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物行業的發展,資本進入賦能階段,針對企業資金需求直接入股投資或其他資本對接的干細胞醫療模式逐漸成熟。
以組織工程和細胞治療為代表的再生醫學是最具發展潛力的生物產業,有望成為醫療健康領域繼藥物和器械治療之后的支柱產業。
根據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管理的臨床研究登記系統(Clinicaltrials.gov)統計顯示,至2021年8月止,全世界已登記的干細胞臨床研究項目共計5903項。
伴隨全球的細胞產業發展,我國細胞研究也拉開序幕。
01
這是一個典型的高校科研團隊全職創業的案例。
時間回到2010年,清華大學醫學院杜亞楠教授從哈佛醫學院回國后即從事基礎性研究,經過8年時間,其團隊實現技術開發到成果轉化的跨越,由他領銜創建的華龕生物正式成立。據了解,創始團隊均來自國外高校及清華大學的博士研究生,具有多年的生物醫藥研發與運營管理經驗。
從2020年到2021年,公司完成了從天使輪到億元融資的巨大轉變。
并在去年11月15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官網公示的2021年度第七批擬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名單中,華龕生物通過申報審核,成功入選。
華龕生物的產品與服務,廣泛應用于基因與細胞治療、細胞外囊泡、疫苗及蛋白產品等生產的上游工藝開發。在再生醫學、類器官與食品科技(細胞培養肉等)領域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隨著生物制藥進入CGT(細胞基因療法)時代,細胞藥物成為繼小分子藥物、蛋白核酸類藥物之后的第三次藥物革命,行業對細胞大規模制備生產工藝提出全新要求。如何提高干細胞數量及質量,滿足干細胞治療產品臨床應用的實際需求是干細胞產業化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華龕生物自主研發的3D微載體,于2020年12月7日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CDE)藥用輔料資質備案(登記號:F20200000496)并獲得批準,同時再2021年4月,該產品獲得美國FDA DMF藥用輔料資質(DMF#:35481)該產品為全球首款可用于細胞藥物開發的藥用輔料。
其中作為華龕生物的核心產品3D TableTrix?微載片(微載體),可用于貼壁細胞的培養并實現細胞、病毒、細胞產物的收獲。并且可以根據細胞種類進行細胞微環境的定制化設計;通過特異性裂解技術,能夠實現細胞100%收獲。
為實現3D細胞的高質量規模化培養,華龕生物基于核心技術產品3D TableTrix??細胞微載體及3D FloTrix??動態培養工藝,充分考量流體力學、過程控制參數等因素,自主研創并推出了3D FloTrix??vivaSPIN?自動化生物反應器,采用頂級衛生等級的罐體設計,可在C+A級環境下實現可靠的封閉式細胞培養。
同時,華龕生物還基于3D微載體細胞培養技術,在選擇了合適的生物反應器和微載體后,細胞制備企業還應根據自己的細胞類型、細胞庫的設立、細胞質量控制節點、細胞終產品的劑型以及臨床適應癥等因素,華龕生物進一步開發3D FloTrix?細胞大規模全自動化制備工藝系統。
根據不同組織來源的間充質干細胞生長特性,定制化的設計干細胞三維擴增培養工藝參數,不僅滿足干細胞擴增數量的需求,更能滿足間充質干細胞的基本生物學屬性、微生物學安全性、生物學安全性及生物學有效性等。
02
當下,全球細胞行業產業化,正面臨細胞制備的規模化、成本、均一性等挑戰。面對生物賽道行業競爭愈演愈烈趨勢,緊抓機遇,積極推動產業智造升級便成為行業致勝的關鍵一環。
作為專注于打造3D細胞智能平臺的華龕生物在疫苗、抗體藥物、病毒生產等產業鏈較為成熟的領域,其核心產品蓄勢發力,正成為打破國際壟斷的關鍵原輔料、實現產業優化升級替代,且細胞培養量和病毒生產量均顯著優于傳統的進口產品。
針對細胞藥物制劑生產制備,華龕生物開發出了兩款藥用輔料產品:明膠微載體和細胞用明膠微載片。在基因與細胞治療、再生醫學等新興藍海市場,華龕生物的微載體是全球首款具備藥用輔料資質且能夠滿足細胞治療領域臨床應用需求的商業化產品,整體解決方案在全球范圍內處于領先地位。
截至目前,華龕生物已服務干細胞、疫苗、基因治療、免疫治療等領域產業龍頭客戶上百家,并與多家醫療機構、科研高校等達成戰略合作協議。2022年初,公司GMP生產平臺已擴建至4000平米,新建1200L微載體生產線;研發與轉化平臺擴建至5000平米,其中包括1000余平的CDMO平臺。值得一提的是華龕生物天津分公司GMP車間完成擴建并于今年2月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
除推動產業升級外,華龕生物還與拓弘康恒、貝來生物等公司達成戰略合作,依托自身優勢,共建生物可降解微載體的干細胞3D大規模擴增生產平臺以及3D微載體技術的干細胞轉化應用平臺。
03
如今,隨著創新性生物治療技術的快速發展,包括細胞療法在內的一些新技術、新應用、新成果不斷涌現,細胞治療時代已悄然到來。
根據CB Insights2016-2021年全球細胞療法融資事件及金額變化趨勢,近 5 年,全球細胞療法融資事件與融資金額整體呈增長狀態。2021年融資更是迎來新一輪高潮,其小分子藥、大分子藥、細胞治療仍是Top 3的賽道,備受青睞。
縱觀華龕生物融資歷程,早在2019年8月—2020年8月,華龕生物宣布完成數千萬元的天使輪和A輪融資,由國科嘉和、德同資本、首發展集團常見投資、水木清華校友基金、華控基石基金團隊等投資,瞄準干細胞新藥領域。隨后在2021年4月28日宣布完成數千萬元人民幣A+輪股權融資,由本草資本領投,前期投資方某國際產業集團持續追加投資,全速打造細胞藥物3D規模化“智造”工藝平臺。
而在近日宣布完成的近3億元B輪融資中,由高榕資本、中金資本旗下中金啟德基金和中金啟元國家新興產業創業投資引導基金聯合領投,中國科興、國藥中生、洪泰基金、愛博清石、源慧資本、沂景資本等跟投,老股東本草資本、德同資本等投資機構與某國際知名生命科學產業集團繼續跟投。融資資金將用于研發升級、擴大核心產品產能、豐富產品線與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拓展國際化業務與CDMO業務等。
高榕資本合伙人楊昆表示,“今天發展細胞產業已不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必答題。華龕生物作為細胞產業上游制造領域的領跑者,基于核心技術壁壘、全流程工藝解決方案,以及對市場需求的深刻理解,幫助創新型疫苗、新型細胞和基因療法等帶來全新的高質量解決方案,也推動3D細胞培養科學不斷向前發展。期待華龕生物的產品和技術應用于更多生命科學領域與更多市場地區,為行業供給優質的細胞‘土壤’。”
華龕生物是2019年“創業北京”大賽獲獎項目,由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推薦至北京四板市場大學生創業板,獲得了人才政策、人才招聘、股債融資、規范輔導、上市加速等服務。
對于未來發展目標,華龕生物聯合創始人、CEO劉偉劉偉表示,“在實現細胞規模化、定制化培養以后,下一個目標是生產制備流程真正的自動化、智能化乃至無人化。未來,我們期望能夠結合先進的AI、大數據、工業自動化等技術,與產業合作伙伴共同推進細胞產業進入工業4.0時代。
(完)
關于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大學生創業板
為貫徹“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部署,進一步完善大學生創業服務體系,提升服務精準性和有效性,激勵和扶持畢業生群體在京創新創業,2016年6月30日,由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北京股權交易中心共建,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海淀區人民政府協建大學生創業服務平臺和大學生創業板正式啟動。
大創板依托區域性股權市場功能定位,為畢業未滿5年的畢業生創業企業(含留學歸國人員)提供集人才政策、人才招聘等政策服務,以及孵化培育、融資服務、創業診斷、規范發展和轉板上市等專業化資本市場服務,旨在激勵和扶持畢業生創業群體在京更好創新創業。截至2022年2月末,通過“創業帶動就業、資本支持創新”的服務模式,大創板展示企業數量累計達到213家,注冊資本近15億元,企業累計融資額超32億元,帶動就業人數近5000人。大創板孵化培育基地合作單位12個。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