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的內容創業市場,從直播平臺強勢爆發、到網紅經濟如火如荼,再到短視頻躍躍欲試,內容創業的風口在這三者的交織夾雜下顯得無比喧囂。
猶記得9月份,今日頭條CEO張一鳴在頭條號大會上說“短視頻是內容創業的下一個風口”。半年過去了,無論是眾多短視頻創業者的紛至沓來,還是資本豪強密集進場,短視頻這場風似乎是真的越刮越猛。在移動化、碎片化消費日益盛行的當下,短視頻似乎成了最應景的影像消費產品,在吸引用戶注意力的道路上一騎絕塵。
經過幾年蓄勢的短視頻行業如何演變至今天的格局?什么才是制約短視頻發展的最關鍵因素?未來短視頻的商業價值該如何挖掘?
事實上,短視頻并不是今年才大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綜合行業內的觀點,短視頻領域的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
1. 短視頻工具的蓄勢期(2012—2014年)
隨著智能手機、3G網絡、wifi網絡逐漸普及,短視頻工具、社交應用類創業火熱。三大短視頻分享工具:騰訊旗下的微視、新浪旗下的秒拍以及美圖秀秀推出的美拍相繼出現,短視頻活躍用戶顯著增加。但是由于在內容上以時長數秒的低質量內容為主,所以這一階段,短視頻“不溫不火”。
2.短視頻產業轉型期(2014——2015年)
4G開始普及、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提速降費,移動視頻用戶市場成熟。短視頻分發渠道開始多元化,以致于2014年被稱為“中國移動短視頻元年”。
3.短視頻行業爆發期(2015年底——2016年)
2016年初開始,秒拍、快手、美拍等短視頻發展迅速。總體來看,伴隨著直播應用興起,產品形態多元進化,內容生產價值顯現,短視頻生產在也在2016年呈現了顯著的新特征。
短視頻的爆發,其實是伴隨著以UGC為主的豐富多元的內容成為了用戶的重要選擇,短視頻中各樣內容、情緒和直觀的場景展現恰好補充了文字、圖片在某些信息傳播中的不足。
短視頻日漸火熱,吸引了大批人才投身短視頻內容創業大潮。澎湃新聞CEO邱兵離職,轉身短視頻內容創業創辦“梨視頻”。事實上,他并不是第一個從傳統媒體轉向視頻行業的資深媒體人士,一條的徐滬生、二更的丁豐、軍武次位面的曾航、即刻視頻的王留全……這些在短視頻領域耳熟能詳的創始人,也都在過去兩年離開傳統媒體,投奔短視頻行業的創業。傳統媒體人之外,足球明星孫繼海也加入了短視頻創業,建立了“嗨球”?,拿到了華人文化領投的數千萬投資。
此外,具有專業背景“網紅”的興起,大多都與短視頻文化密切相關。被稱為“第一網紅”的Papi醬,術業專攻的吳曉波、羅振宇等,通過優質的PGC短視頻在各類平臺都聚集了大量粉絲。

就在幾天前,一下科技旗下短視頻平臺推出《2016年短視頻內容生態白皮書》。白皮書顯示,秒拍視頻日均播放量由年初的3.4億增長至20.4億,漲幅超過6倍。秒拍上入駐超過3000位明星,超過10000名網紅、媒體、垂直大V等,日覆蓋用戶超過7000萬。作為短視頻領域用戶規模和流量占比的頭部平臺,從這一數據中,短視頻行業的發展巨變可見一斑。
從2016年年初開始,資本方就可以在短視頻領域大量注入資本。面對市場活躍度的不斷提高,潛在用戶的不斷增多,平臺和資本爭相到了短視頻市場的競爭中。
2016年3月,通過短視頻走紅的Papi醬獲得1200萬元人民幣融資,由真格基金、羅輯思維、光源資本和星圖資本聯合投資。5月曝出辭去東方早報社長、澎湃新聞CEO職務的邱兵也是得到了華人文化的投資······關注中產階級生活方式和消費升級的短視頻創業者《一條》、《二更》也完成了中期融資。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11月,國內移動視頻領域的獨角獸“一下科技”完成了由新浪微博、上海廣播電視臺、微影時代投資的5億美元E輪融資。這是“一下科技”融資史上單輪融資金額最高的一次,也創下國內移動視頻行業的單輪融資金額最高紀錄。

根據《2016短視頻內容生態白皮書》,2016年短視頻內容創業方面已發生超過30筆融資,秒拍TOP50榜單內有12家機構在2016年完成了融資,投資機構中出現了經緯中國、紅杉資本、真格基金、華映資本等知名創投基金,真格基金、基石資本等都發生了3次以上的內容行業的投資。
短視頻獲得資本如此青睞的原因,無非是因為它具有多種商業模式轉化的可能性。行業內一致的觀點是“短視頻是離錢最近的媒體。”
而從2016年下半年的短視頻領域更是開啟了對內容創業者的大規模補貼:9月份的世界網紅大會上,秒拍正式啟動了“創作者平臺”,從數據支持、視頻制作工具、流量導入、商業收入等幾個方面進行資源傾斜,今日頭條也宣布拿出10個億,扶持短視頻內容創業者;騰訊QQ也在騰訊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宣布拿10億扶持短視頻內容創業者;11月,一下科技的E輪融資發布會上再出重拳,拋出了“10億元扶持移動短視頻創業者”的計劃。

平臺方對內容創業者的扶持體現了行業對構建移動視頻內容生態的重視。綜合分析各分發平臺對視頻創業者的扶持政策,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流量支持:加大內容創業者在平臺內的推薦和曝光權重,實現流量的成長;品牌支持:聯合其他媒體,把優秀的短視頻直接投放到客戶集中的其他形式廣告形態中;商業支持:平臺和視頻創業者一起,共同開發商業市場;資本合作:平臺方會直接投資有發展前途的內容創業者,提供資金讓他們成長。
預計2017年各平臺會進一步加大對創作者的扶持力度,短視頻內容創業也更便利。
移動視頻內容創業的火爆,從側面折射出了互聯網經濟的價值正在從早期的工具屬性轉向內容為王,這個過程為多樣化商業模式的誕生創造了條件,而新的模式正在一步步完成對傳統商業模式的的迭代和消費升級。
短視頻是公認的“離錢最近的內容變現方式。”首先,與圖片和文字相比,短視頻能夠用更低的成本與更多維度的人群建立連接,這種獨特的優勢使短視頻被視為離錢最近的內容變現方式。其次,跟直播相比,短視頻時長短、內容精、長尾效應高、重復率低、可以精準投放,從盈利模式上有著天然的優勢。
短視頻的商業變現并沒有可以參考的道路,因此廣告、電商、打賞、訂閱等都是短視頻創業者和平臺方嘗試的方向。短視頻領域的兩個頭部平臺“一條”和“二更”,基本上代表了短視頻變現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向。“一條”通過生活美學類短視頻建立興趣電商,進行變現;“二更”走的是城市生活、人文記錄為主的商業視頻定制和原生廣告變現模式。
但是,對于更多的視頻內容創業者來說,其發展的關鍵尚不是如何變現的問題。
行業人士普遍認為:內容質量乏善可陳,缺乏垂直深耕;平臺同質化傾向嚴重,缺乏創新活力;商業模式不明晰,單純以流量為導向,勢必會給低俗博眼球的平臺空子。因此,短視頻內容生產的真正門檻,是內容本身是否優質,而且能否持續產出。
從總體來說,即便是表面上紅紅火火,但短視頻行業整體上還處在燒錢階段,全面收割的階段還沒有到來。以至于Papi醬合伙人楊銘稱,“短視頻這件事,在中國,還很漫長。”究竟這條變現之路有多長,連“一下科技”這只移動視頻獨角獸的創始人韓坤也沒底:“我估計(盈利)可能得將近一年。目前‘一直播’的直播收入是公司最主要的盈利途徑,現在秒拍也開始通過廣告已經盈利,但一下科技還沒。”
未來600億元市場的短視頻風口將吹向何方??
韓坤曾說:“移動視頻時代的到來,不是某幾個產品的爆發,而是信息傳播產業的升級。”有關數據顯示,預計到2020年,短視頻內容消費貢獻的廣告營收將是今年的10倍,達到600億元人民幣。可見,短視頻的未來商業化未來還是非常值得期待的。
1.技術層面:5G逐漸商用將釋放更多流量紅利
2017年5G將逐步開始鋪開商用,5G移動通信不是簡單的網絡升級換代,而是全方位技術的重新構建。工信部表示: 5G不是簡單的網絡升級換代,而是全方位的重新構建。起源資本副總裁王暉認為:“5G商用對視頻類產品尤其是短視頻行業是重大的利好,將帶來用戶規模的大量增加。”
2.內容趨向于專業化,PGC將成為主導
短視頻內容普遍由普通用戶產生,逐漸過渡到 PGC。短視頻是人格化內容,優質作者是短視頻內容產出和傳播的核心節點。是短視頻創作組織不斷進化,從個體轉向組織化、機構化發展,從單一內容生產者轉型為MCN。比如PAPI醬成立PAPITUBE,開始簽約、孵化作者;新片場成立魔力盒品牌,擴展魔力TV、魔力美食等自制內容;青藤文化以MCN模式延展到美食、汽車、時尚等領域。
在這一趨勢下,過去大而全的、粗淺搞笑、劣質雞湯類的短視頻內容難以為繼,而那些擁有強大原創內容生產能力的創作者則順勢脫穎而出,得以更好地享受短視頻爆發帶來的紅利。
3.內容創作方向走向精細化、垂直化
眾多短視頻內容創作者的涌入,眾多獨具特色的移動應用出現,使得短視頻市場開始向精細化、垂直化方向發展。以精耕細作特定甚至專屬領域,無疑有助于差異化競爭,同時,也有利于加強用戶黏性和忠誠度。比如,主打生活方式的“刻畫視頻”,主打財經領域的“功夫財經”,主打體育短視頻的“秒嗨”,諸如此類,正如人類發展進程中的分工協作一樣,短視頻市場也開始展示出更加多元、更加豐滿的一面。
4. 短視頻商業化前景將會逐步明確
首先:未來內容須更具備互動性及專業性以孵化有付費意愿的垂直社群。起源資本副總裁王暉認為:“用戶付費意識的提升為優質的短視頻內容帶來了發展良機,培養用戶習慣是關鍵,要能夠精準洞察用戶需求,提供有價值的服務。”未來,習慣于付費服務用戶將會在短視頻領域掀起內容變現的一波浪潮。
其次:隨著短視頻領域在各個垂直細分層面對用戶價值的深入挖掘,會為短視頻的商業化帶來更大的想象力,未來將會精準營銷、效果營銷、體驗營銷、粉絲營銷上探索出多樣化、更成熟的變現模式。阿里巴巴CEO張勇就預測,技術的革新將會繼續賦能商家。新的影像,包括視頻和互動技術,將為商家帶來更大的運營潛力。包括短視頻在內的多媒體展現方式將在整個淘寶上得到充分廣泛的應用。
5.通過社交化沉淀,增強用戶粘性
社交分享平臺是廣告主到達用戶的“最后一公里”,因此短視頻的分發必須更加重視開放性,與多平臺實現共贏。一下科技的“秒拍”是一個重媒體輕社交的平臺,但是通過嵌入新浪微博中,無縫獲取了微博的社交關系,獲得了巨大的流量導入。2016年底,直播app的領軍映客加入了短視頻功能,而全力在推now直播的QQ也開發了“日跡”,都是社交類短視頻。企圖通過內容的沉淀與用戶的引入,逐漸形成了興趣社交領域的用戶生態體系。
12月12日,基于8.46億龐大社交關系群體的微信也推出瞄準短視頻的新功能,朋友圈中短視頻由6秒增加到10秒,這個超級App首次允許用戶選擇相冊內的本地視頻,并且視頻長度如果超過10秒,提供集拍攝、編輯、發布于一體的這個功能,很大程度上會將許多UGC方面的注意力吸引過來。