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沉舟
“為什么近幾年政府引導的創投基金常面臨困境?”清華五道口科創管理與服務公益班學員、成都生產力促進中心書記、主任曾蓉在“科技金融之孵化”主題分享時表示。
“如果不創新,僅僅是把科技金融作為一個政策來下達,這個工作很難產生實效。我們用了六年時間,搭建了‘科創投(天使投資)+科創貸(信用貸款)+科創貼(科技金融資助)’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和服務產品,科創貸產品實現了對蓉城科創板軍團的全覆蓋。”曾蓉告訴創頭條。

“蓉城”成都的這支科創板軍團包括:生物獨角獸成都先導(總市值超142億);通信及電子設備盟升電子(市值超119億)以及苑東生物(市值約63億)和泰川物聯。
這對于習慣了市場化VC\PE資本鋪路助力的企業或指出一條新的路徑:初創企業的融資,政府的路亦可一試?
以下是創頭條和曾蓉訪談,略有刪減:
高科技初創企業融資難
創:市面上概念多的是“金融科技”,很少聽過“科技金融”。什么是“科技金融”?
科技金融的概念其實時間不短,只是之前較缺少對外系統性的表達。系統來講,科技金融是促進科技開發、成果轉化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與金融服務,由政府、企業、市場、社會中介機構等主體參與,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現在其實各個地方政府都在做,科技金融最大的特色是以為政府引導,不以盈利為目的,具有財政屬性和金融屬性。現在許多地方政府都針對各地不同的特色展開各項工作。
創:科技金融能做哪些事?
科技金融的范疇比較廣泛,包括政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科技信貸、投貸聯動、融資擔保、貸款風險補償、多層次資本市場、科技保險、知識產權證券化以及科技租賃等各種政策工具。
創:政府為什么要做科技金融?
科技金融的本質是探索“優良科技資源激活金融資本、金融資本催生優良科技資源”的有效途徑。
從企業需求來看,企業的問題在于不會融(分不清債權和股權融資的區別);融得難(融資渠道窄、產品少,缺抵押);融得難(金融機構決策鏈條長,審貸環節多)以及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高帶來的融得慢問題。
而從機構角度來看,要挖掘出企業真實的融資需求,要解決科技型企業高風險高成長高收益的矛盾,要解決金融機構的規模效益,掌握捕獲優質項目的邏輯。
創:成都科技局早期是怎么起步的?最為關心的優質項目問題,是怎樣捕獲的?
早期我們也沒有那么多優質的項目和資源,依托政府現有的資源,在起步階段我們在2014年搭了一個線上的“一網兩庫”平臺。?
“一網”指的是 “科創通”,一個創新創業服務網,截至目前共登記的創新企業團隊2.8萬家、投融資機構200多家。涵蓋了投融資、技術轉移、檢驗檢測認定、知識產權、創業孵化、財稅和法律咨務等科技服務產品2528款、孵化載體250家。
“兩庫”也就是“高新技術企業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庫”,現在我們收錄的這兩類科技型企業超過10000家。從科研人員、研發投入、科技成果等科技視角去看科技型企業。?
所以基本上,我們能在第一時間實現對全市優質創新資源和潛力增長企業的全覆蓋,這也是我們可以從很早階段發現優質的、高成長性的硬科技類的企業項目的關鍵前提。
其實,政府里有大量且一手的創新創業數據,有做科技金融孵化的天然基因,將數據、政策和金融產品有機的結合,就能產生良好的效果,只是早些年間沒有被專門利用。
當線上的資源積累到一定的階段,我們開始做線下。基于市場化思維和商業邏輯,我們做產品設計,推出了“科創貸”、“科創投”和“科創貼”三種產品。
企業應該學會用“信用”來融資
創:什么是科創貸?
“科創貸”是基于科技企業輕資產、抵押物少、現金流不足問題,設立了規模為4億元的債權融資風險補償專項資金,建立了“增信+補償”債權融資創新機制,通過風險補償資金池幫助輕資產的科技企業進行增信,利用股權、知識產權及信用獲得銀行信用貸款。為解決科技型中小企業聯合銀行提供債權融資服務。我們的想法和做法是用企業的“信用體系”來貸款,助推銀行資本投入科技創新。
一般情況下,企業在早期很少拿到傳統銀行的貸款,輕資產的科技企業缺少抵押物,銀行又看不懂企業的商業邏輯;企業也不理解,為什么自己的商業模型明明是健康的,卻最后只能拿到或者根本拿不到銀行的信貸額度。
和大的項目相比,對于傳統銀行來說,即便一個小的貸款業務要走的流程都是全套的,所以很容易理解為什么小額融資項目很難獲批,因為銀行會取舍。?
為此,政府出臺了相關政策,通過創新“增信+補償+風險分擔”債權融資機制,聯合擔保、保險等金融機構推出“科創貸”產品,讓融資項目批量化,同時幫助科技型中小企業利用信用獲得貸款。
創:初創型科技企業,拿什么做抵押?
我們利用股權和知識產權等給企業做綜合信用,利用信用來獲取資金獲批。實際上,建議企業應該學會使用自己的“信用”,企業也要學會辦一張“信用卡”。
截止目前,我們的科創貸已出資3.93億元,聯合17家銀行、4家擔保機構、1家保險機構建立科技企業債權風險資金池64.12億元,累計發放科創貸信用貸款金額90.11億元,財政杠桿放大比例超22倍。
扶持了成都50%獨角獸
創:科創貸覆蓋了成都所有的科創板公司?
是的。目前我市科創板上市企業成都先導、苑東生物、秦川物聯、盟升電子以及已審核過會的極米科技、縱橫股份等6家科技企業均獲得“科創貸”信貸支持。
之前,我們對上述企業累計發放了6449萬元科創貸。當前正在科創板審核的圣諾生物、新朝陽、智明達3家成都企業也均為科創貸企業,貸款金額合計5150萬元。
據《2019年中國獨角獸企業研究報告》統計,成都市獨角獸企業上榜名單顯示,“科創貸”扶持了成都50%的獨角獸企業、34.8%的準獨角獸企業,17%的未來獨角獸企業。?
只做天使投資,為什么不投成熟性企業?
創:另一塊,創投基金是怎么切的?為什么只做“天使”?
創投基金我們切的是“天使”,單筆融資低于500萬以內的資金規模。為此我們做了“科創投”,包括天使投資引導基金和知識產權運營基金。?
我們只做早期的“天使”,不做成熟期項目。為什么?因為我們不以盈利為目的,成立的初衷一是聚焦科技成果轉化,配合市政府支持未來重點行業培育工作,解決種子期、初創期階段“市場失靈”的問題;二是引導社會資本促進我市知識產權轉移轉化,做好專利密集型企業扶持和培育。
也就是說,科創投的核心是真正利用股權融資服務政策工具幫助更多的初創科技型企業突破成長瓶頸,支持優質中小微企業快速發展。
創:現在有多少支基金了?跑出來好的項目了嗎?
截止目前,科創投已出資4.43億元,聯合社會資本共同組建17支,規模超28億。現在我們共計完成了項目投資129個,金額是11.59億元,其中投資于成都的項目91個,投資金額8.62億元。

天使投資基金所投的種子期項目有“駒馬物流,估值從投資時1億元增長到目前的70億元,已經成功入選了《2020胡潤全球獨角獸榜》
現有的項目中,傲勢科技、理想境界、天衡電科、卓影科技、匯安融、瑯瑞醫療等都發展的不錯。
創:這些跑出來的項目,超過天使輪以后我們沒有成立基金再跟投?
沒有。這在剛才說過,我們做的就是早期項目,融資超過500萬的我們就不投了,退出了,而且是無償退出,不收取任何投資費用。
創:還有一個科創貼?這也是政府導向基金的特殊性所在嗎?
可以這么說。在貸、投互動以外,我們做了科創貼來降低企業發展成本。截止到目前我們已累計對2473家獲得天使投資、債權融資、全國中小企業股權轉讓系統上市融資、科技保險的科技型企業完成普惠資助3.5億元。
“債權融資+天使投資+無償資助”,這是一套系統系的金融支持。
難題:無法一直把握企業和感知商業邏輯
創:在體制內做市場化的運作,自身感覺到有什么難點嗎??
如何了解企業、感知企業、認知企業,這些不好把握,因為企業成長的環節是不可控的。還有,如何平衡扶持企業與金融機構市場化訴求,這一點亦是難題。畢竟,政府科技金融要孵化企業,但是市場金融機構要掙錢。
再有,如何有效地發揮采集和運營企業數據,這一點對我們來說也是問題。做科技金融,需要不斷地深入市場、了解技術和商業規律。
創:如果從體制內角度,做科技金融孵化,怎樣保證能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
這個確實是本人以及我們做科技金融孵化的同事所面臨的集體問題。畢竟,從工作內容和強度來說,我們工作的難度是比較大的而且強度也不低,人員本身的自我素質也并不差,可能相同的工作在市場中的回報率要高很多倍。而且,現在也無法實行跟投機制。
但是政府的出發點在于“服務”,我們本身在體制內,看到更多的企業跑出來帶動就業,像在完成使命。
本文作者:沉舟,郵箱:chenzhuo@ctoutiao.com
創頭條(Ctoutiao.com)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違規轉載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