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日17時15分訊(記者 周曉雪)今(10)日,重慶召開大力發展“三線”新業態新模式促進線上消費推進大會,并在會上發布《重慶市加快發展直播帶貨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計劃》)。《計劃》提出,將大力實施電商直播帶貨“2111”工程,即:到2022年,全市打造20個以上產地直播基地,至少發展100家具有影響力的直播電商服務機構,孵化1000個網紅品牌,培育10000名直播帶貨達人,力爭實現直播電商年交易額突破百億元,將重慶打造成為直播應用之都、創新之城。
根據《計劃》,重慶將培育主體,壯大直播電商產業集群。培養發展一批優質主播。加大主播個性化包裝設計和技能培訓力度,形成一批優質頭部、腰部主播;孵化引進一批直播電商機構、國內外優質直播電商第三方云計算服務公司、MCN機構、直播電商服務機構等,提升直播電商服務能力和運營能力。
同時,建設打造一批直播電商基地;推動各大產業帶加快內容制造、視頻技術、直播場景等“一站式”直播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一系列“直播+”集聚區,集聚直播電商上下游資源,形成有效銜接、高效協同的集聚區。
在豐富直播電商內容方面,《計劃》指出,將強化“渝品渝有味”等網銷產品的設計、生產、營銷,豐富以美食吃播、城市旅游等為代表、凸顯重慶網紅特色的各類直播服務,打造多品類、有特色、供應足的直播電商產品與服務內容。
重慶擁有豐富的工業、農業資源,《計劃》指出,將打造工業消費品、農產品等直播電商產品產業帶,以銷定產,實現產品電商化包裝設計和規模生產供應,推動重慶造、重慶產“賣全國”“賣全球”。
同時,構建直播電商新型供應鏈,建立適應直播電商帶貨要求的供應鏈快速靈活響應機制,打通設計研發、生產制造、流量達人、品牌打造、內容分享、線下網點、倉儲物流等全渠道資源,提高行業運轉效率。推動直播電商帶貨與消費品工業協同發展。
《計劃》還鼓勵生產廠家開展廠地直播,推進自產直銷,高效觸達終端消費者。圍繞汽車零部件、消費電子、食品飲料等傳統優勢產業,推進“C2M超級工廠計劃”,推動反向定制與柔性生產,打造智能制造工廠。
鼓勵利用直播電商緩解農產品賣難問題。推進“直播+農業”“直播+扶貧”,開展農業產地、基地直播,拍攝農產品短視頻,促進貧困地區農特產品賣得掉、賣得快、賣得好、賣得遠。
利用直播電商助推商業轉型升級,也是《計劃》的重點之一。重慶將推動“直播+商圈”“直播+批發市場”“直播+夜經濟”等,引導商貿服務行業向數字化、可視化、智能化、社交化方向發展。鼓勵開展跨境電商直播。
探索多元化直播電商應用場景,推動餐飲住宿、制造、租賃、商務服務、教育、文化旅游等行業企業開展直播帶貨,營造全品類直播的良好氛圍,實現“一切皆直播”的新消費場景。
為了推動直播電商創新發展,重慶將探索5G直播電商應用,深化直播電商5G 、VR/AR等技術應用,支持利用5G推動賽事直播、遠程教育等應用場景與直播電商融合,促進新型信息消費;加強三維直播、在線試穿等技術研發與轉化,打造虛擬主播、虛擬客服,提升直播電商科技研發與轉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