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6年,服務20億消費者,創造1億就業機會,幫助1000萬家中小企業盈利。”

9月10日下午,在阿里巴巴成立20周年之際,阿里巴巴全面升級使命、愿景、價值觀。創造就業機會,仍然是阿里巴巴愿景中的重要部分。
8月19日,李克強總理在黑龍江哈爾濱主持召開部分省份穩就業工作座談會,研究部署進一步穩就業政策措施。
李克強說,要發揮新產業新業態促進拓展新就業崗位的作用。深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揮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前三季度,全國新登記注冊企業超過500萬戶,日均超過1.8萬戶。該年前三季度,我國城鎮新增就業超過1100萬人,提前一個季度完成了全年的就業目標。
從數據來看,創業帶動就業倍增效應持續顯現,創業企業為穩就業增添了后勁。
“大平臺把創業門檻降得很低,年輕群體通過創業完成就業的量很大。”智匯谷總裁高慶民告訴創頭條記者。
阿里巴巴是推動創新創業的大平臺之一,“義烏大媽”黃鮮平則是依托大平臺走出來的典型創業者。
1990年,20歲不到的黃鮮平帶著不到2000元的積蓄在義烏做起小商品生意。如今,她的生意通過阿里巴巴平臺做到了美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一年光線上營業額就2億多元。

“感謝阿里巴巴給我們搭建平臺,讓無數人在這個平臺上實現夢想?!彼谧呒t網絡之后,發朋友圈表示。
除了經營自己的企業,她還投資了十幾家中小創業公司。這些公司直接創造了400多個工作崗位,這還不包括每家公司都有幾百家供應商。
從平臺上成長起來,黃鮮平自己也越來越像是一個“平臺”。
在黃鮮平的十幾家企業里,員工總數超400人?!耙粋€人的背后就是一個家庭。解決這些人的就業,看到他們都越來越好,是我最有成就感的事?!秉S鮮平說。
數據顯示,義烏小商品市場背后關聯著200余萬家中小企業,創造了超2000萬個工作崗位。2018年義烏擁有網商賬戶數超31萬,還擁有134個淘寶村和9個淘寶鎮。
創業企業倍增的同時,一些新的就業崗位也隨之出現。美團點評正是通過新業態,創造了大量外賣配送員的就業崗位。

美團官方數據顯示,2018年,美團創造了270萬個配送就業機會,帶動1960萬個相關就業機會。其中,自營騎手的收入每月大部分處于6000-8000元區間。
甘肅籍建檔立卡的美團外賣騎手張喜紅,年幼時因病致殘,2017年加入美團騎手隊伍后,每月有6000-8000元的穩定收入。以前,張喜紅不敢想象這樣的生活,但如今,他不僅能自力更生,還甩掉了貧困的“帽子”。
“盡管命運與我開了個玩笑,但依靠奮斗改變人生的味道,很棒!”張喜紅說。
在美團點評,像張喜紅一樣來自貧困地區的外賣騎手還有67萬名。數據顯示,甘肅籍23346名騎手中,5820名是國家建檔立卡貧困人員,目前已有4922個外賣騎手實現摘帽脫貧。
除了就業扶貧,美團點評還通過大數據和數字化應用為中小商家賦能,提升商家運營效率。目前已吸納4.1億交易用戶、580萬活躍商家,日均外賣訂單超1800萬筆,商家覆蓋2800個區縣。

伴隨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不斷深入,不少創業企業將關注點放到了一些特殊人群的就業扶持上。
今年建軍節,優信推出退役軍人專場招聘,不僅提供二手車評估師、銷售顧問、售后經理、售后城市負責人等基礎類崗位,也包括城市經理、區域業務經理等管理類崗位,以更靈活自由的就業方向供退役軍人選擇。
一般來說,退役軍人剛到地方會存在不適應的情況。徐麗超2005—2010年服役于某武警部隊,先后經歷過興城抗洪救災、海關執勤、2008年奧運會遼寧地區安保等事件,經歷豐富。
但他走出部隊到社會上應聘時發現,一般應聘的崗位并不需要射擊、戰術、救援、散打等這些當兵時學過的技能,這讓剛剛走進社會的他產生了很強的挫敗感。
退役后,徐麗超從事過手機、電腦等銷售工作,但都工資低、不穩定。2018年4月,徐麗超加入優信齊齊哈爾車源中心,負責車商管家的工作。
在優信眾多部門里,采集檢測端是一個更辛苦的崗位,車商管家需每天和車商打交道,即使在東北冬天零下二十幾度的天氣里仍要保證完成工作任務。
五年軍旅生涯磨煉出的堅韌品質,成了徐麗超在優信工作的加分項。從剛入職被車商從市場趕出來,到現在每個月為車商遷出車輛,車商對他的態度從冷漠變為信任。
優信相關負責人告訴創頭條記者,像徐麗超這樣的退役軍人在優信集團還有很多,遍布在優信的不同崗位上。
類似的,山東不久前推出的“青春戎光行動”,就與滴滴出行達成合作,將組織退役軍人專場招募會,并提供培訓補貼,成立老兵車隊。
孵化載體作為特殊的企業,在創業帶動就業中一直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中國創業孵化發展報告(2019)》顯示,在就業方面,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為社會解決了390萬人的就業。此外,孵化載體更是創業企業帶動就業的見證者。
“2013年至2019年9月,因創業團隊擴張續租,并擴展辦公面積的客戶占比18.90%。”納什空間相關負責人向創頭條記者表示。
入駐納什空間的創業者張新,在創業初期,經歷了辦公室從10人間換到15人間,很快又換到能容納60人的超級工作室。
在納什空間對接的公關、設計、股權激勵服務的幫助下,今年年初,張新帶領的團隊已經超過100人。產品經過多次迭代之后,轉化率也再創新高。
據介紹,入駐納什空間的瀚海星云、快陪練、深廣通達等企業,均是從入駐時幾個人的小團隊,逐步換到20人間,或者換到一平層。如今,這些企業員工規模均已破百。
“企業經過2、3年的成長,從幾人到上百人比較正常,尤其是前幾年互聯網經濟飛速發展時?!痹撠撠熑搜a充道。
這樣的案例并不局限在納什空間。北航天匯孵化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前他所服務的創業團隊,創始團隊僅6人,但公司發展很快,不到兩個月就達到200多人。該企業隨后獲得騰訊投資,最終成功上市。留學人員海淀創業園也提供了類似案例。
創頭條(Ctoutiao.com)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鏈接及出處。本文作者:杜航,微信:duhang16
點擊下方了解更多:
瞄準畢業生、退伍軍人、農民工,半年40+定向政策出臺|創業帶動就業觀察(一)
新動能支撐2/3新就業,創業是如何發揮就業倍增效應的?|創業帶動就業觀察(二)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