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優機股份在北交所正式上市,北交所上市公司達到100家,標志著北交所升入一個新量級、又上一個新里程。
自精選層2020年7月27日開市已近2年,上市達100家算正常速度,隨著北交所配套改革政策逐步完善以及分層制度改后創新層的大規模擴容,北交所的上市步伐將會加快、質地也會越來越好。
上市公司質地決定著交易所的質地,所以北交所也迫切需要上市一批高質量的企業,新三板評論認為可以從三方面來提升企業質地:
一是給予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單項冠軍企業更通暢的北交所上市“快車道”;
二是吸引更多的上市公司子公司來北交所;
三是適度放開行業限制,積極接納無法申請科創板、創業板但又不屬北交所負面清單的行業公司。
北交所作為中國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抓手,其直接意義就是健全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完善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錯位發展、互聯互通,建設中國特色現代資本市場,助力創新型中小企業借力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實現共同富裕,高效解決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三難”融資難、上市難和退出難。
從北交所開市時的71家精選層平移股票,到新增30家、成功轉科創板1家、合格投資者數量超500萬戶,都凸現著北交所投融資的吸引力。

新三板評論相信隨著北交所的深化改革和配套政策的逐步完善,企業融資額將持續增長,市場交易將持續放大,合格投資者將持續新增,場外資金將持續進場,中介服務機構將持續增多,實現市場活躍度整體增強。并將充分發揮“龍頭”撬動作用和“反哺”功能,做活新三板基礎層,做強新三板創新層,共同助力創新型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進入百家新里程的北交所,勢必要開啟北交所新征程,新三板評論認為可能的改革征程有三:
一是發布北交所指數方案,落地北證指數,動員市場開發指數產品,北交所上市公司進入新量級,具備了充分的樣本基礎,今年底可能上市家數在150家左右,北交所指數落地也指日可待了;
二是引進做市交易落地混合交易制度,北交所擁有眾新三板做市商、做市企業和做市交易者的先天優勢及現成基礎;
三是降低市場參與成本,包括降低交易手續費、改革現金打新模式、引進新代碼、融資融券等。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