、算法到芯片構建的立體合作伙伴生態。阿里的人工智能項目“ET大腦”也升級為開放的AI生態,還啟動“千里馬計劃”,通過賽事來招募合作伙伴。
12月20日,阿里云在云棲大會·北京峰會召開。作為2017年阿里云棲大會最后一場,會議召開前阿里官方號做足了噱頭,一系列預熱用“重磅”、“史無前例”等形容詞吸引眼球。在本次大會上,阿里云總裁胡曉明首次全面揭幕了阿里的AI布局。
人工智能的發展要去泡沫化,下一站將是“產業AI”
上午的主題演講中,阿里巴巴集團資深副總裁、阿里云總裁胡曉明闡述了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布局,并提出 “AI for Industries”(產業AI)的理念,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要去泡沫化,下一站將是“產業AI”。
阿里云深度參與生態構建,學術和開發者方面,在阿里云的體系中,已經有2所大數據國家工程實驗室,天池平臺聚集了11萬+數據開發者,AUCP計劃讓大數據、AI相關課程部署到了307所中國大學。
產業上,阿里云現在已經與多家AI公司合作,正如胡曉明給出的PPT展示的這樣,從視覺、語音、算法到芯片,一個阿里云的AI生態正在崛起。

胡曉明表示,人工智能不僅是概念上的,更是產業上的。如果用一句話形容阿里云的AI策略,那就是“場景驅動,產業集中”。
下圖是阿里巴巴首次公開展示的AI布局圖,除了“達摩院”沒有出現,其他架構和方向應該是迄今為止最完整的版本了:


阿里云人工智能ET大腦:啟動“千里馬計劃”,通過賽事招募合作伙伴
阿里云AI首席科學家閔萬里在會上介紹了阿里云人工智能ET大腦。在援引愛因斯坦和天文發現歷程的描述中,ET大腦被定位為全球首個類腦架構AI,具備量子拓撲核心能力。
一年前,同樣是在北京,阿里云發布了阿里云人工智能ET。ET全面整合了阿里巴巴的語音、圖像、人臉、自然語言理解等能力。一年之后,阿里云將ET從單點的技能升級為具備全局智能的ET大腦。
閔萬里說:“阿里云ET大腦將AI技術、云計算大數據能力與垂直領域行業知識相結合,基于類腦神經元網絡物理架構及模糊認知反演理論,實現從單點智能到多體智能的技術跨越,打造出具備多維感知、全局洞察、實時決策、持續進化等類腦認知能力的超級智能體。”
在阿里云公布的架構圖中,ET大腦被設定成一個開放的AI生態。阿里云AI首席科學家閔萬里現場宣布啟動圍繞ET大腦的“千里馬計劃”,這項計劃旨在通過賽事的形式公開招募全球AI領域的頂級合作伙伴共建ET大腦,并落地到更多產業。
飛天共振:阿里云牽手傳統行業巨頭5大發布,上天入地下海,哪里都有
在北京云棲大會上,阿里與分別與電信云、寶馬(中國)、新華書店、隆平高科、創頭條等企業現場達成戰略合作,阿里云將在云服務與安全、車聯網零售、金融、創業孵化等領域附能行業,共同構建商業生態圈。
1、ET航空大腦,又一個深入行業的ET大腦

阿里云機器智能首席科學家閔萬里揭幕的ET航空大腦,這也是又一個ET行業大腦。ET航空大腦與首都機場合作推出,對于這個“大腦”的性能,閔萬里給出了一組數字:每天調度1700架次航班,每次分配機位50秒,每天節約旅客時間5000小時。閔萬里介紹,為了更好地安排這1700架次航班的停機位,航空大腦首先學習了飛機機型、起落時間,機場停機位、跑道、滑道位置,擺渡車容量、數量等十多個維度的基本知識,通過建立巧妙的數學模型,以特殊設計的智能算法,全面考慮約束條件和臨時調整。
一句話概括一下,對普通人最大的影響是,未來你將有更多的機會乘坐直接抵達機場廊橋的飛機,減少擺渡車的使用。
2、AliOS Lite正式開源:用于智能處理的輕量級嵌入式操作系統

繼10月在杭州云棲大會上AliOS 總裁胡曉明宣布,面向IoT領域的輕量級物聯網嵌入式操作系統AliOS Things正式開源后,今天另一款面向IoT領域的輕量化操作系統,AliOS Lite 也宣布了開源。相比 AliOS Things,AliOS Lite支持更多任務處理,支持語音交互、視覺計算等智能處理,適用于CPU性能和內存需求較低(最低可支持256MB)的IoT設備,例如智能音箱、智能手表、智能攝像頭等。
目前已經有包括英特爾(Intel)、恩智浦(NXP)、聯發科技(MediaTek)、展訊(Spreadtrum)等17家主流芯片廠商計劃支持AliOS Lite,將共同為更多輕量級智能硬件企業提供核心基礎能力。2018年,AliOS的將會在多個平臺上開源。
3、與寶馬合作,開發車家場景數字化服務

圖為阿里云首席智聯網科學家柯鎮(上圖左)和寶馬(中國)服務有限公司副總裁鄭昭東合影
阿里云與寶馬中國正式對外宣布,雙方將聯合開發“車家場景數字化服務”,將在2018年上半年上線,計劃用于寶馬在中國銷售的所有具備云端互聯的車型。服務將基于BMW云端互聯、阿里云Link物聯網平臺,屆時寶馬汽車車主可以在家中使用支持阿里云Link Voice技術的人工智能音箱,實現遠程場景下語音詢問諸如“實時續航里程、車窗是否已關閉、目前車門狀態”等車輛信息查詢、狀態詢問等功能。
4、阿里云創學院,創新創業教育培訓

創頭條與阿里巴巴創新中心共同宣布成立創新創業賦能平臺——阿里云創學院,目標是成為最具行業影響力的創新創業教育培訓品牌。阿里云創學院將結合阿里巴巴豐富的線上線下資源及創頭條豐富的創新創業服務能力,通過知識賦能、科技賦能、資源賦能等完整體系,幫助傳統企業轉型升級,助力創業者更好成長。
ET大腦生態:金融、制造、汽車、零售、城市、家居6大方向立體布局
阿里云的ET大腦在金融、制造、智能出行、智能城市和智能家居這6大方面的進展:
ET金融大腦:具備了智能風控、千人千面、關系網絡、智能客服等能力的智能決策金融方案,ET金融大腦在大會PPT上,被譽為“承載中國金融行業最耀眼的變化”。ET金融大腦以分布式、移動化、數據智能和區塊鏈為基礎,輔助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機構實現對貸款、征信、保險等業務的智能決策及風控監管。胡曉明在演講中介紹,利用阿里云的AI和大數據解決方案,南京銀行申請貸款人工視頻驗證過程,整體減少了54%的時間,浙商銀行對信用卡激活預測效率提升5倍,流失預測率精準率大約提升7倍。
ET工業大腦,改變制造業。天合光能太陽能新能源生產企業,把電池的良品率提升7%,效益數千萬,合作模式是按效果付費。恒逸集團利用AI,燃煤效率得到提升,把能耗降低3%以上。胡曉明還特別提到,與絕大多數數據科學家不同,阿里云的數據科學家會下到車間,去了解生產問題。
ET城市大腦: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公共系統。杭州通過讓大腦接管128個路口紅綠燈,對數據全量分析,優化道路的運行效率和速度,讓通行時間減少15.3%。城市骨干的高架路通行時間減少4.6分鐘,而且這是在沒有拓寬道路,沒有進行其他大規模干預的情況下實現的,只是讓攝像頭看到并判斷,在試點道路上主動發現交通事故500次以上,準確率達90%以上。輛車相擦之后,攝像頭會傳到后臺,民警迅速出警,把交通擁堵的時間降低。
智能零售:阿里云將智能零售標榜為“史上最大規模人機協同”。以機器人客服“阿里小蜜”為例,雙11當天承擔95%的客服咨詢,機器智能推薦系統在雙11當天生成超過567億個專屬貨架,AI設計師“魯班”在雙11期間設計4.1億張海報,阿里云華北數據運維中心機器人,接替了運維人員30%的重復性工作。
智能出行:胡曉明介紹了斑馬智能出行解決方案。目前已經有40萬輛汽車搭載了AliOS,上路時間超6000萬小時。每個月活躍度99%,比手機還高。據胡曉明介紹,智能汽車使用最多的功能是用手機遙控開啟后備箱,讓快遞員放進包裹,然后用手機關閉后備箱。
智能家庭:阿里云構建了一站式開發平臺,從底層的嵌入式OS“AliOS Things”和邊緣計算Link Edge,到上層的垂直行業開發平臺及最上層的行業Saas應用,連接到物聯網云市場,這一系列都通過天貓精靈完成,天貓精靈雙11當天出貨100萬以上。

AI賦能行業,阿里有三大原則
在北京云棲大會上,胡曉明闡述了阿里巴巴在人工智能上的理念:“AI for Industries”(產業AI),他認為人工智能的發展要去泡沫化,下一站將是“產業AI”。
過去每一次產業革命,都是技術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從而引發經濟和社會變革,AI也不例外。胡曉明認為,未來AI要深入各行各業,去解決生活、生產和社會環境中遇到的棘手問題,這樣才能引領真正的產業革命。
阿里巴巴對人工智能有三個判斷,可以視為阿里AI賦能行業的原則:第一,必須要有場景驅動。人工智能在解決什么問題,為這個社會的成本降低了多少,效率提高了多少;第二,在人工智能背后是否是有足夠的數據來驅動AI能力的提升;第三是否是有足夠的計算能力,支撐我們的算法、深度學習可以發生。“只有三個場景同時具備的前提下,人工智能才會有價值”
目前,阿里巴巴在城市、工業、零售、金融、汽車、家庭等多個場景推出ET大腦等“產業AI”方案,這些能力、產品和解決方案都通過阿里云服務于各行各業。
新智元正在創建深度學習專業社群,會不定期舉辦分享交流活動,加群請聯系小助手微信:aiera2015申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