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訪 | 萬陽
文稿整理 | 陳麗麗
6月22號,蘇寧易購的全資子公司蘇寧國際,以現金48億元人民幣的等值歐元,收購了家樂福中國80%的股份,成為家樂福中國的控股股東。這是繼年初收購萬達百貨之后,蘇寧易購又一次購買線下零售資源。作為傳統零售商,頻頻收購的蘇寧易購打的是什么算盤?線下零售回暖,互聯網巨頭入局,線下零售的業態又應該如何改造?
本期觀察員:羅超,雷科技創始人,知名科技自媒體羅超頻道出品人
36氪:我們看到一份公告顯示,家樂福中國現在的凈資產是負數,蘇寧在這種情況下收購家樂福中國,是出于什么考量?
羅超:蘇寧易購正在進行全品類擴張和全場景布局,收購家樂福中國,一方面是看中后者在快消品領域的品類優勢,強化蘇寧在超市的業務,另一方面就是看中家樂福中國比較領先的供應鏈能力。
36氪:家樂福中國也曾經與騰訊控股和永輝超市達成股權投資意向,為什么最后會選擇蘇寧?
羅超:現在很多人對中國電商的判斷有一個誤解,覺得最大的是阿里和京東,可能還有拼多多。其實,蘇寧也已經完成了從線下的3C家電零售巨頭,向線上線下結合的綜合零售巨頭的轉變,成為了中國電商行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量級玩家。尤其在2015年跟阿里達成了交叉持股的協議以后,蘇寧在線上的優勢就變得更加明顯,現在線上線下發展也比較均衡,所以我覺得這個是家樂福看中蘇寧的第一個原因。
第二個原因是蘇寧易購之前的超市業務比較弱。這意味著它跟家樂福的協助效應非常強。蘇寧易購在之前已經收購了萬達百貨,現在再布局超市也是比較合理的。
第三個原因就是蘇寧給出了家樂福中國無法拒絕的價格。因為蘇寧易購之前投資阿里,去年底清倉了阿里的股票,一共賺了141億,所以它并不差錢。出于戰略考量,蘇寧現在對超市進行布局,也舍得花錢大手筆收購家樂福中國,所以它的價碼肯定也比其他對手更有吸引力。
36氪:繼年初收購萬達百貨之后,這是蘇寧易購又一次購買線下零售資源了,蘇寧這是在尋求轉型嗎,收購整合會是一個奪回市場份額,提高行業影響力的好辦法嗎?
羅超:首先,我并不認為蘇寧要奪回市場份額,因為蘇寧一直強調在家電品類上,它是全渠道的市場份額第一,所謂全渠道就是包括線上和線下。當然在線上它距離阿里、京東還是有距離的。現在所有電商都在做線下,所以未來的電商也好,線下零售也好,大家都會向彼此的領域布局,線上線下結合,所以我覺得不存在奪回市場份額。
至于行業影響力,很多人并不覺得蘇寧是一個零售巨頭,而是認為蘇寧跟國美是一個級別的傳統零售商。但事實上,蘇寧在電商、地產、金融、文娛等各種領域,都已經有完整的布局了,做得非常重,壁壘也非常高。蘇寧易購的第一次轉型,就是開始做電商,第二次轉型,是從家電品類轉向全品類,包括汽車、百貨品類。現在蘇寧在進行第三次轉型,就是所謂的新零售,全品類、全產品、全業態,所以收購家樂福只是第三次轉型戰略的一個延伸。
36氪:此前,騰訊已經入股永輝超市,而阿里巴巴更是相繼入股三江購物、聯華超市、新華都和高鑫零售,和蘇寧這樣的傳統零售商相比,阿里和騰訊的策略和目標會有什么差別?
羅超:阿里和騰訊的共同點都是從線上往線下打,他們會買很多線下的資產,但是阿里和騰訊還有很大不同。騰訊更多是基于微信支付的優勢去做零售業的滲透,阿里的目標是成為商業操作系統,把線下變為流量入口,通過數據技術去改變人貨場,把支付寶、菜鳥、阿里云這些基礎設施用來幫助零售商,更好的在阿里生態里面賣貨,幫助他們減少庫存、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因為“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也是阿里的使命。
蘇寧跟這兩家比的話,更多還是在圍繞線下場景做布局,因為它最核心的優勢就是線下開店,所以現在,蘇寧在線下有眼花繚亂的布局,線上的各種技術反而不是很多。但是我覺得最終這三家的目的都一樣,他們從不同的方向出發,以不同的路徑,都會來到一個點,那就是不區分線上和線下的新零售,最終的目的都是會讓零售的體驗變得更好,效率變得更高,業態變得更加豐富。
36氪:我們看到,現在線上零售高速增長的時代正在結束,線下零售反而在在整體回暖,什么是線下零售應該突破的真正痛點呢?
羅超:現在共同的趨勢是,各種線上平臺非常激進地購買線下資產,所以線上往線下打通,是一定會出現的場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整體回暖。第二,正是因為線下做得不好,電商發展起來的這些年,對線下的擠壓特別明顯,所以現在他們出現了出售甚至低價拋售的情況,各家企業都是趁現在,獲取便宜的線下資產。
但是線下零售現在面臨的痛點其實也并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比如相比線上而言,線下零售第一個是物業成本非常高,所以這就導致線下零售成本在增加。第二,線下本身比線上的供應鏈管理、庫存管理的難度要大很多,成本要高很多。
36氪:在未來,線下零售的業態又應該進行什么樣的改造?
羅超:現在,新零售巨頭們都在呼吁,要通過數字化的技術,通過智能的技術去幫助線下,重構人貨場,提高零售效率,降低零售成本,也已經得到了包括蘇寧這樣的傳統零售巨頭的共識,我覺得這會是以后發展的主要方向。與此同時,線下應該把優勢發揮好。線下最大的優勢就是體驗,這是不可能被線上替代的,所以我覺得線下在通過新的技術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時,也應該發揮線下的體驗優勢,圍繞不同的業態進行更多的創新,把體驗做得越來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