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的發展向來都是波瀾起伏的,就算是在“寒冬”里,同樣蘊含著強大的向上力量。
“中國的經濟大勢會推動創業的發展,而創業服務業的發展空間仍然很大。”銀江創業夢工場聯合創始人常婷婷說。
而在各城市創業團隊數量一定,眾創空間行業快速發展、總體量擴張的前提下,如何創新運營模式、實現規模化、提高盈利水平、同時實現標準化可復制,是擺在眾創空間行業的一大難題。
在無界空間聯合創始人韓昕锜看來,想要拔得頭籌,成為商海中的大魚,眾創空間就必須快速成長,擴張商業創新新模式,走在行業發展趨勢的前面。
如何才能確保不被清洗出局?接受創頭條(ctoutiao.com)記者采訪的十六位知名眾創空間創始人、相關負責人認為:
蜂巢CEO袁星介紹稱,2016年,比如蜂巢就收緊了全面鋪開的步伐,轉向專業服務的打造和提升,在做好現有項目孵化基礎上,用核心資源做好杭州夢想小鎮站的戰略,并且專注于一個指標,“那就是孵化率”。
蒲公英孵化器創始人吳曉梅認為,在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下,會給那些能為創業者提供真正有價值的創業服務的眾創空間帶來機遇。
她表示,眾創空間只有切實為創業者提供真正有的增值和服務,才能形成好的反饋,進而吸引更多優秀團隊和項目,最后才能與投資機構、投融資業務、政府政策等形成良性循環。
北大創業孵化器總經理楊文厚認為,從眾創空間行業角度來說,如何進行專業化的運營很重要。
從前期拿地到裝修,到設計、到施工、到后期的物業運營管理,這是一個系統性的工程,怎樣做到各個環節的專業化及成本優化管理,是考驗眾創空間競爭力的重要標準之一。
另一個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拿地能力。而從拿地開始,到招商、設計、后期施工、運營,都越來越有專業化要求。

在2017年,深耕垂直領域的專業眾創空間會更受歡迎。未來各類空間將會有更明晰的定位與分工,與傳統經濟產業企業的融合也會更深入密切,而這也有利于幫助初創公司搭建與產業龍頭企業的對接橋梁。
這一點上,NEXT創業空間合伙人、CEO賀照峰認為,眾創空間在四個垂直方向上值得嘗試:
虛擬社區型:媒體驅動、活動聚合,以綜合服務為主;
虛擬服務型:投資孵化、培訓輔導,以服務為導向,更傾向專業垂直領域細分;
產業鏈服務型:企業自孵化平臺,企業創新中心、協同創新中心;
產業地產型:聯合辦公、創業綜合體。


產業資源往往是稀缺的,這也是眾創空間的一個巨大門檻。市場上大量瀕臨倒閉的眾創空間往往是不具備產業資源。
浙江潤灣眾創空間CEO黃怡認為,那些擁有產業資源、并能有效利用的眾創空間將大有可為:一類是具備鏈接高校研究院先進研發和技術資源的能力,并能結合市場需求將其轉化為市場機會的眾創空間;另一類是具備整合各產業鏈或產業生態資源能力,能通過市場和運營手段快速驗證項目品質,并實現產業轉化的眾創空間。
盛世投資管理合伙人、盛世方舟主管合伙人謝作強指出,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中,也提出鼓勵骨干龍頭企業圍繞主營業務方向建設眾創空間。


優投空間創始人代瑞紅表示,地方政府有了一定自由度去制定當地優惠政策,如果對眾創空間傾斜,制定好科學的政策,對地方的眾創空間發展起到到激勵作用。
相應的,地方眾創空間最好也能夠結合當地的產業和企業特點及需求,建設符合當地需求的眾創空間,而不應該只是簡單學習和照搬互聯網孵化器模式。
總體而言,單兵作戰或者背后沒有資源的眾創空間在2017年將舉步維艱。在政府對眾創空間的扶持補助基本穩定,創業總量也不會有太大增長現狀下,2017年該是眾創空間苦練內功的時候了。
相關鏈接:
十六位眾創空間創始人談2017年之一|3年從50家到5000家 同質化+不賺錢 眾創空間靠什么捱過2017年?
十六位眾創空間創始人談2017年之三|未來之戰:眾創空間2017年將出現的5大行業趨勢!
您也可以關注我們的官方微信公眾號(ID:ctoutiao),給您更多好看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