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奧迪威(832491.NQ)、鑫匯科(831167.NQ)在北交所公開發行及上市申請獲上市委審議通過,北交所成功過會企業累計達100家。這也意味著,北交所很快就將迎來第100家上市公司。
作為服務于創新型中小企業的主陣地,北交所聚集了眾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創新型中小企業”與“專精特新”之間是什么關系?)
早在去年11月23日國新辦舉行的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工信部副部長徐曉蘭就曾向媒體介紹:“(2021年)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開市,81家首批上市企業中有一半以上是‘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其中16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直通北交所(ID:tobse666)近期統計還發現,自北交所開市至今,證監會新同意注冊的10家上市公司中有8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在北交所上市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也即將達到19家。
也就是說,目前北交所上市企業中50%以上屬于“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近1/5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
在這100家公司中已成功注冊的公司總計94家,其中已上市交易的公司89家,則成電子(837821.NQ)等5家公司已注冊生效但未發行。此外,鑫匯科、奧迪威等5家已過會尚未注冊,科創新材(833580.NQ)1家已向證監會報送了北交所上市注冊申請。
近期,北交所新股審核節奏明顯提速,北交所上市委審核已連續兩周保持“一周兩審”的節奏。
專家認為北交所正進入擴規模、增效率的發展階段。
3月,北交所相關負責人就曾公開表示“希望北交所能夠實現發行上市常態化,而且這個常態化不是低水平的常態化,一定是高水平、高效率的。”
“形成初步規模,實現高質量的企業持續供給是當前北交所高質量建設的重中之重。”北交所該負責人也曾表示。
2021年,北交所的主要任務是搭架子。今年的主要任務則是擴大規模,提高上市公司“質”和“量”。
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申報北交所上市須先進入新三板創新層。北交所審核提速的信號也帶動了新三板公司的上市熱情。
隨著今年第一次分層時間臨近,不少基礎層在備戰“升層”到創新層的同時,也宣布進入北交所上市輔導。從新三板基礎層已經披露2021年年報的公司來看,一些公司的業績不僅符合升入創新層的標準,也達到了北交所上市的財務要求。
公開信息顯示,目前符合北交所上市財務要求的公司已逾千家,正在進行上市輔導的企業近300家,其中高技術制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占比超過四成。
專家按照目前的審核節奏推測,到2022年底北交所上市公司規模有望擴至200家。
不過,在北交所IPO審核節奏提速的同時,上市委審議也開始出現“暫緩審議”的案例。
3月底,北交所官網發布的2022年第10次審議會議結果,2家上會企業“一過一緩”。其中三維股份(831834.NQ)被“暫緩審議”,這也是北交所首現“暫緩審議”企業。
上市委審議意見要求三維股份進一步論證現有ERP系統能否有效發揮保證財務報表真實性、準確性的作用;要求申報會計師對三維股份財務基礎及內部控制有效性實施針對性審計程序;要求保薦機構、申報會計師、發行人律師補充核查實際控制人境外資金流水情況,并論證三維股份在歷年大額分紅且持有大額現金的情況下募集資金投入新的項目及補充流動資金的必要性與合理性。
除了財務報表之外,在三維股份的審議意見里上市委特別要求公司補充說明與外幣資金安全相關的問題。
近期第二家被上市委出具“暫緩審議”的企業就是天濟草堂(871129.NQ)。
根據北交所上市委員會2022年第13次會議結果公告顯示,天濟草堂上會結果為“暫緩審議”。審議意見要求天濟草堂的保薦機構、申報會計師進一步核查天濟草堂收入的真實性等;要求天濟草堂說明銷售費用占比較高的具體原因、合理性及真實性;要求保薦機構及申報會計師說明對市場推廣費各明細項目的具體核查方式和核查結論。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此次北交所上市委特別關注到“市場推廣費用”問題。審議意見要求天濟草堂充分闡述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和未來經營計劃,若市場條件發生變化,無高額市場推廣費用支撐下,是否能保持現有市場份額。
除這兩家企業外,北交所成立以來上市委已審核的其余16家公司全部順利過會。
(完)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