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的場景革命:
現在美國有很多創業者,他們希望能夠為我們研發下一代可穿戴設備,這一切將會改變我們的生活。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個MAGIC LEAP,通過MAGIC LEAP眼鏡可以看到在現實世界之上的虛擬物品,它們可以進行任意重疊。這是谷歌價值上萬億的點子,另外也會給公司帶來很多潛在的收益。為什么說這是谷歌第一個價值萬億的點子?如果我現在通過這個眼鏡看大家,它可以告訴我關于你們的一切。思考一下,如果我們現在進入一個眼鏡的時代,這將是未來場景革命的組成部分。
10年前的舊金山,等一輛出租車,要給調度中心打電話,很多車都沒有辦法準時來。現在我不需要擔心這個,Uber擁有很多數據,可以知道司機在哪里、你會去哪里,關于人的一切無所不知,光看Uber的屏幕,我就知道車在向我靠近。10年前,我們沒有智能手機、傳感器,但現在通過手機就知道我去了哪里和去的速度。
在硅谷有一個非常神秘的公司,它在做下一代的Siri語音技術,我們能跟Siri講話,Siri將會是一個指數型的學習技術。他們正在編程,當你搜索的時候,可以理解你的多個意思、可以懂很多句話、可以幫你叫服務。這個技術明年中期就會上市,未來將擁有整個世界,因此,百度和谷歌也正在跟它們競爭。
場景時代已經到來,當你說想要一杯拿鐵的時候,它會把你的需求放進一個虛擬的序列中,把訂單送到星巴克的店子,星巴克收到信息后會進入工作流,再給發你一條信息。你到星巴克的時候,就可以拿到那杯拿鐵,也不用再給它錢。它能知道你的手機在哪里,如果你已經在星巴克或者在我的課堂上,它打造的送貨系統以手機為場景中心,打造了虛擬貨幣,通過比特幣進行交易。這就是新的顛覆者,反思一切、重塑一切。
銷售人員會根據數據判斷今天來的最大客戶是誰。未來整個世界都會使用數據這個東西,這樣的趨勢不可逆擋。它對銷售具有預測性,同時,可以通過這個系統,發出銷售優惠信息給周邊的人。如果這個系統經常發現你早晨7點都會點拿鐵,它后面就會自動提醒你要不要,你只要點擊“要”就可以。
以前我去一家咖啡廳,需要站起來去柜臺點飲料和食品,現在它們做了一個app的點餐系統,一周之后,業績就提高了20%,因為這樣增加了用戶的便捷性。Shelfbucks公司打造了一個智能雜貨店,會記錄你在選購中所有買和看的食品,還基于你的消費水平推送相關食品和優惠券。VinTank專注于為那些對葡萄酒以及相關話題感興趣的人們,建立了傾聽平臺。VinTank的B2B平臺服務,主要為了幫助大小型葡萄園,去了解零售方式以及網上的社會行為,通過對葡萄酒愛好者的心理記錄,以及盡可能去挖掘他們的特定信息,提供了大數據和小數據。
Facebook有個功能是尋找附近的人,它知道你的照片在哪里拍攝的、什么時候上傳的。Hive(Hive是一種可以存儲、查詢和分析存儲在 Hadoop 中的大規模數據的機制——筆記俠注)可以不斷跟蹤你想要完成的目標。當我希望有人到我家打掃衛生,Alfred會馬上送一個阿姨過來,你也可以訂閱月度清潔服務。
有一款軍事的夜視鏡是為戰斗機的飛行員打造的,微軟收購了它,它在眼鏡屏幕領域上有80多項專利,可以實現AR(增強現實)和VR(虛擬現實),很快會植入安卓系統在里面,能在現實世界基礎上迭代出虛擬部分。形形色色的開發者和公司希望借助移動力量來打造產品。
甚至連自動販賣機也在發生改變,這是舊金山的一個系統,它們家族企業做了30多年的自動販賣機。自動販賣機一直用起來很不方便,補貨也麻煩,所以建立了一種自動販賣機的物聯網,通過連接云服務器跟蹤庫存,可以非常準確知道哪一臺販賣機需要補貨了,不用瞎轉悠了。每個月可以多賺幾百萬美元,因為整體顛覆了它的供應鏈。
亞馬遜有一款產品,你可以跟它講話,比如要求它放一首麥當娜歌曲、想知道廈門現在幾度、幫忙開臥室的燈、購買一個卷筒紙,因為它無所不知,建立了一個客戶的數據庫。亞馬遜上有很多這樣的數據庫,立刻就能知道你喜歡買什么品牌的卷筒紙,它非常了解你的個人生活,還可以減少生活中的很多小摩擦和小浪費。但是如果你問了一個愚蠢的問題,問的人多了,開發者就會在應用程序里面寫一個新的功能,它也是一個可以不斷學習的設備。
我在迪拜的時候去看一個消費電子展,看到一個未來的商場,互聯網也正在改變我們的商店。現在我們可以看到無紙化病歷,通過設備改變了過去醫療系統的感受;我們可以穿戴計算器放在身上,它可以告訴我們的坐姿好不好;園藝系統會提醒你什么時候該去澆水,當它大規模應用于農莊的時候,會打開一扇新的大門。
我在多倫多遇到一個17歲的孩子,他在做新型比特幣,他用比特幣背后的區塊鏈技術建立了新的商業模式和貨幣。現在比特幣還是非常新奇的,很多人沒有做這方面的嘗試,它會改變我們簽訂合同的方式,貨幣也不再由政府所控制,對于整個社會都會產生深遠的影響。巴西已經開始使用比特幣,巴西的經濟壓力大,很多問題、很多腐敗,官方貨幣沒有得到很好的保護,所以民眾開始用比特幣做生意。
像我們學習音樂、娛樂自己的方式也都會所改變,Muse公司有很多傳感器,可以看到大腦活躍的程度,來讓大腦和電腦直接對話,用腦子念想讓鼠標動起來。
Uber的打分機制,就是一個信任指數的建立,當你拿起一個電話叫車的時候,身邊只有一個司機的時候,你不會很高興,只有5個司機的時候,效率也是比較低下的,調整供需兩邊的關系是非常重要的。
革命場景的五種力量:
一共有5種技術力量影響到場景革命,這些力量正在快速增長,當時出現的時候不是很重要,但現在已經非常關鍵了,這五大力量是:
一,傳感器。
現在傳感器無處不在,快速增長。比如傳感器放在煙霧探測器上,可以防止火災。很多手機里有十幾個傳感器,一些新手機里還有溫度計,甚至把手機拿起來可以測量身高和海拔,可以測試出你在坐車還是跑步。這都是手機軟件中不同的傳感器,可以感知到不同的存在,這是場景革命很重要的前提。
二,定位系統。
關于方位的數據也在爆炸式增長,了解我們去過哪里,逗留了多長時間。這樣的數據能幫我們做出很多判斷,比如FOURSQUARE公司把定位數據賣給一系列不同的公司,甚至可以準確預測蘋果幾個月的銷售額。現在,我們不管去哪里吃飯,可以更準確地獲得數據,了解這個地方,享受體驗。10年前,我們沒有辦法通過手機去找景點和酒店。
三,社交數據。
這個也在大幅增長,現在推特每天有5億條發布在網上,Facebook有400萬條,微信的數量會更多,九年前我加入了推特,在那之前它一共有72000條留言。
四,云計算。
無論你在什么時候了解創新的來源,你必須了解技術背后的東西。個人電腦時代變化是驚人的,谷歌眼鏡是下一步革命性變化,數據中心也在發生變化,上個禮拜谷歌推出新的技術,讓APP虛擬化,你點一個本來手機上沒有的鏈接,會馬上在虛擬的環境中運行這個軟件。
而且把很多的圖象直接收到手機上來,就不用專門下載,這是有潛在的架構數據中心,你手機背后是架構發生了變化,使得運轉速度快了幾百倍。如果你意識到這一點,你就可以利用它,看看你的企業公司業務可以因此如何改變,如何利用這些能力幫助音樂產業、披薩店、供應鏈如何進行相應的調整。
五,可穿戴設備。
谷歌眼鏡是我在書中大談特談的東西,當時功能不完善,隨著時間慢慢改進。新的傳感器在不斷投入使用,三星也在打造新的傳感器看血壓、皮膚,這是不可逆轉的潮流。
定位、社交數據、傳感器、可穿戴設備、云計算,我們把它融合在一起就可以打造新的能力,現在谷歌就充分了利用這種能力。
因為谷歌了解你在哪里,知道你的日歷上排了什么事,也知道郵箱中有什么,然后它可以進行預測,你下面可能需要了解什么信息,它可以主動提供推送給你。這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未來的數字生活
為什么大家都愿意相信Uber?因為Uber司機態度差或者繞路,我就會打1分,以后這位司機就不能接到單子。司機也會給我們打分,只是我們不知道,因此,信任是一種新的貨幣。我們可以在Facebook上看一個人都在干什么和在社會上的行為,看是否和我的世界有什么契合點。借助新的技術,我們將建立新的信任機制。在互聯網上用不著去隱藏,隱藏挺奇怪的,可能在90后、00后眼里你就是個怪人。
我之前經營一家照相機的店鋪,通過做廣告吸引用戶,也做報紙廣告,所有的讀者都能看到我們的廣告,但是這樣廣告效率是很低下的,等于花錢就找到了幾個要買照相機的用戶。有谷歌之后,我可以為關鍵詞付費,錢花得少了,來的用戶更多了。再后來,通過新媒體的追蹤,精準營銷的效率就更加提升了。這點也是很多新的公司在努力的。
你未來的家里,電燈、攝像頭、吸塵器、吃的東西都是數字的,我們對于家居的期望值都會改變,我們將來一定會很好玩。
MIT有個很大的實驗室,在開發無人駕駛技術,在實驗室里可以模擬,這些也涉及到城市規劃的問題。我們已經看到手機在美國和其它地方都在改變城市的面貌,什么地方都可以送餐,隨時隨地出門都可以坐Uber。以前人們喜歡住郊外,想要遠離人口密集區,現在都反過來了,不想住在郊外,都想住在市中心,服務也非常方便。這是一個很大的社會變化,中國也有類似的趨勢,很多人搬到城市里面居住,城市里面的服務更多。
中國的場景革命很快就會爆發,我們有一個很高的人口密集度,只要有供應鏈、營銷和品牌建設的投入,就可以聚集所有資源大展身手。人們對城市的態度也在發生改變。手機可以說方方面面影響了我們的生活。通過平臺,可以更快地建立人和人、人和服務的關系。
問答環節:
提問:物聯網在發展的路上,有很多技術和生態的挑戰,可否相關分享下?
回答:很多標準相互沖突,沒有共同的平臺、沒有辦法相互溝通,比如奔馳,它們還考慮數據的共享和安全性問題,擔心和恐懼黑客進入系統,這是新世界必須考慮的問題,有些國家很擔心遇上隱私戰爭。谷歌公司開始試圖通過一些系統了解參與者的行為,它現在開發的東西都是預測出你會尋找什么,谷歌現在試圖預測你的開會,然后告訴你一些情況。
提問:怎么理解場景革命?
回答:智能手機帶來了傳感器,它一直在我們身邊,這就是一次變革。Uber、Airbnb、Facebook得到了成長,讓我們知道用戶在哪里,這就是所謂的革命。手機和一切融合成一體化,帶著手機走來走去之后,就產生了場景,基于這上面如何燒菜、學習、玩音樂?如何和世界發生關系?這就是場景革命能帶來的變化。
Uber的出現是因為手機,如果沒有手機,Uber模式是沒有辦法成立的,Uber知道我在哪里、司機在哪里,然后把我們匹配起來。每次行程結束都會評分,如果司機評價不好,就會被趕走了,這對公司管理和薪酬設置是否也帶來革命性變化?現在你可以唾手可得一輛Uber汽車,Uber因為需求可以把很多車輛聚集在一起,作出預測性判斷。
提問:移動互聯網既是眼前的現實,也是未來趨勢,加上政府的號召和資本的支持,很多媒體人也投入創業洪流和大潮,您怎么看待這個現象?
回答:當下時代媒體從一個靜態變成動態的內容生產。我開始寫博客,寫得好的博客會得到谷歌的鏈接,受眾也越來越廣,新媒體產業的出現,這種勢頭一直延續到現在。內容產業越來越多,技術發生了變化,我隨時可以拿出我的iPhone看到全世界發生的事情。放在30年以前,我做直播要得到允許,現在我隨時可以直播。
媒體的內容有了新的分銷渠道,這里很多業務就出來了,我一個朋友給韓國起亞提供服務,曬一張有現代汽車的圖片,就可以得到50塊錢,有很多人靠這種自媒體來賺錢。現在很多自媒體走到一起創建更大的品牌,這樣的接受度會更好一些,一個人一家小公司,還不如一群人捆綁在一起,把品牌做大,有更大的影響力。
提問:AT&T有沒有什么新的大突破?
回答:好像還沒有開始大規模的創新,它們有一些漸進式的改良,有一些迭代,我上個禮拜在澳大利亞和它們聊過,它們準備推出5G,比現在快3-5倍,然后可以和虛擬現實結合在一起,高清分辯度需要帶寬。
筆記俠對話羅伯特
筆記俠:吳聲老師說“互聯網教育最大的敵人是教室,要去教室化。”那么學習是否可以通過用戶的需求數據進行匹配?正如谷歌預測用戶需要了解什么信息并主動給出最好的一些信息解決方案。還有美國的可汗學院,他讓數學學習更有趣、更有效、更有愛,因此,可否分享下美國在線教育和深度學習的情況,以及是否可以結合虛擬現實?
羅伯特:可汗的情況我知道,他是在車庫錄制他的教學視頻,原本是想教授侄子學習數學。
在美國有一些線上學習的方法,邀請演講嘉賓分享經驗,可以在家上課,形成電子學習平臺。
所謂百聞不如一體驗,我是一個經驗型學習者,很討厭到教室上課,很多應用型知識不是通過去教師那里上課可以獲得的。我更強調現場的體驗式學習,好比外科醫生要去手術臺現場觀摩,觀測學習,而不是光靠讀書,或者TED演講就能學到很多東西。
虛擬現實帶來新機會,帶來沉浸式體驗,如果想打造這樣的一個教育平臺,可能3年后才可行,現在要做的就是支撐下去,有堅定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