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整個創業孵化整體體量和生物結構都在穩健增長和優化。”科技部火炬中心孵化器管理處處長、研究員陳晴在2019年科技創新創業高峰論壇上講到。
此外,本次論壇,陳晴也公布了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和首都科技發展研究院聯合編制的《中國創業孵化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用數據來展現五年來創業孵化的發展。
報告指出,整體來看,去年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發展情況增長速度都達到了20%。整個2018年,全國的孵化載體達到11808家,其中國家隊孵化器是4849家,眾創空間達到6959家。
整個去年創業孵化構建了局部良好的創新創業生態,促進區域的協調發展。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在整個創新創業是載體活躍最多的地區,特別是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活躍度達到14.2%,京津冀是10.5%,長三角是22%,三個大區域加起來基本上占了將近的50%。
報告指出,在一萬多家的創業機構,其中在服企業、服務企業和團隊達到62萬人,累計畢業企業13.9萬家,培育上市掛牌企業3600余家,其中境內外上市306家,總市值達到3.3萬億。
就業方面,整個孵化器和眾創空間為社會解決了390萬人的就業,這其中吸納了大學畢業生已經超過了46萬人。
此外,報告顯示去年創業活動跟2017年的31.7萬場相比場次有所下降,一定程度上表明雙創到了平滑的發展,整個雙創專業導師機構和隊伍在發展,開始注重高質量服務隊伍方面的不斷提升。
同時,報告指出在知識產權方面數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去年整個創業載體有效知識產權達到65.7萬件。
報告顯示,整個創業孵化的生物結構在不斷增長。
具體表現在去年整個創業孵化器機構的收入結構當中,是三分天下局面,即以服務型收入的載體收入為31%,以房屋和物業收入為35%,投資和其他的收入占30%以上,也就是說房租物業和服務收入占了60%以上。
????注冊規模方面,眾創空間新注冊企業達到了8.79萬家,平均每個地區是2747家,結構在持續優化。值得提出的是,浙江、北京、江蘇、廣東平均新注冊的企業超過7千家。
同時,眾創空間也在實行市場化的淘汰機制來優化自身的整體實力。去年科技部火炬中心和有關單位支持了“尋找100家特色空間”活動,為的是提升眾創空間的特色化和專業化的水平。
在融資結構方面,2018年創業孵化獲得市場的融資情況也在不斷的提升。眾創空間和孵化器兼具公益和盈利的兩種生命。眾創空間和孵化器通過政府的引導,吸引了大量的社會資金。報告顯示去年的數字孵化器獲得政府資金72億,撬動社會資本的630億。眾創空間獲得政府資助37億。
在民間在資金分類方面,去年創業孵化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支持,民營的孵化器占了非常大的比例,整體載體有63%都是民營企業,增長幅度比較大。
在大中小企業的融通方面也持續發展。報告指出這幾年通過雙創,阿里、騰訊一些大企業都加入到雙創行業。大的龍頭企業的進入促進了中小企業的融通發展。
報告還指出創業孵化高度重視自主研發,優質企業競相涌現。在孵化器當中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數字已經超過5.8萬家,高新技術企業達到7%的比例。去年的IP研發投入也達到726.6億,增長23.4%,遠遠超過一般的國內投入,整體孵化器再生企業的在孵和科技含量比較高。
今年,報告增加了對于高新區創業孵化的分析,發現高新區在全國的孵化器載體占全國24.7%,已經成為創業孵化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區。高新區孵化器整體水平非常高,集聚很多優秀孵化器在園區。高新區孵化群體從累計畢業企業、在孵企業獲得的融資總額都遠遠高于平均值。
????最后孵化器在可持續國際化發展合作潛力巨大。隨著一大批孵化器走出國門,去年統計有123家的孵化基地在海外建立研發基地,國內的創業孵化載體跟70多個國家進行了合作。
????另外YC、PNP等一大批海外的知名孵化器進入中國。從數字方便可以反映,孵化器未來的國際合作還處于一個起步階段,未來有巨大的潛力。
????據悉,2019年雙創周期間,以“科技引領,雙創升級”為主題的2019科技創新創業高峰論壇于6月13日在雙創周主會場浙江省杭州市夢想小鎮國際會議中心舉辦。
該論壇在科技部的指導和支持下,由科技部火炬中心、浙江省科技廳、杭州市政府聯合主辦,杭州市科技局、創頭條、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等單位承辦,科技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浙江省、杭州市等政府領導以及相關學者專家將出席本次論壇。
創頭條作為雙創周數據支持伙伴及媒體團成員,將全程參與雙創周活動報道。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