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unt在2015年3月4號正式上線,是一個圖片社交應用,能讓用戶發送一張基于自己地理位置的圖片,發現更多附近的照片。通過Lanuch Festival 創業大會和Product Hunt獲得了冷啟動必備的1000+用戶后,這個APP再也沒能獲得持續增長。
以下是Momunt創始人對APP失敗分享的5大教訓,經過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編輯。
發布了Momunt之后沒多久,我們就發現這只是三分鐘熱度的事。我們的用戶量止步不前,甚至最初的用戶量都有所流失,用戶量增長成了老大難的問題。
最初下載和使用我們的app的用戶都是一些科技愛好者。數據分析,他們更傾向于對app進行各種各樣的測試,而非是整整的使用它。就像我,我會下載聽說過的每一款新的app,但實際上我真正一直在使用的不超過12個,很多app在下載后失去了新鮮度就會被我刪掉然后遺忘。而且這種事情,怕不只是我一個人在做。
如何要增長用戶量?我們的慣用伎倆就是想盡一切辦法讓讓我們的app置頂,然后做打出各種各樣的廣告。漸漸的有效果了,但是這個效果僅僅局限于讓我們的app官方網站瀏覽量增長,但1000個人中能夠有5個人下載就不錯了。我們也在思考是不是下載標志不夠明顯的問題,于是我們就進行了改版。結果仍舊是不理想。
為什么沒有人喜歡我們的app?為什么我們的一次一次改變卻沒有任何的成效?我想這些不僅僅是我們會遇到的問題,很多app開發商都會頭大。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
其實很多app開發商和我們都一樣,會花大把的時間來研究app的設計、app的名字和app的界面,希望能夠在創業潮中獨樹一幟,畢竟現在app同質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打開應用商店,隨便輸入一個想要下載的app的名稱,下面出現的可供下載的列表中app的數量的絕對不會低于10個。而app的內容大同小異,不僅是對于選擇困難癥的人而言是一種痛苦,對于投資人而言也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就像一盤賭局,買哪家走到最后都是有風險的。同行業間的競爭也會日趨殘酷,最后很多app都會像我們這樣最后淹沒在創業潮之中而無法翻身。
雖然標題總結的是過于追風而缺乏新意,但其實說難聽一點就是山寨。
中國app的市場中有60%以上的app的核心設計其實都是在模仿,并沒有什么真正有變化的地方。山寨還好,而盜版則是更為赤裸裸的行為,直接掠奪創業者的勞動成果,雖然可能會換來一時的火爆,但實際上卻是加速了自己的死亡。而真正能夠占據手機應用市場的始終是BAT開發的那些應用。而那些盲目跟風的app,平均的生命周期不會超過一年。按理說互聯網行業的產品才是應該最能體現“中國智造”的,而可悲的是,我們只能看到“中國制造”的剪影。如此的發展下去怕也只是窮途末路。
我們都知道便宜沒好貨這個道理,對于app行業的發展也是如此。一個app的開發和推廣不僅僅是幾個簡單的轉碼過程,它需要投入大量的腦力活動,是創業者智慧的結晶。而那種通過簡單的轉碼快速生成app的方式,如果可以生產出滿足客戶需求的高質量的app,那么我們人人都可以做app開發商,何必花錢去體驗一些高質量的app呢?而且低質和批量生產的app中往往會有大量廣告和沒用信息的堆砌。這種方式不僅不能夠帶給用戶更好的體驗,還會對自身發展造成嚴重的影響。
現在的app市場已經過于飽和,沒有創新的app不僅不能夠發展下去,還會成為整個行業發展的累贅。而現在的App不再是一個行業的必需品,往往只是一個輔助品,App的功能性逐漸被弱化,而越來越多的產品更加聚焦于實體的產品上。創業者如果能夠認識到這一點就應該明確要如何專業化和細化自己的app。
與此同時,app的推廣很重要。很多app上線后本來是有著不錯的發展勢頭,卻被高額的推廣資金嚇得卻步。而實際上除了開發和設計時期需要資金,推廣也十分重要,不然后期的運營只會陷入一潭死水。當然,推廣也是講究方法的,尤其是在當下兼并和競爭共存的時代,要怎么做才能走的更遠,創業者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說到創業者本身對app的影響,其實在創業初期就很明顯。創業不是一件頭腦一熱就可以隨便參與其中的事,很多app的開發商之前都沒有進行認真的調研,也能沒有深入的思考。僅僅是隨大流,看似十分景氣的創業大潮,實則不過是敗絮其內的一群無頭蒼蠅。App的開發和推廣需要考慮很多方面的問題,比如你的團隊,你的資金,你的推廣等等,不管是哪一項都是需要周密計劃的。
另一方面,創業者往往內心深處都有著一舉成功、一夜暴富的夢想。我并沒有說登高望遠有什么錯,有野心很好,但是不能夠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做起來的創業其實不過是一個空架子。換而言之,創業者過于追求成功而迷失了方向,只會導致自己的滅亡。App能都快速變現,成為創業者的錢袋子,關鍵要看創業者怎么看待創業這件事。
思達派(Startup-Partner.com)轉自微信公眾號創界網,略有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