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舉行的“創響中國”成都高新區大中小企業融通專場成果發布暨新基建?數智運營新動能專場活動上,作為成都高新區大中小企業融通的成果之一,電子領域的龍頭企業——四川長虹電子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正式與2家中小微企業簽約。
據了解,長虹將根據簽約企業的業務特點和優勢,為其提供合作機會,并根據企業需求,給與資本、產業等方面的扶持,幫助企業更好發展。
由此,長虹集團在大中小企業融通的創新打法浮出了水面。
今年3月,成都高新區啟動“創響中國”大中小企業融通專場活動,號召大企業開放合作機會,面向中小微企業發布6大類“機會清單”。長虹是最先響應的知名企業之一,發布數十個“機會清單”,主要面向電子信息、AI、物聯網、智能硬件、區塊鏈等領域,涵蓋技術研發需求、投資需求兩大類六細項。
“機會清單”發布于在疫情期間,彼時大量中小微企業的業務受到了不小的沖擊,因此也受到不小的關注。很快,就有近百名企業報名“接單”?!皺C會清單”的發布更多被認為,是高新區及長虹等企業提振中小微企業信心的重要舉措。

其中,“慧視光電”等企業借由高新區融通專員“牽線搭橋”和“配對”,成功與長虹跨境孵化器進行了對接。了解慧視光電公司的基本情況和訴求后,長虹跨境孵化器為慧視光電做了長虹產業和投融資平臺的銜接,經過多輪溝通交流和現場實地考察后,雙方最終達成了合作意向。
資料顯示,“慧視光電”是一家立足于新技術跟蹤與研發的高科技企業。在光電設計、機器視覺、人工智能等方面優勢明顯,與長虹相關領域的產品升級方向高度互補。
“過去尋找優質合作伙伴,從尋找到建立合作關系周期比較長。高新區的背書和融通專員細致溝通,幫助企業節省了大量溝通時間成本?!彼拇ㄩL虹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曄如是表示。
四川長虹創新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曄
據陳曄介紹,此前長虹在推進企業融通發展上,已做了多方面的儲備和嘗試,但在融通推進過程中,每次都需要雙方進行大量溝通交流,才能達成相互理解,因此投入的人力和時間成為制約融通成效的瓶頸。
“中小企業的融通發展,需要有一個有公信力的平臺做前期資源和需求的篩選工作,需要有相應的資源投入,同時也希望有政策作為牽引,鼓勵更多生態型企業投入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工作中?!标悤显诮邮懿稍L時特別提到。
長虹積極投入“大中小企業融通”背后,與創新創業發展環境的持續升級、以及公司發展戰略的轉型,密不可分。

2018年11月,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四部門印發《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鼓勵大中小企業創新組織模式、重構創新模式、變革生產模式、優化商業模式,進一步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緊隨著,央地新一輪規劃舉措和政策紅利密集落地,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帶來新的空間。
而從市場端變化看,隨著創新創業深入開展,市場競爭模型也逐漸從企業之間的競爭轉型為“生態競爭”,生態既是大企業的護城河,也為大企業持續創新提供活力。阿里巴巴、騰訊都屬于生態建設特別好的企業。
在此方面,長虹有著自己清晰的思考和洞察。“企業的創新模式正從內生模式走向資源整合的外部協同模式,長虹向中小企業開放資源,以產業和資源賦能中小企業;中小企業圍繞大企業的創新需求實現產品快速迭代,其創新成果回流長虹產業鏈,逐漸豐富長虹的產業生態活力,實現共贏共發展?!?陳曄對創頭條記者表示。
此前,長虹在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的模式探索上,已推進了多方面制度建設和措施,包括制造、研發、供應鏈、金融、市場渠道等方面。這也是此次公司能夠發布較多“機會清單”并快速做出決策的重要原因。
比如制度方面,建立內創管理制度,鼓勵從原有生態中裂變創新;搭建孵化載體引入外部創新創業團隊;設立產業基金,助力中小企業加速發展;為供應鏈中小企業設立金融支持政策,減輕其資金壓力,等等。
伴隨著多家企業簽約,標志著長虹“大中小企業融通”的創新鏈路已經打通,融通模式雛形已形成。據了解,長虹在未來還將通過“機會清單”、孵化載體、產業基金及供應鏈金融等方式,發掘有助于長虹產品創新及用戶體驗提升的合作伙伴,建立大中小企業融通的產業新生態。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