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沉舟
眾所周知的是,以技術人為驅動力的硬科技創新創業被復制和模仿的難度較大,對產業的發展具有引領和支撐作用。?
不過,創頭條了解到,要實現硬科技的成果轉化卻非常之難,痛點亦十分明顯:這其中問題包括創業的方向不對、解決方案不對、產品設計或者生產不出來,或者最后到產業化中產品“賣不出去”或者“賣不上價”等等。?

清華五道口科創管理與服務公益班學員、中國航天科工首席專家孫磊在11月28日分享的“硬科技成果轉化三環生態圈”主題交流時表示,硬科技成果的轉化密碼為:在合適的市場時機,恰好有一款產品能匹配用戶的需求,且產品團隊能夠保持其核心競爭優勢。?
而這個密碼匹配生態圈,需要突破三個節點,即要去思考如何完成技術的成果化、成果化完成后需要考慮技術的產品化,以及到最后需要解決產品產業化的問題。?
在完成技術成果化的階段,主要發生地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這個階段是技術的培育期,孫磊認為,由于技術研發的不可控以及研發周期長等綜合問題,在這個節點創新機制的設計就顯得尤為重要。中國航天科工的做法是構建專業化的成果轉化平臺,優化精準激勵規章制度;此外通過推行“成果資本劵”,去量化評價團隊個人的貢獻度和動態的確權。?
所謂“成果資本劵”,是一種科技成果權屬的內部憑證,通過對職務科技成果貢獻度進行量化確權,將科技人員的智力成果量化為知本(知識資本),作為高價值科技成果篩選和成果轉化收益在團隊內部分配的依據。?

創頭條了解到,成果資本劵是按照項目里程碑為節點進行階段性的獎勵,統一按照本階段資本劵比例,進行動態激勵,從而有效回避項目研發人員“吃老本”情況,達到公平公正的激勵機制,讓各個階段的研發也保持高效的運作狀態。?
當成果轉化技術后后,就進入工程化應用階段,這時主要發生地便是“企業”。?
從企業的經營角度來看,產品的產業化基于創業者如何進行賽道選擇。孫磊認為,硬科技創新需要了解時代的技術邊界,在邊界內,整體上做到最好,而不是技術從業人員一味地追求技術攻堅。?
孫磊認為,具體從尋找創業方向來說,目前有兩大形式:從成熟市場去找創業方向,賦予其新的技術,從而發展成為一個新的產業;或者,在一個新的市場上找創業方向,賦予其成熟的技術,從而讓其成為一個新的產業。
本文作者:沉舟,微信號:cz18510378718,關注吃穿行~
創頭條(Ctoutiao.com)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違規轉載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