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五年“雙創”推動,創業服務業大環境在競爭壓力、國際局勢以及參與者等諸多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創新、孵化成為全球性關鍵詞,更多知名企業涌入,新一輪創新人才和項目資源爭奪推動孵化平臺不斷進化發展。在此期間 ,國際國內高質量的創新創業創造平臺有哪些思考呢?
6月13日,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浙江省科技廳、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杭州市科技局、創頭條、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等單位承辦的的2019科技創新創業高峰論壇在杭州未來科技城舉行。會上進行了兩場圓桌論壇,邀請了眾多資本層、創業孵化載體領域專家以“科技引領、雙創升級”為主題進行分享交流。
第二場圓桌論壇由君紫資本董事長秦君主持,來自創新創業服務領域各位嘉賓就“如何打造高質量創新創業服務”展開了探討。
“未來走哪個方向,我們未來應該做什么?”顏振軍認為,“方向就是變革”,孵化器將來有兩個方向必須要走:
一?產業孵化
顏振軍表示,作為新創業者,小企業最難最痛的點在于怎么進入一個產業。對于一個新進入者,孵化器給它的條件要能讓其在行業占到一席之地,這是產業孵化。
二?智能孵化
相對于傳統點對點、面對面的本土化、本地化以外,還需要有技術,有人工智能,有大數據,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加上5G之后,完全可以用一些平臺去實現跨區域、跨行業、全球性行業資源的整合,實現一個智能化的品牌,這就是智能孵化。
沉默資產的重大轉化價值
“很少聽見有研究機構有這么多研究創業孵化的專家學者,有誰把真正的中國的案例庫變成教育資料,變成直接為后面的人為產業轉型為現代的人進行升級創業理念直白的資料。”
毛大慶表示,相比于發達國家,我們國家豐富的創業沉默資產還沒有被人意識到。毛大慶指出,大家做了32年孵化器,“雙創”五年來那么多新人進來做各種新模式下的創業服務業,這個過程當中有一筆很豐富的沉默資產,這在未來可以變成重大的價值。
但是“今天說科技成果轉化非常艱難,創業沉默資產被二次轉化更加艱難。”如何實現沉默資產的能力轉化,把過去沉淀下來的豐厚的創業遺產二次開發,二次升級,變成社會財富和資產,需要全社會關注創業孵化,關注科技孵化,關注沉默資產。
“雙創”五年我們沉淀了什么?
毛大慶表示,有三方面沉淀是“雙創”以來的顯著增量:
第一個沉淀,整個社會形成創業服務產業鏈的意識。 ???
“原來說創業服務產業不是一個產業,零七八碎,有人搞孵化器,有人搞基金。但是實際上已經形成產業鏈、創業服務鏈。”毛大慶表示,這種服務產業鏈意識很珍貴,社會發展除了需要科技創業者之外,更需要一個好的服務產業鏈,沒有鏈,沒有產業,就形不成一個社會環境。
第二個沉淀,創業迭代更新構成的內容沉淀。
第一次死亡的企業、破滅的商業模式、燒掉的資本等都有價值,變成創業者第二次騰飛的沃土,積累很重要。“資產這個東西不經過長時間積累沒有戲,我們說美國也好,以色列也好,都是長時間積累的結果。”例如總理在雙創周參觀的創頭條數據版,一級數字點進去之后還有二級數字,還有三級數字,數字背后的數字,其實這就是經過幾年沉淀下來的豐富的創業資產。
第三個沉淀,背后和創業者有關的數據。
毛大慶以優客工場四年半的創業為例介紹了背后的傳感器,他表示,通常大家以為“優客工廠一會兒做二房東,一會兒聯合辦公,一會兒開好多連鎖店”,卻“不知道背后的事情”。據介紹,優客工場積累了幾個TB的數據,往下再做五年,可能需要去演化成數據賦能的能力,這些數據是很重要的資產。
周棟梁介紹了博特新材料科技在產業孵化上的新探索,他稱做孵化器是實現多元化的一種嘗試,比起“孵化器”,更愿意大家叫它新材料科技成果轉化的科技機構。
“希望打造這樣的模式,有很多的材料人他們在早期創業想找資源,想找一些幫助的時候,能夠到我們平臺上面來。”
在落地過程中,博特新材料科技發現新材料行業的教授做轉化很難,從新材料原始創新到變成產品、變成商品,很難靠一個教授的力量打通完結。但是經過了十幾個項目的累計投資,他們發現這種“產業的翅膀”加到原始創新上以后,發展速度和成功率會極大提高。
周棟梁希望打造一個為新材料創業提供專業服務的平臺,讓這個行業的材料人在創業過程中能夠更加順暢。
“我們在打一個樣,一個傳統的企業如何在多元化路上做更多的探索。”周棟梁表示,要在新材料領域做一個標桿,讓更多其他領域的人也能夠加入到成果轉化的隊伍當中來,這也是博特新材料科技未來希望做的事情。
周棟梁透露,目前已經有五家上市公司拿出實驗室和自己的資源,過來計劃共同建立這樣一個專業化平臺,同時,正計劃跟顏振軍博士一起做一個新材料,至少十幾家孵化平臺聯動。希望通過努力,在第二年實現過千萬的營收,同時投資的營收為企業帶來的利潤過億。
李中雨表示,過去五年是創新創業行業心智建立的過程,整個鏈條和生態當中所有的參與者都快速找到自己的定位,這對于產業加速非常重要。
而阿里做孵化這件事情,是出于“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這一使命,“幫助1000萬家中小企業盈利,創造1億就業機會”,是阿里加入創新創業這件事情的原因。
阿里在發展中發現,在一些像硅谷一樣的發達地區,生態的玩法是長期存在的,特別是IT行業。阿里把七大板塊的業務全部開放給開發者和創業者,這是一件非常偉大的事情,這些業務是小企業無法企及的一種能力,而對阿里來講,這是共贏。
李中雨指出,企業要承擔社會責任,根據他的介紹,目前阿里在全國已經做了50幾家孵化器,線上線下孵化企業達20萬家左右。他稱,“中國國內市場非常大,給我們創造了非常好的成長土壤,我們在這些經驗上面成長更快,加速度更快,所以開放這些數據,開放這些成長的系統和生態的系統,也是必須要去做的。”
如何促進“雙創”升級?李中雨認為,在二次加速的階段就是需要大腦,但所有的數據沉淀在每個公司自己手里,不能集中解決問題。
“在雙創這個行業本來我們走在科技最前沿,結果我們自己的數據是割裂的,今天沒辦法支撐精準施政,沒法支撐投資的回報率、投資的決策。”因此他呼吁孵化器整個行業,以及產業的力量、資本的力量加入加入雙創創新創業的大腦,解決資本的問題。
作為來自硅谷的老牌孵化器,Plug and Play是全球成立最早、規模最大的科技投資和創業加速器之一,從2014年來到中國已歷時5年,Plug and Play?CEO徐潔平表示,“這么多年最大的收獲就是這種創業者的精神。”
徐潔平表示,這種創業者精神的積累跟沉淀需要多次迭代,過去中國雙創五年的積累中,讓他感受最深的兩個精神表現就是40歲、50歲再創業和對于失敗的無所畏懼,中國在加速。
但是,中國走20年的路硅谷可能走5年8年就走完了,觀察來看,中國的孵化也好,加速也好,服務商的服務在商業模式上還是需要提升。 ???????
徐潔平提到一個“精準的創新”。他希望,未來五年,中國幾千家的孵化平臺能去掉一個零,同時,平臺的賦能性和精準對接得到提升,我們做的所有事情能使天下創新變得容易一些。徐潔平認為,不管創業者,還是政府,“使創新做的更簡單、更有效一些,把自己放后一點,放小一點,這個事情就到了。”
在論壇最后,秦君表示,五年“雙創”對創業者的環境影響非常大,也為基礎設施沉淀積攢了能量,產業的垂直孵化能夠針對性對鏈條做出相應支持,賦能小企業,這是非常偉大的趨勢。但傳統的服務方式也要通過與會嘉賓提及的能量轉化和智能化等形式,不斷實現單項業務能力更大的增長,秦君直言,“如果有一天更多的孵化器站出來說不靠房租活著的時候,這就叫真正的服務業的產生,這是全部孵化器人未來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
第二屆“尋找100家特色空間”百家名單已經公布!點擊下圖查看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