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在“蘇惠十條”(即《蘇州市人民政府關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意見》)發布后,出現了轉折。
“這才是更合理的免租措施。”一位孵化載體行業人士評價稱,“蘇惠十條”將免租主體,限制在了“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上,而不是倡導所有孵化載體參與,“很多做孵化的都有壓力”。

為了給疫情下的中小企業減壓,“蘇惠十條”顯示,對國有物業推行“1個月免租、2個月減半”的租金政策。而對減免租金的其他屬性物業,如創業園、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業基地等,政府將“優先予以政策扶持”。
1月30日以來,隨著部分地方政府和孵化協會提出對中小企業免租減租的倡議提出,各地紛紛跟進,涌現了不少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的孵化載體。
蘇州之后,北京也針對中小企業推出了靈活的減租免租政策指導。
2月3日,北京市在《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打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若干措施》中提出,鼓勵大型商務樓宇、市場運營方對中小微租戶“適度減免”疫情期間的租金,“各區對采取相關措施的企業給予適度財政補貼”。
和蘇州一樣,北京的減租免租政策要義也是“物業方實施,政府買單”。
優客工場創始人毛大慶向創頭條記者表示,“支持減免租金倡議”,同時這也需要政策給予載體減免的支撐。
一行業人士告訴創頭條記者,孵化載體,尤其是部分民營孵化載體,與小微企業一樣活得很難,并不具備被轉嫁租金成本的能力,這種政府買單的方式更有可執行性。
接受創頭條采訪時,成都科技企業孵化器協會秘書長胡勝全表示,很多孵化器、眾創空間本身也是小微企業,自身的經營或盈利也可能受疫情影響。甚至某些行業的中小企業,在疫情期間抗風險能力可能比孵化器、眾創空間還強。
他還指出,除了減免租金外,孵化載體能幫到小微企業的方面其實還有很多。
“復工以后,對受疫情影響、陷入困境的行業,特別是其中的小微企業,更精準性地做一些有效的幫扶措施,是后續孵化器需要關注的重點。”他說。
北京市留學人員海淀創業園主任趙新良向創頭條記者表達了類似觀點:“孵化載體應該與企業共進退,給企業實實在在的幫助,分擔企業的部分損失,而不只是減免企業延期開工的部分租金。”
“截至2月2日,12家孵化器共給入駐企業減免金額達到402.36萬元。”重慶孵化器協會秘書長張靜稱。
1月31日,重慶高技術創業中心發表《致園區入駐企業的一封信》,對園區入駐企業自當天起到市政府延遲復工令結束之日的租金進行減免。
重慶孵化器協會同日發布《關于適當減免入駐企業和團隊租金、同舟共濟共克時艱的倡議書》稱, 重慶市孵化載體尤其是國有孵化載體應起示范帶頭作用,在保證自身規范健康運作的情況下,“適當減免租金,為入駐企業和創業團隊減輕負擔”。
倡議發出后半天內,就有8家孵化器率先響應落實。
光重慶市科學技術研究院旗下重科智谷園區就預計將為180家創業企業減免租金126萬元以上。而民營孵化載體漫調e空間旗下11個園區預計將為566家企業減免租金35.7萬元。
不光重慶,全國發出類似免租減租倡議的孵化器協會,及已有減免租金措施落地的省市已有十來個,包括河南、重慶、北京、上海、浙江、杭州、寧波、廈門、廣東、深圳等等。
1月30日,面對疫情下企業的推遲復工,倡議孵化載體減免租金的聲音開始陸續出現。
“企業是與園區業主、經營者休戚與共的合作伙伴,只有企業好,業主、經營者才會好。”深圳市龍崗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向轄區內園區業主、經營者發出倡議,適當減免租金,為入駐企業減輕負擔,共克時艱。
同日,河南省科技企業孵化器創新聯盟發布了《關于疫情防控期間與創業者共度難關的倡議書》,倡導各級孵化載體“以減免房租等不同形式和辦法,降低企業延期復工的損失”,用實際行動挑起肩上的社會責任。
鄭州中原國家廣告產業園隨即響應,對部分入駐企業,“自下個房租繳納周期始,免除15個自然日的房屋租金(不含物業費)”。
隨后幾日,各地孵化器行業紛紛跟進。
創頭條(Ctoutiao.com)原創稿件,轉載請注明來源及作者,違規轉載將追究其法律責任。本文作者:杜航,微信:duhang16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