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猶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回顧過去一年,全球資本市場波瀾起伏,中國股市不盡如人意,A股從小陽春3587點跌了下來,并一直徘徊在2500點上下。尤其是美國股市,終于結束了 連續十年牛市,令人擔憂金融危機十年一次輪回的魔咒似乎又將應驗。

2018年10月以來,美股連續大幅下跌,美股三大指數第四季度跌幅均達20%。
有史可鑒,美聯儲每一次進入加息周期,都會引發金融危機。從目前的情況來判斷,新一輪金融危機的似乎已經很近。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耶魯大學教授羅伯特-席勒認為,本輪史上最長的美股牛市,已經顯現了華爾街有史以來最嚴重崩盤之一的影子。實際上,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美國股市都不具備連續十年牛市的條件,都像是透支未來利益的結果。而一旦透支達到一定程度,尤其是特朗普利用更加危險的方式,在透支未來的發展潛力,美國經濟面臨的風險,確實已經具備大蕭條的條件了。一旦美國股市崩盤,世界經濟將受重創,出現比2008年金融危機更為嚴重的后果。
不過,自從凱恩斯主義大行其道之后,經濟周期被人為地延長了。比如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以及其它強有力的宏觀調控,都可以將這一周期放大,延緩經濟危機到來的時間。因此,考慮到周期延長因素,預計2008年以來的這一輪經濟周期可能至少維持12年,即下一次危機將最快在兩年之內到來。
再看一下股市,雖然目前美股估值依然很高,不過我們的A股卻恰恰相反,當前的估值水平已跌至歷史最低位。但即便如此,股市畢竟屬于高風險投資,任何預示經濟下行的信號,都可能使市場暴跌,而一旦因經濟危機引發流動性緊縮,更將火上澆油,加速股市下跌。
因此,在危機到來之前,大家應盡量減少持有股票,多持有現金(銀行存款)。我一直強調當下現金為王,理由是,現在幾乎所有資產都太貴了,存在很大的泡沫成分,尤其是中國樓市。一旦經濟危機到來,資產價格泡沫破滅,現金反而成為最“值錢”的資產(目前已可見端倪)。屆時,低估值的優質資產滿地都是,但如果沒有準備好現金,也只能望洋興嘆。
這些年來,歐美的經濟危機主要是因為貨幣寬松和加大金融杠桿所致。每次危機之后,都需要以跌至谷底水平的實際利率(即通貨膨脹調整后的利率)來刺激經濟的恢復,并保持經濟加速運行,這就好似打開水龍頭放水。但是,長期低利率的弊病已然顯現,其結果就是拖累長期結構性的趨勢。
通常來說,金融市場每次泡沫被吹大,大眾、甚至專家往往深信 “這次是不一樣的”。因為,經濟周期被人為地延長,所以,在一段時間內,他們似乎是對的。然而,有史可鑒,泡沫最終總是在一個周期的末期破滅,而且,每次泡沫被刺破都是由于相同的原因。
這次也將會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