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一線》 卜祥
繼11月28日金立與供應商債權人開會商談債務處理方案之后,12月10日下午,雙方第二次在金立公司所在地坐下來商議,持續了近3個小時。
騰訊《一線》通過一位參會債權人獲悉,這一次金立依然在推動無抵押物債權人選擇重組方案。金立給出的解釋是,按照現有金立債務202億、資產約20億現狀,無抵押物債權人如果選擇破產清算,能收回總欠債約20%的債務;有抵押物的債權人可以收回約50%的欠債。
如果選擇重組,相對樂觀,債權人可以收回80%的欠債。時間比較長,可能需要五年時間。
重組之后,債權人將轉為債務股東,擁有重大事項投票權。重組后的公司收益可能來自于金立所持有的微眾銀行股票上漲、金立工廠OEM代工生產收益,以及一些互聯網收入。
一位債權人表示,這次商談的計劃,大體上與上次摸底商談給出的條件一樣。“讓我們簽一個重組意向協議,十天內做出決定。”
按照法律規定,通過程序,必須有二分之一債權人和相當于三分之二的債權數的同意。有了這些債權人簽署的協議,重組方案方就可以進一步推進,方便金立事務進入法院程序。
有些債權人表示,重組方案都是“被逼的,好多企業應該都堅持不下去了。如果五年不拍賣,有些金立供應商將會因欠款收不回而破產。”
按照法律優先權,金立所欠工資比經營性債務更具優先權。據媒體報道,12月4日和5日,共有244金立員工申請了仲裁,涉及金額總計超過2800萬元,平均下來,金立欠每位員工逾11萬元。
現場所到約20家供應商,手中沒有抵押物的供應商,債務在8000萬元以上。
據騰訊《一線》11月28日現場觀察,前前后后來了十幾拔人。包括歐菲科技、天馬(顯示屏)、維科(電芯、電極)、欣旺達(電池)和譽鑫(結構件)等等公司。
之前,有參會代表向騰訊《一線》透露,金立董事長劉立榮和財務總監何大兵想退股,委托二股東盧光輝處理。一些具體方案如下 :1,手中供應商繼續拿著抵押物作為抵押。2,大多數無抵押的供應商轉為股東,金立原股東考慮放棄和退出。3,50萬以下小供應商保留債權。
此前11月23日,金立金融債權人會議已經在深圳市深航國際酒店召開,初步的討論結果是,幾乎所有的銀行都支持了破產重整方案。12月10日的商談這類債權人沒有出場。
金立危機最終在朝著破產重組方案走是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