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企業的事情,用股份來說話,那這個企業真的離死不遠了。
■?心里想的東西,在行走過程中會逐步被完善出來。
■?創始人一定會成為公司的瓶頸,而且遲早會成為公司的瓶頸,這一天來的越早越好,所以胸懷很重要。
■?一個創業團隊能帶給員工最重要的東西,一定不是錢,是變化、是成長。
■?專注在客戶和使命上,會更加重要,不要去盲目追逐資本。
從蘑菇街出來,我休息了半年,之后就一直在看方向,我覺得我應該做的事情就是一定要跟互聯網相關、一定要跟汽車相關,這就是我的方向。后來我給自己列了四個可選擇方向:二手車、車聯網、車媒體、車電商。我的方式就是一個個進去看,看到我自己的能力、經驗是否合適干這件事。
一開始我就蹦到了二手車領域,成為了二手車販子,玩了一段時間,有虧有賺,一段時間后,我給自己做了一個總結:二手車市場好不好?好。它會爆發嗎?暫時不會。這件事適合我來做嗎?不合適。因為二手車市場最大的問題在于缺乏標準,如果在缺乏標準的情況下,草根創業,這件事情推動起來是很難的,標準一定是大玩家去建立的,而且一定需要大錢,所以我就及時把自己Hold住了。然后再去看新方向的時候,似乎跟電商相關的事情是最適合我的,因為我的經歷在那放著呢。
在創始團隊的組建時,我就在想,我們做的是“互聯網+汽車”的事,我們這個團隊一定是一個融合性的團隊,一定會有汽車行業的人,但是這件事情一定不能由汽車行業的人作為Leader的角色,一定是互聯網的人做Leader,這事才有可能發生改變,因為反過來不成功的案例非常多,成功的案例幾乎沒有。所以這個核心團隊的背景,是以互聯網為主的。
互聯網電商誰玩的最好呢?淘寶玩得最好。我對哪家公司最熟呢?淘寶最熟。首先就去阿里找一個雙方知根知底的,做運營背景出身的人,就是我們的聯合創始人金剛。當時我隱隱覺得,這個團隊不應該只有阿里背景的人,可是很遺憾,我在杭州找不到別的背景的人,我需要有開發和產品,所以另外兩位也都是阿里背景的,都是非常熟的老同事。從組建這四個人的團隊開始,就給自己畫了一個界限,這四個人不能完全主導這個公司,一定不可以。因為我需要一個融合性的團隊,我們四個人的背景太統一了,對溝通來說是好事,對做事業來說是壞事。所以一開始我們就約定好,總有一天我們要站到后面去,雖然你是股東,你也需要站到后面去,因為我們要做的事情不是單一背景的人能夠決定的,所以對這些人的胸懷,要有非常強的要求。這是我對自己的要求,因為我覺得我的胸懷還算好,對其他人也會有這樣的要求。
組建團隊是不是類比買車選配置?我不是非常認同這樣的觀點。為什么呢?車能不能跑得遠,跑得久,不是配置決定的,而是動力總成、變速箱、底盤,這三個東西確定這個車跑什么路,能跑多遠。至于說空調好不好、燈亮不亮、座椅軟不軟,這是舒適性配置,讓這個車跑得更舒服、更爽。創始團隊決定了這個公司會往哪些方向發展,所以這個創始團隊,就決定了我們一定是電商方向,至于說怎么走,我也不知道,誰也不知道怎么走,“汽車+電商”誰也沒干過,但是創始團隊一定要有胸懷。
股份比例,這件事情作為創始人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在一開始的時候說清楚我占多少,你占多少,而且一定只能有一個人是大股東,不能有兩個大股東,這兩個人一定會出現意見分歧,即使他們兩個關系再好也沒有用,因為不同事情的看法是不一樣的。至于說跟二股東的比例,可以是3:2,也可以是2:1,但是一定要有絕對性的優勢。所以這里面的胸懷就很重要,切忌“沒關系,股份以后再說”、“大家都互相了解,他不會的”。你不知道什么時候會發生什么事,所以一定要說清楚,簽字畫押,大家就不要為這事再談了。
另外我們會留一個非常大的員工期權池,吸引不同背景的高管進來,要把這個東西留給人家,不能都占了。所謂的胸懷就是,事業是大家的事業,大家一起去做的,不是你個人的事業。你私企老板,百分之百的你說了算,這個年代要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就是要給他們股份。
最后一點,不同時間進來的人,價格是不一樣的。千萬不要輕易說合伙人的位置給人家,這給員工傳遞的感覺是非常糟糕的。一定是工作過一段時間,大家適應了,配合得很好了,你才會跟其他合伙人說一致來接納,授予股份的價格,吸納他為合伙人。如果一個企業的事情,用股份來說話,這個企業真的離死不遠了。驅動企業向上的一定是使命和價值觀。我們要做一件什么樣的事,在這件事的基礎上,誰有這個能力去帶領團隊往前走,他就是頭,大家就需要跟著他。
我們的初心,一開始就說過,我們要做的是“汽車+電商”的事情,但是從哪些點切入,我們也不知道。我跟天使投資人講的故事,跟電商一點關系也沒有,我說我要把一群人聚集起來,我一定會賣給他東西,所以我們第一個產品叫“大玩具”。一開始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想好了,接下來要賣車,只是賣什么車,怎么賣?后來發現平行進口的口子開了,于是就迅速的鉆到里面去,要去賣車以及做產品轉變的過程中,依然會面臨自己初心的問題:我想做一個什么東西?
我專門去問過陳琪(蘑菇街創始人):你覺得現在還是你的初心嗎?陳琪直接跟我說:初心個毛線,市場是不斷變化的,方向必然也會不斷的變化,只是你想做的事情是跟初心有關的,這兩個事情發生關聯,至于發生什么化學反應我也不知道,你就做著看唄。沒有什么東西,是想好了第一步干嘛,第二步干嘛,第三步干嘛,這樣的東西過了兩三年還能按照你的想法按部就班的做下去,這件事情馬云做不到,奧巴馬也做不到,沒有人能做到,但是我們的大方向是這樣,那這就是初心。
創業過程中碰到過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我們2C賣車的時候,雖然賣得挺好,我們2015年9月份賣完寶馬,團隊非常認真的算了一筆帳,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照這個方式做下去,我們活不到過年。這樣賣車,永遠沒有未來,賺不到錢。雖然每輛車是有毛利的,但獲客成本過高,轉化率過低,沒有重復購買率,這不是一個商業。
當發現這個問題的時候,給團隊帶來的震動是非常大的,團隊面臨的問題是公司往哪走?我經常說這個公司死過一次了,那段時間真的很痛苦,到底怎么辦?到底往哪兒走?而且那會兒我剛剛拿到融資,我們拿到后就踩了一腳剎車。投資人非常支持我,北極光跟我說,?“汽車+電商”這件事情,我們也不知道往哪兒走,但是這是我們能找到的最好的團隊,所以我們相信團隊有自己的愈合能力和迭代能力。這是做天使投資和早期投資很重要的一點。
后來我們花了很長時間做市場研究,市場在不斷的變化,我們要不斷的迭代,團隊要做迭代,業務也要做迭代。當時調研發現B端是大市場時,團隊的問題就很明顯了,團隊做C經驗豐富,做B經驗少。后來發現,經歷過這些,完全是可以的。要鼓勵自己,B和C沒有本質區別,都是做生意。當大家真正做下去的時候,發現沒有問題,我們可以做好,這時候團隊給了我很多的鼓勵,很快身心就會轉變過來。因為重新找到了方向,我是一個有方向什么都不怕的人,當你不知道往哪兒走的時候最可怕,找到方向了就完全沒有問題,就往前沖,無非是解決問題。心里想的東西,在行走過程中,會逐步被完善出來,大概是這樣的一個過程。后來,創新工場跟我說,2015年11月、12月的時候,我擔心你扛不住了,但是2016年1月份再見你時,完全變了一個人。
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大家有緣走到一起共事,從心里面謝謝他;沒有緣分,大家看不上你,覺得別人更吸引自己,沒有關系。我們裁過員,裁了50個人。為什么呢?因為我們要縮減開支,我們C轉B的時候不需要那么多人,痛不痛苦?當然痛苦。員工對你各種各樣誤解,很多消息在外面說你這個公司要掛了。但是作為創始人不要被這些東西打敗,不至于的。
員工跟我們的關系,是共同成長的關系,千萬不能因為員工在困難的時候站在你一方,以后就對他放松要求,這肯定是不行的。五年十年后,他一定會離開你,做自己的事情,回過頭來看,他會發現當時對自己幫助很大。任何時候我們每個人想到說以前誰對自己幫助最大的這個人,往往就是對你態度最差的,要求最高最嚴格的人對你才是最有幫助的。
舉個例子,有一個小朋友,一段時間后,他真的不行了,焉了。但是他是最早的一批員工,那時候怎么辦?只能請他走,推心置腹的談。這種事在每一家公司都會經歷,因為企業在不同的時期,需要不同的人,人在不同的時期需要不同的老師,不同的伙伴。包括一些管理者也是一樣的,在那個時間他非常重要,但是下一個時間段,他可能就沒有那么重要,這種感受不是別人感覺到的,是他自己感覺到的,他覺得自己怪怪的。這種時候如果是一個有胸懷的,他會主動把位置讓開,如果他是一個沒有胸懷的,那有你受的。
關于員工成長,以前在淘寶做P的時候,我是個人能力比較強的,但是那是十年前,現在什么時代了?十年前的Marketing完全不一樣,那時候微博都沒有,現在的做法完全不一樣,所以我強迫自己,不要在Marketing的領域上發表意見。你老了就是老了,讓年輕人去做,你能把握的就是幫助他們去思考這件事情有沒有想明白?能不能簡單的一句話來把你這個方案描述清楚一點?到底要跟經銷商、客戶表達什么東西?這些東西是亙古不變的。至于技巧,你根本不知道微信端該怎么玩,我這么老的人怎么知道微信怎么玩?我跟創始團隊說咱照照鏡子,最年輕的那個合伙人83年的,現在都哪一年了,已經快40的人了,這個世界總歸是要讓90后去主導的,干嘛不培養他們呢?讓我很震撼的是,有一些競爭對手是90后團隊,很強。我們把自己團隊盤點了一下,85后能用起來的有幾個?我就覺得問題出在我們自己身上,那怎么辦?篩出來那些大家覺得比較認真、比較有潛力的85后,玩命的培養他,給他空間,讓他去做,幾個月下來,那些人變得很強大,甚至天天跟我們拍桌子,挺好的。為事拍桌子,我一點也不怕,我經常被說的敗下陣來,你牛逼,你狠,照你說的做。創始人一定會成為公司的瓶頸,而且遲早會成為公司的瓶頸,這一天來得越早越好,所以胸懷很重要。
很多員工愿意跟著公司一起成長下去,就是因為他們回過頭看一看,發現自己變得很不一樣了,這是一個創業團隊能帶給員工最重要的東西,這些東西一定不是錢,是變化、是成長。至于說這個公司是否能夠上市,是否能夠有很多錢,員工的期權是否能夠折算成現金,這些事在人為,而且跟宏觀市場有很大的關系,員工在這里面扮演的角色非常重要。幫助員工成長,這是你最大的能力。我面試過一些人,這些人跟我講述多年前加入的一個團隊,那個團隊對他的幫助非常大。我們最希望自己成為這樣一個團隊,能幫助員工成長,這才是最重要的。
當然有些員工會覺得,跟著我能吃香的喝辣的,但哪有那么多香的辣的吃?有吃的我當然分給大家吃,員工吃完我再吃都可以,但是不一定會有吃的。創業這條路就是很苦,期權變成很大的現金價值的公司,沒有幾個。就阿里巴巴這樣的公司,千億美金后,大家才真正變得很有錢。阿里巴巴只有一百多億美金的時候,那會套過一次現,前一百多號的員工,也就只能買一輛20萬的車,并不能改變員工的生活,現實一點挺好。
我覺得當時轉身應該再快一點,更快的發現問題,踩急剎車、掉頭,我現在覺得掉頭還是慢了。雖然比別人快,但是比我想象中我認識的自己要慢。再有機會,應該早一點找一些高級的管理者,在團隊中多培養一些管理者,這件事情是我比較后悔的,我因此吃過很多虧。術業有專攻,每個人的方向不一樣,我有我擅長的地方,別人有別人擅長的地方,所以我應該盡早的把一些權利下放。我過去管得太多了,讓團隊很不舒服。
發展的動力,就是改變自己的能力,這是最重要的。就像我們看車看得多了,只看三大件(發動機、底盤、變速箱)這就是動力,別的都是虛的,別的都可以改,這三個改不了。如果再選一個,就是剎車系統,能不能迅速停下來,停下來很重要。比如說轉向準不準,沒有關系,方向可以慢慢修正,只要在這條路上。一條大路上,跑車可以筆直跑,公交車也是筆直跑,公交車的方向多亂啊,沒關系。專注在客戶和使命上,會更加重要,不要去盲目追逐資本。盲目追逐資本指的是:資本跟你說,這個方向不錯,就去做這個方向,這得多傻。要相信自己對業務的判斷,只有這件事情是最核心的,也是最屬于自己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